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主要体现了肿瘤动脉血供的特点。如何准确判断肝肿瘤门静脉参与血供情况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64例肝癌患者经皮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观察肝癌门静脉血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蛋白微气泡门静脉声学造影对肝癌血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血供及门静脉声学造影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白蛋白微泡声学造影。结果肝癌肿块内出现造影剂者占75%(15/20),较单纯彩色多普勒显像(CDI)检出率(45%)高,P<0.05;肿块内部造影剂明显充填者均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病例,且肿块直径多>5.0cm;未经治疗的直径<5.0cm肝癌,多呈现肿瘤局部低回声区域内出现偏心性局限性点、线状回声增强,伴肿块周边强回声带环绕。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声学造影是研究肝肿瘤门静脉血供及其方式的安全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3.
CO2经门脉超声造影在肝癌动物模型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只接种Walker-256瘤株的鼠肝癌模型进行经门静脉的CO2增强超声造影的研究.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肝内呈弥漫性增强,持续较长时间,肝肿瘤显示为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呈负性增强。说明肝肿瘤缺乏门静脉血供,但CO2超声增强仍能提高超声对鼠肝肿瘤的显示率。本研究对鼠肝肿瘤的检出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18.2%)。最小的鼠肝肿瘤仅3mm,超声所测的肿瘤大小与肿瘤标本的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门静脉CO2超声造影对提高小肝癌的检出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经门静脉CO2超声造影在留置导管肝癌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1例肝癌术后留置门静脉导管患者进行了CO2肝脏超声造影的研究。结果显示CO2造影使肝内增强里局限型或弥漫型;肝实质增强持续时间平均大于42分钟。而肝癌内未见气体增强表现,即呈低回声型,并且较造影前更清晰突出。研究认为肝癌的血供不一定全部都有门静脉血供,并且CO2门脉造影可作为发现肝癌和监测导管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肝癌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 ,其中以肝动脉供血为主 ,约占 90 %以上[1 3 ] ,表现为肝内血管扩张 ,移位变形 ,血管异常增生 ,血管包绕 ,肿瘤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形成 ,这是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所以 ,真实全面地了解肿瘤内部及周边部的血管分布、血流性质 ,对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原发性肝癌(HCC)CT增强门静脉期强化特点及其原因。方法:本组HCC门静脉期强化共4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及肝脏供血动脉DSA检查,分析供血动脉特点与门静脉期强化间的关系。结果:本组门静脉期均强化。完全性门静脉期强化1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及肝动脉分支1例;区域性门静脉期强化3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2例,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网膜分支1例。供血动脉均走行较长。结论:HCC门静脉期强化供血动脉走行较长,部分管径纤细,导致肿瘤强化延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60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检查,以肝动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研究对比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的效果。结果: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12例患者肝动脉起源走行及解剖存在变异; 50例患者影像结果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改变,其中21例患者肿瘤染色,13例患者肝动脉-门静脉分流。38例患者门静脉造影显示肿瘤病灶侵袭门静脉; 12例患者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腹腔动脉分支或肝动脉分支起源走行及解剖变异结果、肝癌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改变结果和DSA基本保持一致,符合率达100%。DSA门脉造影显示,肿瘤病灶侵袭门静脉的影像可见主干充盈缺损,门静脉分支中断、闭塞,部分患者分支显示不清,影像的清晰度不及门静脉造影,但大体上保持一致。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切实可行,可为介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经门静脉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恶性肿瘤门静脉供血特点。方法:分别经门静脉主干对12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快速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 Vue,应用CnTi(contrast tuned imaging)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分析22个VX2瘤门静脉供血特点与造影增强效应。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肝实质快速强化并很快达到高峰,而肿瘤一般延迟3~6s后才开始增强。门静脉造影22个肿瘤增强可分4种类型:①弥漫增强型7例,表现为肿瘤弥漫性增强,但其增强效应比周围肝实质的强烈增强弱,仍呈负性显影;②门静脉分支型3例,表现为肿瘤内出现门静脉分支影,造影剂微泡在其内快速流动,肿瘤实质仅轻微增强;③周边增强型5例,表现为肿瘤周边不规则增强,肿瘤边界变得模糊;④无明显增强型7例,表现为肿瘤内无明显强化。结论:经门静脉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可观察肝实质与肿瘤内造影剂的动态增强过程;为病灶的定性诊断及个性化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门静脉作为肿瘤引流血管及供血血管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HCC患者42例,行2次TACE治疗,分别于2次TACE术前及术后7d行彩超检查,分析不同时间段肿瘤血供方式的变化。结果:首次TACE术前肝癌均有动脉参与供血,以动脉供血并门静脉引流者所占比例最大占50%,其次是单纯动脉供血方式占35.7%,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者较少占14.3%,但无单纯门静脉供血者;而TACE术后7d出现5例完全由门静脉供血的肿瘤,占11.9%;双重供血的肿瘤数也显著增加,占47.6%;单纯动脉供血及动脉供血门静脉引流的肿瘤数则显著减少,分别占19.0%、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TACE前后肝癌血供的变化趋势与首次TACE相似,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部分肿瘤内门静脉由TACE术前的引流血管转变为术后的供血血管,门静脉作为HCC供血血管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肝癌肝动脉栓塞(TAE)及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栓塞(TAE+PVE)治疗前后肿瘤血供和声像图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TAE后,肿瘤门静脉供血从20.9%增加到55.6%。在TAE基础上行PVE治疗,使肿瘤动脉供血和门静脉供血均明显减少。肝癌化疗栓塞后肿瘤缩小程度与血供减少程度密切相关。经双重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预后优于单纯经TAE治疗者。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指导临床介入件治疗药物用量和评价介入性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均为单发病灶,动态观察超声造影各时相病灶血供特点,比较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及病理随访结果,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TACE治疗前所有病灶超声造影均提示血供丰富,增强模式均为"快进快出"型;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评估残存病灶血供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3。结论超声造影能敏感显示治疗前后病灶血供情况,在随访肝癌TACE后肝动脉栓塞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前后肝血流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肝癌行栓塞治疗前后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门静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肝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但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流无明显改变,对肝脏本身血供无影响,而主要依靠肝动脉供血的肿瘤血供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评价肝肿瘤血供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其中恶性肿瘤19例(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5例,局灶结节性增生5例,肝硬化结节1例,局灶性脂肪分布不均2例.比较两种方法反映肝肿瘤血供情况的能力,与病理及动态增强CT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血流的显示率分别为90.7%(29/32),100%(32/32),两种方法在判断肿瘤有无血供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观察肿瘤增强的时相变化,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肝实质内微血管血供的显示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可判断肿瘤的坏死情况.结论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可有效的显示肿瘤内的血供,并可动态观察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其效果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例,仅仅门静脉供血者1例,肝动脉门静脉同时供血者6例。结论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与尸体标本灌注及动物实验结果存在差异,中晚期肝癌的肝血管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血供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在反向脉冲谐频成像超声造影时的表现。方法:使用反向脉冲谐频成像技术和微泡型超声造影剂,对52例58个原发性肝癌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癌内血流信号的增强表现。结果:反向脉冲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可实时动态地显示肝癌内增生扭曲的肿瘤血管,间歇成像可显示肝癌的血流灌注情况。谐频成像超声造影显示大部分的肝癌结节为富血供肿瘤,未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肝癌为少血供型肿瘤。谐频成像声像图无明显的运动伪差,成像质量高。结论:反向脉冲谐频成像造影可清晰地显示肝癌内的血流信号,其提供的肿瘤血管影像和血流灌注信息,可为肝癌的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疗效的价值。方法:对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肿瘤血供情况及脉冲多普勒(PW)记录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血供明显减少(P<0.001),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呈正相关(r=0.757,P<0.001)。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CE术后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癌的血供特点及确立个体化介入治疗模式的价值.方法 对3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超声造影(CEUS)行血供灌注特征分析并分型,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个体化联合治疗模式,并采用CEUS、增强CT(C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CDUS及CEUS可判定肝癌血供特征并分型.根据CDUS及CEUS确定的肝癌血供特征建立个体化介入治疗模式并评估疗效:①肿瘤直径≤3 cm单发小肝癌组,直接行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PEI)、射频消融术(RF)或微波消融术(PMCT)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95.0%~97.9%,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0%、87.8%.②肿瘤直径≤5 cm病灶≤3个肝癌组,行多点、多面RF/PMCT+PEI联合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93.7%~94.8%,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81.4%.③肿瘤直径>5 cm以肝动脉为主多血供肝癌组,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PEI+RF/PMCT联合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71.4%~73.8%,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2%、47.6%.④肿瘤直径>5 cm双重血供肝癌或合并门静脉癌栓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SPVE)治疗模式,肿瘤坏死率53.3%~55.6%,1、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0.0%.结论 根据CDUS和CEUS确定肝癌血供特征并建立个体化联合介入治疗模式,对非手术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的经导管治疗包括肝动脉药物灌注和肝动脉化疗栓塞 ,是目前肝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 ,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血管解剖后 ,利用插入的导管将抗癌药或混有抗癌药的人工栓塞物有目的地注入到肝癌供血动脉内 ,使肿瘤处于持续高浓度抗癌药中和 (或 )使肝癌供血动脉发生闭塞 ,中断供血 ,以期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1 理论根据正常肝脏具有双重血供 ,75%来自门静脉 ,2 5%来自肝动脉。肝癌血供的 90 %~ 95%来自肝动脉 ,因此阻断肝动脉后 ,肝癌血供减少 90 %以上 ,致使肿瘤坏死 ,而正常肝实质血供仅减…  相似文献   

19.
螺旋 CT经动脉门脉造影(spiral CT during  arterialportography,SCTAP)是一种将螺旋CT(SCT)与血管造影相结合的影像学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对肝肿瘤最为敏感的检查方法,优于除术中超声以外的其它影像学手段[1,2],主要用于小和微小肝肿瘤病灶的检测和肝肿瘤切除前的评价。现将近年来有关SCTA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基本原理 众所周知,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其中门脉供血占 80%~85%,而肝动脉供血仅占 15%~20%;与此相反,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动物模型,探讨超声在监测门静脉癌栓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开腹后将VX2肿瘤块直接注入门静脉主干内,接种后每日超声观察门静脉内癌栓生长情况,记录癌栓的大小、位置、回声及血供情况.结果 10只门静脉癌栓模型成功建立(10/12).种植后2周超声可探及门脉内癌栓,3周可发现其血供情况.结论门静脉内直接种植肿瘤块是建立门静脉癌栓模型的可靠方法,成功率较高.超声是监测门静脉癌栓生物学特性的方便可行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