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丙泊酚注射痛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丙泊酚静脉注射时(开始5—20S)常在注射部位产生烧灼样的疼痛,在成年人中,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为28%~90%。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乃至消除丙泊酚注射痛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此,本研究通过预先使用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评价其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及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旭 《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25-226
目的比较了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差别。方法使用4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各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与C组(安慰剂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注射痛严重程度比较结果同上。结论扎止血带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mg/kg或40mg并保留止血带1min,均可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不同静脉注射丙泊酚后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一Ⅱ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n=60)。I组手背静脉推注丙泊酚;蛆经头静脉推注丙泊酚。结果手背静脉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为55%,头静脉组发生率为15%(P〈0.05)。结论选择头静脉静推丙泊酚可有效降低注射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注射痛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无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将严重影响舒适化麻醉开展。迄今为止,丙泊酚注射痛的机理尚不明确,虽有多项研究能预防和处理丙泊酚注射痛,但仍不能完全避免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但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Dex镇痛机理的探索和已实施的临床试验总结发现:Dex可有效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但其安全、有效的剂量尚无定论,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宏燕  谭晶 《中国医药》2022,(2):312-315
虽然丙泊酚在临床麻醉中被广为应用,但是丙泊酚注射痛仍是麻醉诱导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以用来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本文在回顾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机制及以往常用预防药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丙泊酚可以通过激活伤害性顺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而致痛,还指出曲马多可通过调节疼痛信号传导的介质来防止伤害感受器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和比较单独使用氯胺酮预注射、利多卡因与异丙酚混合注射、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3种方法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3~10岁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共分成3组,每组50例。L组接受盐水3 mL,15 s后给予混合有2%利多卡因的异丙酚(容积比1∶19);K组给予0.4 mg/kg的氯胺酮3 mL,15 s后给予1%异丙酚;KL组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实验由一名不知分组情况的麻醉师依据4分法给注射痛评分。结果 KL组注射痛发生率(8%)显著低于K组(28%,P〈0.05)、L组(32%,P〈0.05)。三组之间异丙酚诱导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呕吐、喉痉挛、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和注射部位水肿皮疹)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可显著降低异丙酚注射痛,完全消除重度疼痛,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诱导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丙泊酚配伍瑞芬太尼、氯胺酮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无痛胃镜检查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A组:单纯使用2mg/kg丙泊酚,B组:先静脉注射1μg/kg瑞芬太尼,再注射2 mg/kg丙泊酚,C组:先静脉注射0.3 mg/kg氯胺酮,再注射2 mg/kg丙泊酚。随后监测并记录HR、MAP,各组患者清醒时间、对疼痛的感觉、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丙泊酚总用量方面,A组明显多于B、C两组(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离院时间等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方面,三组方法均有满意的临床效果,丙泊酚配伍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循环状态并减少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配伍瑞芬太尼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减少丙泊酚总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用于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4组,L0组1%丙泊酚液中不加利多卡因、L1组总量为10ml的1%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中加2%利多卡因1ml、L2组总量为10ml的1%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中加2%利多卡因1.25ml、L组总量为10ml的1%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中加2%利多卡因1.5ml,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先静脉输注芬太尼1.0μg/kg后,再缓慢经脉注射1%丙泊酚或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含丙泊酚1~2mg/kg。观察记录各组发生注射痛的情况。结果I_0组患者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最高,L1组仍有轻微静脉注射痛发生,L2组和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本消除了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结论总量为10ml的1%丙泊酚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中加2%利多卡因1.25ml,即混合液中利多卡因的浓度为0.25%,是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低满意浓度,即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预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麻醉;B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预注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定1μg/kg等容)+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麻醉。观察各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的无痛率显著高于B组(P<0.01),轻度和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恶心呕吐和寒战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预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  相似文献   

10.
曾睿峰  唐岩峰  何伟  李军  连庆泉 《海峡药学》2009,21(10):103-106
目的观察预给利多卡因、芬太尼或布托啡诺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选择符合标准择期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A组(布托啡诺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芬太尼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1min,四组病人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2mL)、利多卡因40mg(2mL)、芬太尼0.05mg(2mL)或生理盐水2mL。然后,所有病人以每秒0.5mL速度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00mg,从预给药开始由另外一名麻醉医生观察是否发生注射痛及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和布托啡诺组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芬太尼组注射痛发生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各试验组效果:布托啡诺组≈利多卡因组〉t;芬太尼组。结论预给布托啡诺或利多卡因均可有效减少和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但预给芬太尼不能有效减少疼痛发生率只能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6,(3):208-210
<正>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持续输注无蓄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注射痛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已经采用多种方法来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和减轻疼痛程度,如非药物措施:选择粗大静脉,改变丙泊酚的浓度、剂型、p H值、温度,改变注射器材料和类型,注入丙泊酚时停止输液,按摩合谷穴等,均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还是应用多种药物来预防丙泊酚注射痛。下面将从药物角度综述如何预防丙泊酚注射痛。  相似文献   

12.
预注小剂量氯胺酮对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注小剂量氯胺酮对异丙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ASA1~2级、在异丙酚全麻下行胃镜检查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预处理组与对照组(n=25)。预处理组在注射异丙酚前20s内经同一静脉通道静脉注射氯胺酮0.2mg/kg。结果对照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与术后注射痛记忆率显著均高于预处理组(P〈0.01)。预处理组入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注药前相比,对照组MAP、HR在注异丙酚后1、5min显著性下降(P〈0.05),且显著性低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预注小剂量(0.2mg/kg)氯胺酮可减少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及其术后记忆率,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缩短丙泊酚的入睡时间的同时,对其麻醉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或丙泊酚合用氯胺酮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90例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行臂丛神经阻滞后分别复合丙泊酚持续泵入、丙泊酚+氯胺酮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观察患儿术中生命征、体动、麻醉效果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臂丛阻滞复合丙泊酚或丙泊酚+氯胺酮组术中HR均明显低于静脉注射氯胺酮组,术中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静脉注射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苏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后者。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或丙泊酚合用氯胺酮静脉持续泵入法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完善,生命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清醒迅速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肘正中静脉和手背静脉穿刺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0例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袁法分为甲组(n=300)及乙组(n=300),均给予丙泊酚麻醉,甲组采用肘正中静脉穿刺,乙组采用手背静脉穿刺,对两组丙泊酚注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甲组丙泊酚注射无痛率45.00%,高于乙组的16.67%;甲组麻醉满意率94.00%,高于乙组的83.33%,差异显著(P<0.05);甲组苏醒时间短于乙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手术时,肘正中静脉注射疼痛程度低于手背静脉穿刺,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和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ASA分级Ⅰ-Ⅱ级行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丙泊酚注射前3min给予生理盐水3ml;利多卡因组:丙泊酚注射前3min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3m1;地佐辛组:丙泊酚注射前3min给予0.1mg/kg地佐辛。采用行为模糊指示法进行评分观察丙泊酚注射痛程度。结果:地佐辛组和利多卡因组之间注射痛无差异,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利多卡因均能明显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同时地佐辛还能减轻流产手术所致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预先注射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价值。方法择期无痛人流患者400例,按随机序列数字法分为4组,对比4组注射前后患者的疼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L、D、DL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DL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L、D组(P<0.05)。结论预先注射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能有效地抑制或减轻丙泊酚注射痛,减少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预先注射地佐辛或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7.
何靖  刘玲丽 《河北医药》2016,(3):428-430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它的其中一个不良反应—注射痛较常见,有报道其发生率在28%~90%,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回顾。为治疗注射丙泊酚引起的疼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ASAI-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术中采用OAA/S评分,苏醒时问和并发症。结果丙泊酚首次剂量、总剂量A组〉B组(P〈0.05),两组OAA/S评分无差异;两组苏醒时间(手术结束一呼之睁眼)无显著差异;两组窦缓、注射痛发生率A组〉B组(P〈0.05),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术中躁动、喉痉挛、恢复期兴奋等。结论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可明显减慢心率,复合氯胺酮可减少丙泊酚的首次剂量和总量,对麻醉效果、苏醒和恢复影响无影响,可明显降低窦缓和诱导期注射痛的发生,在无痛人流的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注射痛预防作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择期行妇科手术的女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R、L、C组,每组50例。R组静脉预注射1μg/kg瑞芬太尼;L组静脉预注射利多卡因40 mg;C组静脉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3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程度,心动过缓(<50/min)、呛咳、低血氧饱和度(Spo2<90%)、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以及输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在R、L、C组中分别为22%、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重度注射痛发生率高于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有3例患者发生呛咳,各组患者严重心动过缓、呛咳、低血氧饱和度、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回访,3组患者均未发生输注侧疼痛、肿胀、血管变硬等输注并发症。结论 预注射利多卡因40 mg和瑞芬太尼1μg/kg均能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瑞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朱涛 《海峡药学》2013,25(2):123-12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1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竞安)和丙泊酚(得普利麻),观察两组注射痛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9.3%和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能明显降低注射痛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