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率与知晓率,能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生,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的孕妇中,抽取13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得艾滋病流行蔓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孕妇33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面对面授课和短信交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3名孕妇接受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孕妇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率为81.82%,母婴传播与阻断知识掌握率为72.73%;干预后孕妇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率为96.97%,母婴传播与阻断知识掌握率为93.94%,(P<0.01)。结论通过有效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现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在珠海市2所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4名孕中期和孕早期妇女,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同一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约50.0%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知道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仅22.2%的调查对象知道目前有药物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各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提高。结论当前健康教育应强化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今后在评价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时,建议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重性指标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BST(包括乙肝三对、丙肝、梅毒、HIV)妊娠筛查的婚前保健人员和孕产妇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探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中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完善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婚前保健人员和孕产妇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询问调查,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调查的婚前保健人员和孕产妇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母婴阻断项目和预防方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艾滋病健康教育后的各项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通过对婚前保健妇女和孕产妇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母婴阻断项目和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可有效降低和防止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率和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完善HIV母婴阻断干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医院建卡孕妇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6月在某市大型综合性医院产科建卡的258名孕妇,按预定的干预策略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对干预前后的研究对象针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一般,如艾滋病病原学的问题、干预对象对艾滋病的接受程度较低,均低于50.0%;经过有效干预后,研究对象针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综合性医院开展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方法可行,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126名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65.31%,干预后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态度的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志愿者在大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活动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学生为干预组,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临床医学院学生为对照组.在干预组中通过培训志愿者,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并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接受同伴教育前后,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53%和4137%,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4352%和5612%,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63%和6547%,以及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为3731%和4712%,均有所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不足60%,且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大学生中依托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但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改善并不理想,还需在今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与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9.
龚丽华 《求医问药》2014,(19):267-268
目的 :探讨分析对育龄女性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的社会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和婚前检查并接受健康教育的2000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进行健康教育的社会效果。结果 :所有育龄妇女(包括各种文化程度的妇女)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较进行教育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加强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育龄妇女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够自愿、自觉地接受HIV检测,这有利于减少艾滋病的母婴传播,这种教育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韶关市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区随机抽取两所市属中学,并对其高中部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90%以上中学生不赞成有婚前性行为;干预后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交往的中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明显效果,加强中学生性教育和消除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各院系2005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3月和12月先后两次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匿名填写回收.期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92.36%,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绝大部分学生均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结论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查外来彝族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彝族农民工知识提高情况.结果彝族农民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下一代等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知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免费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3?01%上升为63?30%,高危性行为比例由55?04%下降为11?54%,安全套使用率由11.25%上升为33.19%.结论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同伴教育以及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式.方法 抽取我县10所学校的2 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开展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调查结果和知晓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活动各17次,学生的KABP评分由干预前的(18.92±1.0)分提高至干预后的(25.98±2.6)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80%提高至干预后的9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参与式教学对提升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2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对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好数据记录,继而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的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虽有部分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基本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但全部研究对象对艾滋病各项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口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意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调查,对比分析基线调查和干预调查结果,评价其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有效提高了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0.1%和57.6%,P<0.05.结论 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干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和HIV抗体阳性率都比干预前低。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评价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效果,以寻求适宜的干预模式.方法对东安县主要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从业人员匿名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目标人群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安全套使用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均有显著差异,P <0.01值.结论开展外展干预服务,“面对面”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提供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武警战士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掌握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在武警部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由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现场无记名答卷,对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基层战士进行艾滋病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基层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干预后总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形成率等均有改善。结论:部队基层战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不乐观,在基层战士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在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安全套推广和健康教育对阻断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8月选择惠农区从事过以性换取金钱或以性换取毒品等商业性性活动的女性为干预对象,对干预对象开展安全套推广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的使用率、梅毒感染率和HIV抗体阳性率。结果干预前后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过去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9.74%(122/307)和59.86%(179/299),干预后分别为56.92%和81.6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安全套推广和健康教育,促使高危人群改变高危行为,减少危害,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