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杨津京 《现代护理》2006,12(3):257-258
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04年12月出现1例高龄患者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796 d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过2个月精心的治疗和特殊的护理,患者未再发生吸入性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  相似文献   

2.
童敏  潜艳  董翠萍 《全科护理》2014,(32):3069-3071
气管食管瘘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病人,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13年9月出现1例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后发生气管食管瘘60余天的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 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气管切开1 090天意外拔除气管套管后发生气管食管瘘患者,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6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患者,留置过程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不同处理及其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6例不同原因行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留置过程中发生气管食管瘘患者,分析其发生与护理对策,以及应用带膜金属支架食管置入或管饲的方法。结果 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的时间46±18.4d;2例应用带膜金属气管支架放置后,呛咳及进食困难症状消失;3例继续套管留置并插胃管鼻饲(2例)及空肠造瘘管饲(1例),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留置时,应加强套管和球囊的护理以防气管食管瘘发生;气管食管瘘发生后,对应用带膜金属支架气管或食管置入,应掌握其专科配合和护理技术;对气管食管瘘保守治疗者,应熟练掌握管饲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5.
赵红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303-7303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fistula,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发生率为5%[1],病死率高。2010-04我科1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TEF,经过及时以气管插管代替气管套管及精心的护理,尽快  相似文献   

6.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但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2]。食管与气管相通,食管内容物经瘘口进入气管,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病死率极高[3]。食管气管瘘很难自行愈合,治疗上以手术修补及支架置人为主要手段。2014年3月5日我科收治1例经皮扩张气管插管致气管食管瘘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3月19日行外科手术治疗,于4月17日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引起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结合2例机械通气患者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和复习相关的文献,分析气管食管瘘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食管瘘的病因与气囊压力、压迫时间、呼吸机管道重力压迫气管后壁、套管不稳定活动、气管切开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气囊压力、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合理镇静等.结论: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能减轻气管粘膜机械性损伤,降低气管食管瘘的发生率,尤其对气道合并其他病理情况的患者更应严密监测气囊压力.  相似文献   

8.
气管食管瘘(TEF)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气管食管瘘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食管气管瘘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癌,也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外科手术创伤、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2]。2011年8月2日本科收治1例胸椎外伤并发气管食管瘘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后,9月22日营养状况改善行外科手术治疗,于10月22日治愈出院,12月10日经碘水造影检查示气管食管瘘口愈合。现将该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TEF)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也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
<正>气管食管瘘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文献报道[1,2],获得性气管食管瘘中医源性为主要因素。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3],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之一,但发生率低、临床较少见。气管食管瘘一旦形成,常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给临床救治带来困难。2012年8月,本院脑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行机械通气患者,不  相似文献   

11.
谢萍  李秀芬 《临床医学》2012,32(5):F0003-F0004
气管食管瘘(TEF)是气道和食管之间的瘘管,由于气管内导管的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据报道气管食管瘘病死率高达62.5%。外科手术缝合瘘口是TEF的首选治疗,但由于患者需要持续机械通气,病情危重,手术风险大,并且正压通气不利于缝合口愈合,故目前对机械通气过程中TEF推荐保守治  相似文献   

12.
杜丽华  荣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250-4250
2009-04我科收治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41d发生食道气管瘘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喆 《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108-2110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并可分为气管-食管瘘和支气管-食管瘘,后天性气管-食管瘘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气管切开、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1]。儿童医源性损伤导致气管食管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形成气管食管瘘则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且手术修补难度大,护理困难。现将我院2013年6月收治1例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患儿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通过对本院的56例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基线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6例,实验组30例,对临床护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给予实验组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在临床护理问题中最突出;两组患者的气管套管脱管率、管壁痰痂形成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存在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气管套管堵管、肺部感染、误吸等问题,其中气管套管脱管、管壁痰痂形成最常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明显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5.
塔娜  乌兰 《护理学报》2007,14(12):82
颈椎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术式[1].食管瘘是颈椎前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4.10%[2],病死率为9%~45%[3].同时并行气管切开的病例更为少见,我院曾治疗1例颈椎前路手术后食管瘘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上端前壁,插入带有套囊的气管套管,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进行机械性人工通气[1].气管切开后,气体直接由气管切开导管进入,失去了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湿化及过滤功能.由于呼吸道湿化不足,气道干燥,纤毛的运动功能丧失,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痰液粘稠甚至痰痂形成,严重时出现窒息[2].因此,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临床上对气道湿化护理缺乏统一的标准,湿化液的选择、湿化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现将其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分类,发生的原因和治疗,结合文献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护策略。结果:气管切开手术198例,发生并发症33例。其中切口出血6例,呼吸道内出血3例,皮下气肿3例,切口感染10例,呼吸道感染3例,套管反流食物2例,气管食管瘘1例,气管皮肤窦道形成2例,拔管后呼吸困难及气管狭窄2例,气管固定带压伤1例。针对性治疗护理,并发症都得到控制,带套管出院3例。结论: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临床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TEF)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食管气管瘘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癌,也可由气管导管气囊压迫气管、外科手术创伤、钝性损伤和异物引起。长期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问的异常通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造口术后气管套管内口贴壁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10例气管切开造口术后出现气管套管内口贴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气管套管内口贴壁原因分别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3例,管道护理不当2例,气管套管不合适2例,操作者缺乏经验2例,患者烦躁1例。结论为预防气管切开造口术后气管套管贴壁现象的发生,应减少气管切开造口术后并发症、做好管道护理、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选择有经验的操作者及适当镇静患者。  相似文献   

20.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90-2291
气管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而又难治之症,文献报道较少,其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气管食管瘘绝大部分伴有先天性食管闭锁,而对于后天性的气管食管瘘来说,其主要原因为创伤、甲状腺和食管的肿瘤以及医源性损伤 。其中医源性损伤中又以气管切开后气管食管瘘发生率比较高,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发生的气管食管瘘的护理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