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药材》2019,(10)
目的:探明海拔梯度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浙贝母栽培技术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提供参考。方法:以50~1 250 m范围内6个不同海拔梯度条件下(分为高、中、低海拔组)种植的"浙贝1号"为材料,统计生长指标,分析鳞茎鲜重和干重,利用HPLC-ELSD方法测定鳞茎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结果:在不同海拔梯度中,各生长指标中仅株高在高海拔梯度组显著降低,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高海拔组鳞茎鲜产量显著降低,但高海拔提高了鳞茎折干率,鳞茎干产量与中、低海拔无显著差异;海拔升高提高了浙贝母鳞茎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结论:浙贝母在50~1 250 m的海拔条件下均可种植,在该范围内较高的海拔梯度有助于提升药材品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LC-LTQ-Orbitrap MS~n对浙贝母花、花蕾、茎、叶以及鳞茎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进行鉴定。生物碱鉴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10 mmol·L~(-1)甲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离子质谱检测模式;黄酮鉴定采用Agilent-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0.2%乙酸-乙腈为流动相,负离子质谱检测模式。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文献报道,从浙贝母植株各部位中鉴定37个生物碱,主要包括7个生物碱(浙贝宁苷、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去氢鄂贝啶碱或浙贝丙素、鄂贝啶碱或蒲贝素A、贝母辛氮氧化物)及同分异构体;同时鉴定了16个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及其苷。上述结果表明,浙贝母植株地上各部位与鳞茎所含的生物碱种类大致相同,且含有鳞茎中未检测到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钢架大棚与常规露地栽培2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浙贝母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钢架大棚和常规露地栽培两种方式,以产量及有效成分贝母素甲(C_(27)H_(45)NO_3)和贝母素乙(C_(27)H_(43)NO_3)总含量为指标。结果:试验表明:钢架大棚栽培浙贝母,每公顷平均产鲜鳞茎1.78万kg,比常规露地栽培增加8.87%;鳞茎干燥品贝母素甲、乙总含量为0.19%,比常规露地栽培提高35.71%,产量品质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浙贝母钢架大棚栽培能显著提高产量、品质。大棚栽培能减轻土壤酸化,但需适当增加有机肥、氮肥尤其是磷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浙贝母     
浙贝母又称土贝母、象贝母、大贝母等,为百合种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浙贝味大苦,性寒,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之功,可用治风热咳  相似文献   

5.
浙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性味苦 ,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 ,开郁散结。用于风热 ,燥热 ,痰热咳嗽 ,瘰疬 ,瘿瘤 ,痈疡疮毒 ,肺痈等。其主要成分是贝母碱及去氢贝母碱。笔者煎药时偶然发现 ,浙贝入汤剂煎煮后 ,部分浙贝片尚残留没有煮透的白心 (干心 ) ,这说明浙贝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煎出 ,必然影响药效。笔者做了浙贝片煎煮、浸泡的实验。浙贝片厚度为 1 .5~ 4mm,按照常规中药煎煮法煎煮 :1浙贝片 1 0 0 g冷水浸泡 30 min,煮沸 30 min,对光透视和掰片观察 ,大约有 60~ 70 %浙贝片未煮透 ,3mm以上的厚片每片约有 40~ 90 %…  相似文献   

6.
杂交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杂交贝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IR ,1H NMR ,13 C-NMR ,2D-NMR ,MS及与对照品和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湖贝乙素 (hupehenirine ,ZF1) ;湖贝嗪 (hupehenizine ,ZF2 ) ;浙贝乙素 (peiminine ,verticinone ,ZF3) ;湖贝甲素 (hupehenine ,ZF4 )、异浙贝甲素 (isoverticinone ,ZF5 )、浙贝甲素(peimine ,verticine ,ZF6 )、湖贝甲素苷 (hupeheninoside,ZF7) ;结论 :化合物 1~ 7均为首次从杂交贝母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5,(8)
目的研究浙贝母和其他产地贝母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7个品种(系)浙贝及东贝、皖贝、川贝这3种近缘药用贝母(共30份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10种贝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3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90 2,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71%。结论浙贝母的宽叶、轮叶、狭叶、梅园和新梅园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772 2~0.933 2之间,其中宽叶种与轮叶贝母遗传距离最小,三籽和多籽与其他浙贝品种(系)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东贝母的遗传相似性高于上述5个浙贝母品种(系),并且皖贝与川贝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8.
浙贝母新鲜鳞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浙贝母新鲜鳞茎中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浙贝宁,贝母辛,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β-谷甾醇,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9.
贝母属百合科植物,为常用中药。药用部分为地下鳞茎。由于鳞片水多质嫩,地下害虫喜吃,病菌容易侵染,往往引起鳞茎腐烂,影响贝母产量。据我们1961—1974年先后在湖北贝母和浙贝主产区调查:如湖北利川县团堡大队,下种湖北贝母367斤,因为腐烂,仅收119.3斤,减产67.5%,61年利川县福宝山药材场,栽种贝母7000斤,由于遭受线虫和螨危害,引起贝母腐烂,仅收获400斤,减产94.3%。再如浙江鄞县浙贝在过夏期间,因病虫危害地下鳞茎最高达85.3%,平均66.1%,而健全鳞茎仅占  相似文献   

10.
张翔  李文涛  段宝忠  黄林芳 《中草药》2018,49(9):2140-2146
目的建立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方法采用本草学、生态学、中药学、植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结合生物计量学等方法开拓性地对中药贝母地理生态分布、性状及化学成分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贝母药材进行分类。结果结果表明贝母类药材可分为"浙贝""川贝"2个系列,建议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归为川贝系,浙贝母、湖北贝母归为浙贝系。结论对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同类多基原品种中药的"分"与"合"及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茎叶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IR、MS、1H-NMR和13C-NMR以及与对照品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湖北贝母茎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分别是浙贝乙素(peiminine,Ⅰ)、湖贝甲素(hupehenine,Ⅱ)、湖贝新(hupehenisine,Ⅲ)、湖贝啶(hupehenidine,Ⅳ)、鄂贝新(ebeiensine,Ⅴ)、浙贝甲素(peimine,Ⅵ)、湖贝苷(hupehemonoside,Ⅶ)和湖贝甲素苷(hupeheninoside,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湖北贝母茎叶部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狭叶种、宽叶种、多籽种及小三子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HPLC-ELSD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及其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间及不同大小鳞茎和部位间贝母素甲含量差异显著。浙贝母小鳞茎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大鳞茎;芯芽中贝母素甲含量明显高于鳞片;小三子浙贝母鳞茎贝母素甲含量最高,但单株贝母素甲产量以多籽种浙贝母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温郁金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择方法从"温郁金1号"变异植株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生产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育成温郁金新品种"温郁金2号"[浙(非)审字2015002]。经小区品比、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温郁金2号各项生产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莪术、姜黄和郁金药材干品平均产量分别达4387、2481、94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03%、10.38%和21.29%;生育期220~233 d;株高192.5 cm;萌发数5.6个;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含量5.5%(m L·g~(-1)),较对照高31.11%。结论:"温郁金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特别是莪术挥发油含量高,适宜在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出浙贝母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并对其表达量与生物碱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究FPS基因在浙贝母生物碱合成代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浙贝母FPS基因的全长序列;以浙贝母狭叶、宽叶和新梅园3个品种6个组织及10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鳞茎为材料,采用RT-qPCR和HPLC-ELSD技术分别测定了FPS基因的表达量与生物碱(浙贝甲素和浙贝乙素)的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S基因cDNA序列全长1 629 bp,开放阅读框为1 056 bp,编码351个氨基酸;3个不同浙贝母品种中FPS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趋势相同,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新鳞茎;不同发育时期新鳞茎FPS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量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宽叶和新梅园品种中,FPS基因表达量与浙贝甲素、浙贝乙素量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89、0.613,0.427、0.622),但在狭叶品种中,该相关性相对较低(0.054、0.236);狭叶、宽叶和新梅园3个品种不同组织中FPS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量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57、0.476,0.085、0.495,0.375、0.432)。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出浙贝母FPS基因的全长序列,FPS基因参与了浙贝母生物碱的合成代谢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和品种对浙贝母主成分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和品种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与内在生理生化特性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法和常规生理生化技术提取浙贝母总生物碱和PAL、PPO、CAT、POD及叶绿素,并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与活性测定。结果:不同产地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狭叶浙贝母鳞茎以金华磐安种植的最高,为0.0158%,其他产地的含量比较接近。不同品种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组织部位的含量不尽相同,其中鳞茎和地上茎的生物碱含量以狭叶贝母最高,其次为宽叶、多籽、大个和小个;而叶中生物碱含量以多籽贝母为最高,其次为宽叶、狭叶、小个和大个。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狭叶贝母的各项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其他品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各有差异,且不同部位活性也各不相同。从不同产地来看,磐安、章水、南通的贝母在不同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上各有差异,其中在PAL、CAT、POD的活性上,章水贝母均要高于金华和南通贝母,而从PPO的活性和叶绿素的含量来看,则是金华贝母要高于章水和南通贝母。结论:不同产地和品种对浙母主成分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16.
该文建立了浙贝母甾体类生物碱RRLC-Q-TOF-MS特征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和10 mmol ·L-1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器为Q-TOF-MS并记录一级和二级质谱。在该色谱条件下,对12批浙贝母药材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伊犁贝母的RRLC-Q-TOF-MS特征图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从浙贝母、湖北贝母和伊犁贝母中鉴定了15个甾体类了生物碱,确定了浙贝母中9个共有特征峰。浙贝母和湖北贝母及伊犁贝母的特征图谱有明显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对不同来源的浙贝母样品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该文所建立的浙贝母甾体类生物碱成分的特征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全面控制浙贝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1],其中以松贝质量最好,价格高.川贝母为常用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川贝母疗效显著,需求量大,又多系野生,货源长期紧缺,不法分子为谋取高额利润,经常掺入伪品,致使川贝母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介绍川贝母正品及其常见的伪品、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贝母主要栽培品种类型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对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采用常规压片技术分析了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 结果: 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中狭叶浙贝的花粉粒呈卵圆形,宽叶和多籽浙贝的花粉粒呈椭圆形,三者在网脊宽度及网眼大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个浙贝母栽培品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狭叶浙贝2n=2x=3m+1sm+8st(2SAT)+12t(4SAT)、宽叶浙贝2n=2x=2m+2sm+10st(2SAT)+10t(2SAT)、多籽浙贝2n=2x=24=2m+2sm+5st(2SAT)+15t(4SAT),核型类型均为"3B"型,狭叶和多籽浙贝的同源染色体存在杂合现象. 结论: 浙贝母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高的遗传多样性能够增强浙贝母的适应性,为浙贝母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1)通过比较对道地产区和庆元产区浙贝母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差异,揭示不同产地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影响。(2)通过构建庆元浙贝母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庆元地区浙贝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1)道地药材浙贝母迁移至庆元产地后对其品质的影响。(1)采用HPLCELSD法,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作为对照品,研究迁移至庆元产地后对浙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2)采用HPLC-ELSD法测定庆元和宁波等地浙贝母饮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含量。(2)道地产区和迁移地庆元的浙贝母总生物碱指纹图谱的研究。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为参照物,采用HPLC-ELSD方法建立并研究庆元产区浙贝母饮片总生物碱的指纹图谱,对20批次样品的色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1)通过对道地产区和迁移产区浙贝母饮片的HPLC-ELSD指纹图谱,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两个产地的浙贝母饮片质量的差异很大,浙贝母迁至庆元,不仅对浙贝母主要有效成分组成产生影响,而且对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含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2)建立了18批庆元浙贝母饮片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1)浙贝迁至母庆元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组分及含量产生了影响。(2)本实验构建18批庆元地区浙贝母总生物碱的化学指纹图谱,确定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  相似文献   

20.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青贝母、卷叶贝母、棱砂贝母和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前三者统称为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后者称为浙贝母,主产于浙江。本品作为药用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其能“疗……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安五脏”。贝母药用,古代未分品种,直至清代赵学敏撰《本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