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方法: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采用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H”型植骨融合,张力钢丝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39例。结果: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8个月。根据Nakai标准评定,优14例,良22例,可3例。结论: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H”型植骨融合,张力钢丝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既能彻底减压,又重建脊椎的稳定性和减轻术后椎板切除膜的形成,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科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病例计42例,再手术方式为中央开窗椎间盘切除术2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例。结果42例患者经6~84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按Mae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45.3%),良14例(33.3%),可6例(14.3%),差3例(7.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主要原因为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腰椎节段性不稳、术式选择不当等,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10-851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有限骶棘肌剥离和椎板开窗法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26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26例经6~30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术后无腰椎滑脱发生。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57.7%),良8例(30.8%),可2例(7.7%),差1例(3.9%),88.5%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36岁,26例患者均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5间盘突出12例,L5/S1间盘突出8例,L4/5,L5/S1间盘突出6例。采用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RF系统(20例),USS系统(6例)内固定及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26例患者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结论: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彻底切除椎间盘组织,保留棘突、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等结构,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重建下腰椎稳定,操作方便,费用适中,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病例共计45例,再手术方式为中央开窗椎间盘切除术28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1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例。【结果】45例患者经6-80个月随访,平均35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2例(48.89%),良17例(37.78%)、可5例(11.11%)、差1例(2.2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主要原因为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腰椎节段性不稳,术式选择不当等,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破裂脱出、髓核低位游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46例腰椎间盘破裂脱出、髓核低位游离患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8年7个月,平均5年6个月,46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优36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腰椎间盘破裂脱出、髓核低位游离是一种非常特殊且严重的腰椎间盘脱出症,全面分析临床资料是正确诊断疾病的前提,单侧椎板开窗减压可以在不损伤神经的前提下彻底摘除脱出髓核,并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经后方入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神经减压,2例行侧前方八路髓核摘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根据Macnab疗效标准评定,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本病保守治疗效果差,宜早期确诊、及时手术,以后方入路全椎板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技术配合补肾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该手术方法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15年1~12月我院运用上述方法共治疗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4例,女2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减压治疗,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口服自拟补肾活血舒筋方汤剂。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6个月随访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问卷调查,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0 min,术后第2天能下地,术后住院2~12 d,平均住院5.5 d。术后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术后疗效,半年随访时优40例,良8例,可5例,差2例,疗效差的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微创手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病情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缓解,VA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3例出现硬脊膜撕裂术后头低足高位卧床1周,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结合补肾活血舒筋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安全、微创、疗效好、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袁红 《全科护理》2016,(4):363-364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经皮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病人随访3个月~6个月,优50例,良30例,可39例,差1例,均无并发症。[结论]加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5间隙的椎间孔内型及L5S1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病例采用经单侧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28例(2例为再手术),对于L3~4及L4~5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突出采用经椎板侧方入路摘除髓核6例(1例为再手术)。结果:本组共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针对不同的突出类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便于操作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12.
Genital prolapse     
P R Myerscough 《The Practitioner》1972,208(246):470-474
  相似文献   

13.
Mitral valve prolap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The separate disease entitie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general term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chapter.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these conditions. At this point, the emergency physician should be able to properly recognize, assess, initiate treatment, and obtain appropriate referral in cases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mmonly seen after these entities are repaired have also been reviewed to help the emergency medicine physician recognize and mange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