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00株淋球菌药敏结果分析王枫,黄欧平(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330006)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淋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培养的100株淋球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结果材料为1994年10月~1995年3月我院就诊的1208名妇女的宫颈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景怀奇 《疾病监测》1997,12(10):394-396
淋球菌对抗菌剂耐药性的监测计划(GASP)下面概括的资料是由WHO西太平洋地区15个国家1995年提供的,这些资料是通过研究5100株淋球菌分离物对指定核心抗生素群敏感性所得到的。许多分离株是来自有症状性传染病(STD)的临床病人,总结的资料是它们对...  相似文献   

3.
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扩增片段长度技术(AFLP)分析对淋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的能力。方法:26株淋球菌分离株基因以EcoRI和MesI酶切及AFLP分析。结果: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性伙伴之间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大于95%,无性关系患者中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为70%-95%,而不同地点分离株、WHO参考株均不能和本地区分离株聚类。结论:AFLP是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有用而敏感的分子技术,有助于了解菌株来源、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淋球菌多重耐药调节基因mtrR突变与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52株淋球菌对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mtrR基因中最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根据SSCP的结果,选取11株标本,扩增其mtrR基因,将其核苷酸序列与标准敏感株ATCC19424进行比较。[结果]52株细菌中有8株对4种抗生素都敏感:对一种抗生素耐药的有19株,只有一株mtrR基因发生点突变;对两种抗生素耐药的有16株,其中有两株mtrR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对3种抗生素和4种抗生素耐药的株菌分别是7株和2株,它们的mtrR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在这11株标本中,45gly(GGC→GAC)asp突变为5株,10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为6株。[结论]mtr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的多重耐药;mtrR基因45gly(GGC→GAC)asp和10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扩增片段长度技术 (AFLP)分析对淋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的能力。方法 :2 6株淋球菌分离株基因以EcoRI和MesI酶切及AFLP分析。结果 :同一地区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存在相当大的DNA多态性。性伙伴之间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大于 95 % ,无性关系患者中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同源性为 70 %~ 95 % ,而不同地点分离株、WHO参考株均不能和本地区分离株聚类。结论 :AFLP是鉴别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有用而敏感的分子技术 ,有助于了解菌株来源、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84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20株(23.8%)、TRNG22株(26.2%),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钠耐药率分别为89.3%、84.5%、82.1%、4.8%和3.6%,75.0%(63/84)的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交叉耐药,81.0%(68/84)的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交叉耐药。结论广东省江门市目前流行的淋球菌菌株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尤以耐环丙沙星为甚,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青霉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2~12月分离的128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用PCR法检测其特异的隐蔽质粒CPPB基因和青霉素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青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128株临床分离菌中CPPB基因阳性者125株,占97.7%。其中MIC≥1mg/L的青霉素耐药菌86株,占CPPB基因阳性者的68.8%;MIC≥8mg/L的高耐药菌59株,占耐药菌株总数的68.6%。86株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PCR扩增阳性者62株,占72.1%,其中58株(67.4%)为高耐药菌。结论研究表明。目前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如果用青霉素治疗淋病需首先进行耐药检测。用PCR技术扩增CPPB基因有助于淋病的确诊。淋球菌的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一定关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对快速判断淋球菌是否高度耐受青霉素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现状,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对3877例性病患者标本同时应用淋球菌分离平板作淋球菌(NG)培养。用选择培养法检测支原体,用抗原快速免疫法检测衣原体(CT)。结果 3877例送检标本中,检出淋球菌81例(2.1%),衣原体248例(6.4%),支原体1393例(35.9%)。其中检出解脲支原体(Uu)1210株,人型支原体(Mh)23株,Uu和Mh混合感染160株。Uu阳性及Uu和Mh都阳性的患者女性比男性高,而男性NG及CT的阳性率比女性高。结论性病门诊病原体检测,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以UuM为主(占86.9%),衣原体检出率次之,淋球菌较低。  相似文献   

9.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快速检测淋球菌gyrA基因的方法。 方法 采用药敏试验、FQ-PCR法对临床分离的147株淋球菌进行检测,同时对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淋球菌进行基因测序。 结果 在147株淋球菌菌株中, FQ-PCR和药敏试验法均检测出19株耐药株,两法结果一致(P>0.05)。耐喹诺酮类药物淋球菌的gyrA 基因均出现Ser91→Phe的变异。结论 FQ-PCR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经济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对耐喹诺酮类药物淋球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PCR检测淋球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酶链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作了PCR检测淋球菌的探索。受试51株淋球菌全部呈阳性反应,被测的204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95例阳性,占46.6%,明显高于培养阳性。17株非淋球菌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从而提示PCR检测淋球菌在某些有条件的实验室是可取的,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方法 我们对 6年来广州地区 719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壮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壮观霉素MIC范围为 2~ 12 8mg L ,MIC50 和MIC90 分别为16mg L和 32mg L ,719株淋球菌中有 718株 (99 86 % )对壮观霉素敏感 ,6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壮观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仍相当有  相似文献   

12.
岳阳地区266株淋球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266株淋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监测淋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状况.[结果]4种抗生素的MIC范围依次为0.06~64 mg/L、0.03~64 mg/L、0.00~0.5 mg/L及2~64 mg/L .266株淋球菌中分别有263株、262株对头孢曲松钠敏感、壮观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8.5%和98.1%.266株淋球菌分别有251株、241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4.3%、90.4%.[结论]头孢曲松钠及壮观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仍相当有效,青霉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因高耐药率已不再适宜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88株淋球菌检出PPNG 34株(38.6%)、TRNG 51株(60%)、环丙沙星耐药株87株(98.9%),同时检出PPNG、TRNG、环丙沙星高度耐药(MIC≥161 mg/L)菌株16株,占18.2%。阿奇霉素耐药株24株(27.2%),未发现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推荐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广州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加强淋球菌耐药性的连续性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999年。2000年间广东江门地区分离出的95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测定的7种抗生素中,对淋球菌敏感性较高的5种抗生素依次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其敏感率分别为100.0%、98.9%、98.9%、95.8%和94.7%。而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2种抗生素依次为交沙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8.4%。结论 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仍可作为江门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罗红霉素、红霉素可作为江门地区淋病治疗的替代性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聊城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当地淋球菌耐药质粒谱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碘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用小量碱裂解法,对淋球菌进行质粒抽提,对提取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探讨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的关系及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结果 52株淋球菌检测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17株(32.69%),高度耐四环素(TRNG)菌株15株(28.85%),环丙沙星耐药51株(98.08%),大观霉素耐药1株(1.92%)、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菌株;质粒检出率86.54%(45/52),共检测到4种分子量质粒,6种质粒谱型,以2.6+4.5,2.6+4.5+25.2和4.5+25.2+24.5为主,分别占30.77%,25.00%和15.38%.结论 聊城地区淋球菌耐药情况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基本相类似,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为临床首选;聊城地区淋球菌耐药与多数地区耐药质粒谱有差异,聊城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耐药主要以高水平的质粒耐药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淋球菌对于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及壮观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纸片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37株淋球菌检出PPNG 51株(37.2%)、TRNG 82株(59.9%)、环丙沙星耐药菌株137株(100.0%)、阿奇霉素耐药菌株41株(29.9%),未发现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推荐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钠作为惠州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20株淋球菌检出PPNG 33株(27.5%)、TRNG 52株(4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5.8%,青霉素耐药率达95.0%;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淋球菌感染患者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K-B琼脂扩散法分析女性感染淋球菌对不同类别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碘量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112例女性患者标本经分离、培养、鉴定的淋球菌为86株。从86株淋球菌中筛选出58株(67.44%)多重耐药株。青霉素耐药率为51.16%(44/86),四环素耐药率61.25%(49/80),其中质粒介导的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TRNG)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18.60%(16/86)和12.50%(10/80);环丙沙星耐药率92.94%(79/85)。结论本地区女性感染淋球菌出现的多重耐药状况较为严重,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本院淋球菌的耐药情况及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流行现状,为临床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琼脂微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5种抗菌药物对淋球菌进行药敏实验,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淋球菌株的β-内酰胺酶。结果 183株受试淋球菌中检出PPNG 57株(31.1%),质粒介导的TRNG 59株(32.2%);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91.8%、75.4%和97.3%;未检出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低敏菌株检出率为11.5%;未检出大观霉素耐药及低敏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及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值均已超过耐药标准;淋球菌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91.8%(168/183)。结论佛山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高耐药率,多重耐药现状严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门市2013-201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和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淋球菌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7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耐药性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规划推荐的标准判断。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108株淋球菌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36株(33.33%),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淋球菌42株(38.89%)。其中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5.37%、80.56%、71.30%和13.89%;同时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三重耐药的有64株(59.25%)。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和壮观霉素的敏感度较高,分别为98.15%、97.22%和100.00%。结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和壮观霉素的敏感度较高,可作为江门市治疗淋病的首选药,阿奇霉素不宜用于江门市淋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