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艳华 《中外医疗》2013,(34):180-180,182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中的实践与价值.方法对该科开始进行分层管理护士,360例住院患者及3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的形象、护理操作技术、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书的书写、健康教育知晓等多方面在实施分层管理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各方面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护理质量从实施前(70.6±3.7)提升到(91.7±1.5),满意度达均到95.7%,在护理纠纷方面下降到1.6%.结论 实施分层管理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水平的满意度,从而在最大限度激发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使患者对护理质量水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绍平  马静  马倩 《四川医学》2013,(9):1503-1505
目的 探讨实行护士岗位管理结合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妇科病房实施传统排班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和实行岗位管理结合APN连续排班模式(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行岗位管理结合APN连续排班模式后病房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各项操作技能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病房管理、护理缺陷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行岗位管理结合APN连续排班模式,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无缝隙衔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了护士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 a以上的50名护士,对其实施分层管理。统计、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与实施分层管理前相比,实施分层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均较实施分层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前(2018年1月至6月)与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后(2018年7月至12月)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或者家属满意度状况。结果:管理后,护士病房管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护理管理模式、工作积极性提升、能力提升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7月初本院开始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来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观察对比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实施后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护理专业技术等多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使用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全院实行护士层级管理及使用,每位责任护士包干(7~8)名患者,为患者提供持续、规范、全程的护理服务,职责明确,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分层使用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健康宣教落实率、病情知晓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护理质量较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士分层使用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优质护理工作的落实,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职称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水平,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及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中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整体护理五项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本身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是全面的、贴切的、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比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2年,心血管內科病房的综合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质量、管道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及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包干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后心内科病区内的2013年的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质量、管道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病房管理质量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2012年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实施前1年(2012年)与实施后1年(2013年)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的自我评价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该院心血管病房中推行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后,既有利于给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加强了护士的护理价值体现和自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唐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57-15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自2016年12月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采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SAS、SDS评量表评价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态,同时统计不同时期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结果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施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护士的SAS与SDS评分为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6.67%(4例),实施前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20.00%,实施前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小琳  罗仕兰 《重庆医学》2015,(27):3839-384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层级管理组织架构,实行护士长-高级专科护士-专科护士-初级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模式,结合“APN”护士连续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以后,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技能、患者“安全目标”考核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 <0.01);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病房护士分层级管理对促进护理质量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建立新生儿病房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比较分层管理前后1年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护理质量与患儿家属满意度都明显提高(P 〈0.01)。结论新生儿病房护士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该院急诊科病房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按照技能水平和资历等进行分层,明确各层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固定工作任务和范围,并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另为95.0%(190/200)和97.4%(37/38),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落实率提高,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级管理有效提升急诊护士服务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增大急诊患者受益程度.  相似文献   

14.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试点科室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晓彤 《中外医疗》2013,(24):161-162
目的探讨护士长采用激励机制管理在护士工作倦怠和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1月以来开展"提高自我技术,展现自我风采"激励活动的3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并随机对该院住院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激励机制实施后护士工作倦怠感明显消失,在形象、技能操作、病房管理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实施激励机制管理后患者在护士服务主动性、言行举止、操作技术、理论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实施前80.6%提升到实施后97.1%,护理纠纷从实施前5.7%下降到1.1%。结论护士长适时运用激励机制管理采用各种激励措施,缓解了护士工作倦怠感,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通过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合理调配与科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玉翠 《中外医疗》2014,(16):157-15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泌尿外科160例手术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在品管圈实施前后发生的导尿管感染率、病房红灯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的导尿管感染率及病房红灯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的护理操作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减少导尿管感染率及病房红灯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技术的正确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钟印勤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109-110,1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住院患者各18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项目比较,除病房管理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工作、关爱患者、健康教育、业务水平5个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和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有利于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60例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分析实施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在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术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实施分层级管理前对60例护士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术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7.3±3.2)分、(90.5±4.6)分、(88.7±5.3)分、(90.2±4.7)分和86.7%,而实施分层级管理后60例护士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术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2.8)分、(94.6±3.7)分、(92.3±4.1)分、(95.1+3.9)分和93.3%,实施分层级护理前后护士各项护理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并有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同时降低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护理流程改造中运用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起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五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急诊患者入院交接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及流程中的缺陷进行识别。对比分析流程优化前后各120例急诊患者入院交接的缺陷情况、交接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急诊护士对病房护士的满意率,以评价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诊住院患者入院交接优化流程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后护理纠纷及缺陷率从1.60%降至0.48%(P〈0.05);交接患者等待时间由原来的(9.4±2.3)min缩短至(3.8±1.2)min(P〈0.05);患者满意度、急诊护士对病房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提高急诊护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缺陷率,在护理管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