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465例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出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为多因素所致,以胎儿因素、脐带因素为最高,41.86%伴有羊水污染的胎儿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率高达53.92%。分娩时高危因素为56.56%,以使用催产素最高为38.78%。母体高危因素为62.15%,以妊高征为首为36.68%。结论 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尽早预防控制妊高征,及时处理各种产前出血及过期妊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减少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为:①脐带异常;②羊水过少;③胎盘功能异常;④产程异常;⑤胎儿因素.分别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32.21%,28.56%,20.5%,11.43%,5.3%.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预防并及时处理相关的并发症,重视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B超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正确处理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及其百分率是:脐带因素,占36.91%、羊水因素,占23.21%和胎盘因素,占14.88%,合计126例,占75.00%; 另外胎儿因素、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不明原因共42例,占25.00%.加强产前保健,重视产科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结论 增强孕期保健,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B超检查,做好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早产率,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以胎儿胎盘系统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由于胎儿缺氧引起,它可诱发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有孕妇并发症,脐带因素,胎盘胎膜,胎儿自身因素,产力异常,产程异常等。在这些因素中除胎儿本身畸形,早产窒息率较高外,产妇产力异常,产程延长,远远超过孕妇并发症,脐带、胎盘胎膜原因的窒息发生率,后者为胎儿缺氧的客观病理情况,只要加强对此类孕妇的胎儿宫内监护,及时治疗,但窒息对产程进展异常者仔细查明原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是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污染及胎儿监护异常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产检的孕妇1068例,分别对其胎心监护资料、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羊水污染和胎监异常情况进行分组,A组为发生羊水污染、胎监异常有32例,B组为发生羊水污染、胎监正常有42例,比较两组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1068例孕妇中,发生胎心异常189例,占17.7%;发生胎动异常36例,占3.4%;发生羊水污染有74例,占6.9%。A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中,A组前置胎盘、巨大儿、胎盘老化、产力异常、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脐带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污染及胎儿监护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羊水污染及胎儿监护异常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会明显增加,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因此,羊水污染不应单纯列入剖宫产指征,应进一步结合胎监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进一步讨论合理处理,以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周粉兰 《淮海医药》2012,30(2):134-136
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7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胎位及产程异常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8.97%、21.50%;其次为胎盘功能不全、早产,各占14.02%、13.08%。阴道助产、有胎儿宫内窘迫史及低体重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无宫内窘迫及正常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58.88%7、0.09%和47.37%。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产时具有窒息高危因素孕妇重点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娩中胎儿窘迫的诊断和处理对新生儿预后及产妇影响.方法 对6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诊断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产程观察中发现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比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高,羊水粪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 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有效的预防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  相似文献   

8.
胎儿宫内窘迫评分与新生儿窒息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海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28-1828
现将我校附属医院2000—2005年发生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加以分析,并对胎儿宫内窘迫加以评分,以进一步探讨胎儿宫内窘迫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足月急性胎儿窘迫与新生儿性别、孕周、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孕足月急性胎儿窘迫3001例临床资料。结果胎儿窘迫与新生儿性别无关,与孕妇年龄无关;孕周≥41周、具有妊娠合并症、存在脐带异常及胎盘异常的孕妇,胎儿窘迫发病率高。结论早预防、早发现、及时正确处理胎儿窘迫,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宫腔内缺氧 ,随后发生酸中毒 ,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若诊断处理不当可使不必要的剖宫产率升高 ,增加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或使新生儿因缺氧造成永久性脑神经后遗症 ,甚至死亡。为此 ,本文对我院 1998~ 1999年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 2 6 0例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对如何正确掌握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产儿病率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 1998~ 1999年分娩总数 16 5 4例 ,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胎窘 ) 2 6 0例 ,占分娩总数 15 .…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原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窒息的相关因素、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02%,足月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71%,过期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73%,早产儿、过期产儿的窒息发生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占窒息原因中的56.99%,高居窒息原因首位,其次为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因素。胎儿窘迫在胎儿出生后往往合并新生儿窒息,在186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67例在出生前出现胎儿窘迫,123例有羊水粪染。结论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为早产、产程异常、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做好产前保健指导,加强产时监护,严密观察有高危因素孕妇的产程,及时防治胎儿窘迫,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采用有效的复苏方法,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妊娠晚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绣 《安徽医药》2004,8(4):270-27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总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40名孕妇,其中血清总胆汁酸增高者70例(A组),血清总胆汁酸正常者70例(B组).两组孕妇妊娠早期血清总胆汁酸均正常.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A组胎儿窘迫、早产发生率高于B组,x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晚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易引起胎儿窘迫和早产,但对胎儿宫内生长、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围生儿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羊水过少102例与羊水正常10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过少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和过期妊期有关;羊水过少组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的标志,对围生儿预后有严重影响,应加强产前监测。剖宫产是处理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的胎先露衔接情况对剖宫产指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足月妊娠(孕37~41+6周)分娩的510例胎膜早破初产妇.根据先露衔接与否分为未衔接组(218例)和衔接组(292例).对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不衔接组剖宫产率为64.7%(141/218),衔接组剖宫产率为17.5%(51/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衔接组的胎儿窘迫、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引产失败率均高于衔接组(18.9%比8.9%,12.8%比3.4%,12.4%比1.0%,15.6%比2.4%,P<0.05).不衔接组顺产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剖宫产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4.2±1.3)分比(3.5±1.7)分,P<0.01],顺产孕妇新生儿平均体重低于剖宫产孕妇的新生儿平均体重[(3.1±0.3)kg比(3.3±0.5)kg,P<0.05].结论 胎膜早破胎先露不衔接者由于破膜后羊水流失难以控制、宫颈条件差,导致引产难度大、分娩并发症多、剖宫产率高,故足月后先露部尚未衔接者应尽可能避免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后应尽快促宫颈成熟、终止妊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esarean section indications of fetal presentation unengagement in primipara with full-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Methods Five hundreds and ten primipara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at term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fetal head was not engaged in the birthing process ( study group 218 cases) and engaged in the birthing process( control group 292 cases). The delivery cours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of the mother and infa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rate of caesarean section, indications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cervical maturity(by Bishop scoring), the rate of fetal distress and newborn asphyxia, et al. Results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higher in study group (64.7%)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7.5% ) ( P <0.01 ), so were the rate of fetal distress, stagnant labor and of failure of induction( P <0.05 ). In the cases of study group, the cervical condition of easy delivery one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aesarean section ones. Average neonatal weight of easy delivery ones is lighter than caesarean section ones. Conclusions When the fetal head is not engaged in the birthing process in primipara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at term, the labor induction is difficult. The labor complications are common, and the rate of caesarean section is high because of the loss of amniotic fluid and the poor cervical condition. Primipara at term whose presentation is not engaged in the birthing process should try to avoid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Cervical ripening and induction should be done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membrane rupt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头位胎儿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先露胎儿脐带绕颈22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20例头位分娩无胎儿脐带绕颈足月妊娠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程及其分娩情况作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分别为18.5%,8.6%,4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8%,26.4%(均P<0.05).脐带绕颈1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6%,1.4%;绕颈2周为27.1%,17.0%;绕颈3周及以上为69.2%,53.8%;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成正比.结论 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可降低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及早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求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16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75%。脐带因素43例,胎盘因素37例,羊水因素27例,宫缩过频过强21例,早产16例,胎膜早破13例,第二产程延长8例,其他2例。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脐带、胎盘、羊水、宫缩、早产、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高危因素,为正确预防和早期发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16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FI组、非FI组患儿的一般状况、孕母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查找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结果发生FI者97例,未发生者219例,发生率30.7%。胎龄和出生体质量是FI的保护因素,而宫内窘迫、生时窒息、应用氨茶碱、使用呼吸机则是早产儿发生FI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低、宫内窘迫、生时窒息、应用氨茶碱和使用呼吸机,应对有上述因素的早产儿重点关注,尽早干预,预防FI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南海金沙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140人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胎儿高危因素为93.57%,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2.86%,母体高危因素为67.86%.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78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后降低围产期胎儿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以胎儿宫内窘迫收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胎儿宫内窘迫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胎儿宫内窘迫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78例患者中,56例表现不同程度的胎心异常,胎动异常为27例,21例表现为羊水Ⅱ°~Ⅲ°污染;产程观察中发现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比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发生窒息率高。结论加强产时的产程监护,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有效的预防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终止妊娠时机对过期妊娠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过期妊娠产妇121例,延期妊娠产妇10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顺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妊娠产妇产后出血、产程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过期妊娠产妇进行剖宫产可以显著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延期妊娠产妇应重视产检,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避免过期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