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腕踝针应用于颈椎前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前路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单一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接受镇痛泵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术后镇痛效果、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无额外使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术后未行镇痛泵治疗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针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观察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VS评分、平均起效时间及持续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聂周婷 《上海针灸杂志》2019,(10):1159-1162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20min进行腕踝针镇痛治疗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过程中、术后15min及术后3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5min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min两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及手术后均未发现晕针、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发挥即时的镇痛作用,同时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安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郑春婷  赖志云 《光明中医》2014,(9):1940-1941
目的观察腕踝针及耳穴按压在肛肠科术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手术及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止痛药物,观察组予腕踝针加二穴按压,疗程5天,治疗前后用疼痛评分表评分。结果腕踝针联合耳穴镇痛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加耳穴按压有明显镇痛作用,操作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混合痔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腕踝针结合氨酚羟考酮片方案实施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单纯采用氨酚羟考酮片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腕踝针结合氨酚羟考酮片方案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镇痛方案及效果满意度、镇痛方案实施前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评分、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的镇痛疗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60例LDH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炎镇痛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腕踝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下腰痛评分系统(JO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8%(P0.05);在VAS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下降程度及JOA评分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疗法可显著缓解LDH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腰椎功能康复,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超前镇痛法,对照组采用镇痛法,及时记录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曲马多用量及首次用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从清醒到首次用曲马多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4h、8h、24h的曲马多用量、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曲马多既可抑制术中形成神经中枢敏化现象,又可避免术后一段时间形成神经中枢敏化,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和单纯PCIA治疗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该试验标准的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用了全身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仅采用PCIA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腕踝针双侧踝部1、2区联合PCIA治疗。分别于手术后1 h、2 h、6 h、12 h、24 h、36 h、48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6 h、12 h、24 h切口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其余时间点两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6/49),对照组为69.4%(3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PCIA能有效缓解腹腔镜探查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留针组应用电针刺激仪镇痛,术前穴取日月、气冲、阳陵泉,平刺穴位置入针灸针,用无菌贴膜固定留置,于术后8、20h给予电针刺激,疏密波型,频率2Hz/100Hz,均持续30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4、8、12、24、3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术后2、4、8、12、24h各时点留针组与镇痛泵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留针组在以上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优于镇痛泵组(均P0.05);留针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而镇痛泵组出现嗜睡3例、恶心6例、呕吐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留针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14.77±4.99)h vs(18.50±4.22)h,P0.01;(14.77±4.99)h vs(18.17±4.69)h,P0.05]。结论: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LC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避免了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促进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腹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喷他佐辛进行镇痛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2010年经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8人观察组和24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术前8-12h给药喷他佐辛1-2粒,200mg/粒,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后6h给喷他佐辛1例,之后连续两日早晚个给药1例,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体征、和睡眠状况.结果: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待清醒后观察组VAS值为1.43±0.26VS对照组VAS值为2.79±1.44(P<0.05),但术后6h,12h,24h两组VAS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均值的肯定适于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使用.  相似文献   

11.
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作用: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 JT  Zhou QH  Li R  Zhang J  Li WH  Wang Q 《中国针灸》2010,30(8):617-622
目的:评价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作用及其与患者预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假针刺对照试验,60例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针刺双侧下5、下6针刺点,不要求得气;对照组用不刺入的假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次,留针30min。治疗前3min和治疗过程中第5、10、15、30分钟(拔针后),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记录受试者腰部活动时的疼痛等情况;用重复改良Schober试验(Modified-Modified Schober,MMS)观察腰椎前屈情况;用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Expecta-tion and Treat ment Credibility Scale,ETCS)分析患者治疗前的预期与疗效的关系;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SF-MPQ、MMS和ETCS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针后第5分钟,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10分钟,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MS高于对照组(P0.05);第15分钟,观察组SF-MPQ除感觉项外其他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30分钟,观察组SF-MPQ中的情感项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在进针前对治疗的预期与进针后第5、10、15、30分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对照组则无相关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能显著减轻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起效迅速;患者对腕踝针镇痛疗效预期越高,镇痛作用越好;该疗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李晶  胡金华 《新中医》2013,(1):116-118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运用雷火灸长强穴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雷火灸长强穴。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4h测得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雷火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8h、72h、9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雷火灸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不良反应(眩晕)、并发症(水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痔术后雷火灸长强穴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腕踝针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效果及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方法 将泉州市永春县中医院四肢骨折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泵,试验组术后使用镇痛泵同时配合腕踝针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0 min、60 min、2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不同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8.33%(5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使用腕踝针缓解疼痛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混合痔术后中医药多模式镇痛疗法的镇痛疗效.方法 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药多模式镇痛管理方案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模式镇痛管理方案进行镇痛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7d内的疼痛分值、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结果 2组术后第2~7天,活动状态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腕踝针治疗,留针12 h;B组在麻醉诱导前针刺穴位旁皮肤,留针12 h;C组在麻醉诱导前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3组均采用全身静吸复合麻醉,并采用静脉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1 h、2 h、4 h、8 h、12 h、24 h、36 h、48 h切口痛,内脏痛的VAS评分,比较各组总有效率、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4 h、8 h、12 h、24 h、36 h切口痛和内脏痛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术后8 h、12 h、24 h、36 h切口痛VAS评分和术后12 h、24 h、36 h内脏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84.0%,C组为86.0%,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芬太尼总添加量为(52.4±10.8)μg,B组为(92.2±11.0)μg,C组为(107.2±11.5)μg。A组术后芬太尼总添加量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B组为58.0%,C组为66.0%,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静脉镇痛泵能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可作为外科术后镇痛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承山穴术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缓解混合痔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埋线组、对照组各30例。埋线组取双侧承山穴,术前30min实施穴位埋线,对照组不予埋线处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术中局麻药使用量、术后4、24、48、72、96h疼痛,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埋线组术中局麻药使用量和术后4、24、48、72、96h测得的疼痛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超前镇痛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中、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口服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连续干预3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恐动症评分、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评分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干预后24 h、48 h、72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恐动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可有效缓解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运动恐惧,提高预期治疗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剖腹产术后自控镇痛泵的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90例实施剖腹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镇痛药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镇痛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8.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5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做好患者镇痛期间的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素珍  郑秋霞  郑海霞  占丽芳 《新中医》2020,52(22):132-134
目的:观察腕踝针技术在人工流产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 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在手术前、手术中不给予任何镇痛措施,行常规人工流产术。试验组在术前 30 min,腕踝针行皮下浅刺,留针至术后 1 h。分别观察 2 组术中、术后 30 min 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程度。结果:试验组术中扩宫时、负压吸引时、手术结束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5 min 疼痛程度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 6.0%,低于对照组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2)。试验组术后宫缩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79)。结论:腕踝针技术能有效提升人流术镇痛的效果,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镇痛48 h。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前3 d开始给予腕踝针针刺疗法。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不同时间PCA用量及使用PC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3、4、5 d时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镇痛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周时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48 h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尿潴留、眩晕嗜睡、呼吸抑制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围手术期应用腕踝针,术后镇痛效果及近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