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永康 《海峡药学》2012,24(6):80-81
目的研究评价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0例(60只眼)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羟苯磺酸钙组和常规对照组,羟苯磺酸钙组予口服羟苯磺酸钙1日1g,疗程共6个月,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羟苯磺酸钙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比服药前改善者达76.67%,常规组40%,羟苯磺酸钙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及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2.
我国羟苯磺酸钙(Doxium)的使用晚于国外发达国家,于2001年6月才在中国市场投入使用,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断拓宽,临床常用来治疗血管性病变。现将羟苯磺酸钙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概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应用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治疗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7月~ 2016年5月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饮食控制和控糖治疗,羟苯磺酸钙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12周患者尿素氮、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24h尿蛋白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12周患者SF-36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 羟苯磺酸钙组糖尿病肾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羟苯磺酸钙组和常规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氨水平、24h尿蛋白相似,P>0.05;治疗12周羟苯磺酸钙组相较于常规组尿素氮、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24h尿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SF-36生活质量水平相似,P>0.05;治疗12周羟苯磺酸钙组相较于常规组SF-36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 应用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治疗的临床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无明显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林  张德秀 《中国药房》2003,14(11):680-68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重要的致盲原因 [1 ,2]。目前尚无药物能早期防治其发生、发展。羟苯磺酸钙的应用 ,为该病的药物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3 ,4]。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对60例DR患者进行了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与进口羟苯磺酸钙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1方法1 1药品与剂量1 1 1药品 :试验药为国产羟苯磺酸钙胶囊 (多贝斯 ,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和西安利君制药股份公司研制生产 ,批号 :980301 ,规格 :500mg/粒 ) ;对照药为进口羟苯磺酸钙胶囊 (导升明 ,奥地利依比威大药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羟苯磺酸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对病变进行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基础治疗及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羟苯磺酸钙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改善患者视网膜状况,提高患者视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的患者68例(11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原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变,治疗组服用羟笨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组服用羟苯磺酸钙,连续用药3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及眼底病变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患者视网膜微循环,促进视网膜血管瘤的吸收,防止视力下降和失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类中药与导升明(羟苯磺酸钙)联用运用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通过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益气养阴活血类中药与导升明(羟苯磺酸钙)联用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西药导升明(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后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眼底激光结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因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入院本院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组:予以眼底激光的34例作参照组,予以眼底激光结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的34例作实验组,对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展开比对。结果实验组26例好转,6例稳定,2例进展;对照组19例好转,8例稳定,7例进展(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比参照组17.65%低(P <0.05)。结论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临床予以眼底激光结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较好改善,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连方  任钰萍 《医药导报》2009,28(3):327-328
[摘要]目的观察散瘀通脉煎剂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Ⅰ~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口服散瘀通脉煎剂,每天1剂,同时给予羟苯磺酸钙500 mg,po,tid;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500 mg,po,tid,疗程均为90 d。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观察评价疗效;同时检测肾功能、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但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散瘀通脉煎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缺血低氧状态,促进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吸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管永清  刘瑞 《河北医药》2009,31(9):1039-1040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评估其对DR的疗效。方法我院DR78例(146眼),按其眼底病变程度分为早期和中期。将早、中期患者各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早期病变的试验组为A组(23例44眼),对照组为B组(18例35眼);中期病变的试验组为C组(21例35眼),对照组为D组(16例32眼)。试验组服用羟苯磺酸钙3个月。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羟苯磺酸钙治疗后,A组较B组眼底改善者明显增多,有效率高(P〈0.05);C组较D组眼底改善者明显增多,有效率高(P〈0.05);A组较C组眼底改善者明显增多,有效率高(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DR具有改善和稳定病变的作用,对早期病变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羟苯磺酸钙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临床介绍一种改善微循环新药,明确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结果;羟苯磺酸钙有降血糖、抑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细血管 通秀性等药理作用,特别对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转逆作用。结论;结果表明羟苯磺酸钙为预防和治疗微血管循环障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唯一成熟产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21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视网膜的变化(微血管瘤数量、出血、渗出和视网膜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眼底情况及视网膜恢复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30°视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对促进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及渗出的吸收较常规治疗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65 mg/kg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1.05 g/kg)和羟苯磺酸钙组(0.334 g/kg),另设对照组,均ig给药,1次/d,对照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共12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Ⅳ型胶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 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测定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透视电镜观察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Ⅳ型胶原mRNA表达升高(P<0.05),VEGF mRNA升高(P<0.01),毛细血管面积密度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Ⅳ型胶原mRNA、VEGF mRNA表达和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均降低(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下调视网膜中Ⅳ型胶原、VEGF的表达,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5.
李继红 《医药导报》2004,23(7):0488-0489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多贝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8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均在血糖控制稳定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60 mL,静脉滴注,qd,甲钴胺500 μg,im,qd,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500 mg,po,tid,15 d后均停用静脉滴注及肌内注射用药;对照组应用甲钴胺及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总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自觉症状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更具有显著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联合刺五加注射液、甲钴胺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周晓虹 《中国药房》2004,15(7):414-415
目的 :研究进口与国产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成本 -效果。方法 :采用疗效观察和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对进口与国产羟苯磺酸钙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与结论 :进口与国产羟基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相近 ,但国产品是更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120只眼)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应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40.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0。视野治疗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力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视力,治疗眼底病变,具有较为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符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对比的文献,及符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DR的疗效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DR的疗效对比的文献,提取治疗效果数据,成本数据来源于真实临床花费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从付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治疗DR有效率为89.78%,总费用为7 153.10元,单独使用激光治疗DR有效率为75.56%,总费用为8 096.99元。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有效率为87.37%,总费用为7 126.86元,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DR有效率为65.27%,总费用为10 511.24元。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或激光治疗DR的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或者联合激光治疗DR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或者激光治疗DR具有明显成本效果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视力水平,对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在CNKI中检索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合并。在Meta分析的基础上,对芪明颗粒的经济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对检索到的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眼底或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高于羟苯磺酸钙。文献中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总体上芪明颗粒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羟苯磺酸钙。通过3个月疗程药品价格的比较,进行粗略的模拟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组患者其他医疗成本相同的保守假设下,芪明颗粒相对于羟苯磺酸钙的ICER在372.7元~679.9元之间。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文献显示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更低。在初步短期模拟评价中,芪明颗粒的经济性可能由于优于羟苯磺酸钙,但该结论需要更加严谨的研究设计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