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异常凋亡、胰岛素抵抗、心肌纤维化等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相关中药成分如黄芪甲苷、雷公藤内酯醇等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治疗与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对糖尿病心肌病相关中药及成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以西医学理论为纲领,通过对糖尿病心肌病相关中药的总结与归类,探寻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机制与共同特征,以此为中医药治疗与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探索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心肌病[1](diabetic cardiomyopathy,DMC)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变关键在于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及心肌细胞凋亡,尤其是心肌细胞功能与数量的改变。常表现为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中医将糖尿病心肌病归纳至"消渴","心悸","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内。中医药在整体治疗、辨证论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本文将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方法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心肌病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同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变的综合性心肌病变。以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致死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然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且并无特效药物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心肌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参与心脏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物活动,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线粒体质量控制主要涉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胞内钙调节四个方面,是稳定线粒体正常结构、发挥线粒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多角度、多通路、多靶点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影响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应用中药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或)中药复方制剂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实验研究和(或)临床观察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阐释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明确中医药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控机理,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科学内涵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心肌病属于"消渴""胸痹""心悸"等范畴,目前,中医药对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多采用滋阴益气、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交通心肾等治法,通过有效改善糖脂代谢、血液流变,从而减少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心功能等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5.
林兰辨治糖尿病心肌病的遣药组方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独立并发症,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肌肥大和间质纤维化。轻者仅有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直至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有一定优势。林兰认为,糖尿病心肌病临床表现以心气虚、心阴虚为主,兼夹血瘀。临床常按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阴不足,虚火偏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肌病是涉及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可出现心肌广泛性坏死。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心肌纤维化,心肌糖脂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胰岛素抵抗,以及多种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最重要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历史已有数千年,在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这类复杂疾病中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糖尿病独立的并发症已经被专家所肯定,其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心肌局部的肥大、纤维化、灶性坏死等,使得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晚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本病意义重大。近几年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其早期发病较为隐匿 ,易被忽视 ,一旦出现症状 ,则治疗效果较非糖尿病性心脏病为差。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病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其中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肌糖脂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胰岛素抵抗,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及其家族蛋白酶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 TOR)号通路,NF-E2-related factor 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等。中医多从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面考虑,所用药物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效果良好。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特色,深入挖掘中草药资源,利用其组方特色和多剂型的特点,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中,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的防治研究做一回顾,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探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文献,梳理总结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成果。结果临床上中药单味、中药复方、中医外治均取得满意疗效,动物实验探索其防治机制亦有重要成果,防治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心肌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然而在辨证分型、临床投计、新药研发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重大,亦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应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与"个体化诊疗"的学科优势来规范其研究标准并推进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心肌纤维化主要发生在糖尿病心肌病晚期,与该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方面优势逐渐显现,其干预机制主要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活性、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调节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在"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搜索2000~2016年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相关文献,共搜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36篇,将这336篇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单味药物输入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用药规律分析。结果:336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121首,药物182种,用药频次达1863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50次的分别为黄芪、麦冬、熟地黄、五味子、丹参、赤芍、当归、川芎、生地黄、红花、葛根,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最多的类别分别是益气药、滋阴药、活血化瘀药以及清热药。结论:滋阴益气药、清热活血药对于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中医学虽无糖尿病心脏病一名,但属中医学"消渴病"并发"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范畴。目前,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采用葛根及其复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表明葛根及其复方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改善心脏重塑、降血脂、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查阅近年来葛根及其复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脓毒性心肌病是临床中脓毒症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脓毒症的整体预后。随着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床边超声的普及,我们对脓毒性心肌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中医药在脓毒症和脓毒性心肌病中的治疗作用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在脓毒性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学者们利用中医药研究脓毒性心肌病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光善  任志雄  倪青  林兰 《新中医》2012,(5):162-16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林兰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研究30余载,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胃轻瘫、冠心病、心肌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完善的诊治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特根据林教授工作室有关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诊治数据记载及随诊目睹的典型病例资料整理如下,与同仁一起分享林教授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诊治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由代谢紊乱触发,它以能量代谢紊乱为基础,与钙超负荷相互作用,引起心肌细胞学改变,最终演变为以收缩和舒张功能缺陷为表现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杨洛琦  谢连娣  周莉君 《陕西中医》2022,(10):1423-1426
糖尿病心肌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探讨运用中医藏象理论论治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性。现运用中医藏象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等相关理论结合患者主要病情论述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治疗,探讨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发病机制,为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69-7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人群基数的增加,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数量也在上升。芪归药对作为治疗糖尿病的经典药对之一,可以益气活血、气血同调,在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文章主要从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的病理学研究等方面来探讨芪归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理论,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心肌病(DC)是指与糖尿病(DM)相关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最终引起左心室肥厚、舒张期和(或)收缩期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状态,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中医药对DC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