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中医护理路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眼科围术期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前后视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护理后视力以及躯体活动、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疼痛和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前房渗出、暂时性高眼压、角膜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中医护理路径能明显促进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视力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丁倩  赖凤鸣  严欣  卫云峰 《四川中医》2020,38(1):197-19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均护理至出院。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围术期内干预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韶关爱尔眼科医院治疗的184例(18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2)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渗出、浅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较好,利于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以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谢莎莎  林佳佳 《新中医》2020,52(5):157-1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6个月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有较高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牛卓娅  张春  朱景瑞 《新中医》2020,52(5):182-18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疼痛情况;2组术后单眼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单眼视力提高>0.2、>0.3、>0.5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22%,对照组为1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45%,对照组为7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疼痛,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从而获得良好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94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眼压及晶体混浊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P 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眼压、晶体混浊程度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前房闪辉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眼压、改善晶体功能,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在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均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均给予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比术前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及前房深度,患者术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术后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患者,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中医情志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SAS、SD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反应)、依从性率、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程度均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同时还能提高患者临床依从率和满意度,对促进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康复操配合中药封包减轻腹腔镜术后非术口引起牵拉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妇科11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6 h进行康复操运动并配合中药封包进行熨烫治疗,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48 h非术口引起牵拉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 h及72 h非术口引起牵拉痛程度无差异(P>0.05);自理能力恢复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操配合中药封包早期运用于腹腔镜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非术口引起牵拉痛,提高患者舒适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入选本次研究4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根据随机均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口干多饮、夜尿频多、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与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患者采用次侧切术后中药联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次侧切术和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组采用次侧切术联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坐浴、中药涂擦的方法。两组患者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年复发率,并检测1年后肛管功能(检测肛管静息压、最大肛管收缩压和持续收缩时间)和患者自评肛门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最大肛管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舒适度和满意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次侧切术联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坐浴、中药涂擦治疗慢性肛裂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并不会增加术后的复发率,临床运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医护理干预改善心肺气虚兼血瘀心衰便秘症状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心肺气虚兼血瘀心衰便秘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强心利尿扩冠药物等基础治疗,按心衰疾病常规护理,包括休息、给氧、限制水钠及其他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心衰疾病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实施护理后进行临床效果比对,统计学分析可知,研究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改善心肺气虚兼血瘀心衰便秘方面,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缓解便秘症状,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是否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以"计算机随机法"的方式选取我院10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来说,将中医护理作用在患者的康复期间其效果明显且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脑中风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几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经球囊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中应用情况。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绕围手术期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VAS评分、JOA评分、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计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08%,对照组为18.4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球囊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VAS、JOA评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中医护理路径实施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97,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防护意识和治疗依从性,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综合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治疗的湿热下注证前列腺炎患者15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汤药联合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疼痛不适、排尿情况、症状影响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药联合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能改善NIH-CPSI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