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将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与丁螺环酮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表(CGI)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相似,但副反应比丁螺环酮小.结论 曲唑酮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在广泛性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除用药物治疗外合并放松训练护理疗法,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定期评定,观察3个月。结果研究组每次评定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并放松训练护理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路优泰与多虑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路优泰或多虑平。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情况来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情况评价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与多虑平的疗效相仿,但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后者明显减轻。结论路优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比较。方法将6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4例)和西酞普兰组(34例),治疗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轻,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方渝  许可  王得燧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369-337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丁螺环酮,疗程5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5周末进行评分。依据HAMA总分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5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7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治疗第一周末,两组HAMA评分,CG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AMA、CG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有效、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9例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度罗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各时点《HAMA》评分总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容易耐受。结论度罗西汀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较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16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新缓释片组(研究组)和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疗程6周,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药物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的第2、4、6周末两组的HAMA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周末时,研究组显效率为78.6%,有效率为90.4%,对照组分别为73.8%,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舍曲林组和帕罗西汀组,疗程8周,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LL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末舍曲林组的HAMA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而在第4、6、8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末时,舍曲林组治愈率为72.5%,有效率为92.5%,帕罗西汀组分别为70%、90%,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涛  陈思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87-278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或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阿普唑仑,疗程均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均有良好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例50例,随机分为文拉法新组(26例)和阿普唑仑组(24例)。分别用文拉法新50~175mg·d-1,阿普唑仑0.8-2.4mg·d-1,治疗观察12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疗效相当,起效时间相当,文拉法新的中长期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结论 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起效较快、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主症不同赋分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差异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分析主症不同赋分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基于既往研究的86个中药研究数据库,以分级疗效一致性和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为指标,分析主症权重分别为1、2、3的3种赋分方案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的差异,并对疗效判定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主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6个数据库3种赋分方案间疗效不同率为(14.85±6.33)%,且3种赋分方案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的数据库比例为11.63%。结论主症改善的程度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中,应增加主症改善程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先兆流产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先兆流产并发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及中医辨证后五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总分、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五音疗法对先兆流产并发焦虑患者有抗焦虑作用,能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新乐康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对照组22例;中药组给予新乐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末采用睡眠状态问卷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临床总体量表中对不良反应评分法评定。结果治疗4周末,中药组显效率54.9%,对照组为59.1%(P〉0.05);SQ评分两组治疗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逐渐下降;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普唑仑组。结论新乐康治疗失眠疗效与阿普唑仑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普唑仑,安全性、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药学学报(英文版)》2020,10(7):1149-1162
COVID-19,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has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China has achieved rapid containment of this highly infectious diseas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early detection, early quarantine and early treatment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inclu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Chinese protocol is based on its successful historic experience in fighting against pestilence. Current findings have shown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or critical events, improve clinical recovery and help alleviate symptoms such as cough or fever. To date there are over 133 ongoing registered clinical studies on TCM/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thre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Lianhua Qingwen Keli/Jiaonang (Forsythiae and Honeysuckle Flower Pestilence-Clearing Granules/Capsules), Jinhua Qinggan Keli (Honeysuckle Flower Cold-Relieving Granules) and Xuebijing (Stasis-Resolving & Toxin-Removing) Injection were officially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to list COVID-19 as an additional indication. The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for COVID-19 probably through its host-directed regulation and certain antivir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口咽黏膜炎(radioactive oropharyngeal mucositis,RO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2015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按照中医辨证配制的方药水煎剂.观察两组放疗结束后ROM的发生情况、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t,EGF)变化水平、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卡氏(KPS)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结果 两组均发生ROM,但中药治疗组病变程度轻于对照组,各中医证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两组EGF水平和KPS评分较放疗前下降,但中药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两组NRS评分高于放疗前,但中药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防治ROM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检索,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病机理、发病特征、治疗原则,中、西医的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着重从中药的单方验方、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阐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上的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还能克服西医治疗产生的耐药性,提高患者免疫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医药对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以瘤体变化、生存质量、主要症状3项加权评分作为衡量疗效的效果指标,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233例。中医组56例,中西医组77例,西医组100例。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3.21%,稳定率为96.43%;完成疗程人均费用12663.94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173.00元,131.64元。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52%,稳定率为98.7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22924.05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284.77元,232.26元。西医组总有效率为54.00%,稳定率为89.0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30077.80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557.00元,337.95元。结论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贺爱玲 《中国药事》2017,31(10):1205-1209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方法:依据山西省中医院2014-2016年间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随机采访调研了医生和患者,对访谈结果从疗效、应用和期望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合理有效地发展"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的中药配方颗粒,将有助于提高中药的市场占有率,有助于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缺血性卒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34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涉及中药注射剂名称及使用情况,记录其治疗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4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涉及中药注射剂处方419张,其中,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最高(85.44%)(P<0.05);419张涉及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所占比例仅为7.16%,与合理用药所占比例(92.84%)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缺血性卒中治疗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准确判断是否给予相应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 要中药“临方炮制”是适应中医辩证施治用药需求发展而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医疗机构当以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为立足之本,大力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技术,丰富中医临床用药品种,发扬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给药的特色优势。中药“临方炮制”是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中医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 从中药“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意义、技术标准、炮制品种及方法例举等方面进行概述,为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