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偶然分枝杆菌皮肤脓肿59例临床观察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59例皮肤软组织肌注后偶然分枝杆菌感染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皮肤软组织感染情况,通过B超,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综合治疗。结果 按照临床治愈出院标准全部治愈。结论 皮肤软组织偶然分枝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毛囊炎、疖、痈及创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为金葡菌;淋巴管炎及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褥疮感染常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有合并症者,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伴以上情况者为单纯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原则】1.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病灶小而表浅、数量少者如脓疱病,只需局部用药。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宜同时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皮肤软组织感染者69例。给予头孢硫脒4-8g/d,每目2~4次,每次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中静点,疗程5~14d,69例患者治愈率83.88%,细菌清除率96.87%。结果头孢硫脒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扩张器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扩张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68例,未中采用小切口经皮下隧道埋置扩张器,术后即可适量注水,不影响切口愈合,二期手术皮瓣转移时,去除/松解纤维囊壁,采用滑行推进/旋转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68例,效果较满意,无感染,皮瓣坏死及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修复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臀部巨大皮肤软组织感染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河北医药》2004,26(9):753-753
皮肤软组织感染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自1998年1月至今,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臀部巨大皮肤软组织感染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后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坏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治疗并得到随访的74例胫腓骨骨折后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有2例感染患者截肢,3例偶有植皮区水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胫腓骨骨折后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坏死后,应彻底清创,给予无创或微创手术,适当固定,及时修复创面,有利于减少皮肤软组织坏死和感染的概率,促进皮肤软组织及骨折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湿润烧伤膏在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57+61-57,6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73处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并感染的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34例全部愈合,最短13d,最长37d。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并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2):I0002-I0009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刨面感染、手术后切12感染及褥疮感染等。毛囊炎、疖、痈及创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为金葡菌;淋巴管炎及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褥疮感染常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有合并症者,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伴以上情况者为单纯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秀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2):132-133
肺部、胃肠道、泌尿道、切口、皮肤软组织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几种感染。为了解我院这几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时与针对性对其进行治疗,总结了2004年1月-2004年12月间这几种医院感染病原体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盲法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选用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药,其中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采用开放性试验设计方法。结果:在本次随机临床试验中共入选257例使用帕珠沙星或其对照药左氧沙星治疗急性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例,有243例进入PP分析,其临床总痊愈率分别为65.3%和66.4%,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6.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和90.6%,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和7.6%,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另外入选30例使用帕珠沙星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开放病例,有29例进入PP分析,其临床痊愈率为51.7%,临床有效率为86.2%,细菌清除率为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是治疗常见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较为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使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损伤,一旦皮肤破溃,不易发现和自行愈合,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处理,感染继续向深部组织扩散蔓延,造成深部软组织积脓,并发多种细菌感染,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科采用甲硝唑、庆大霉素、胰岛素对35例糖尿病合并深部软组织感染换药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略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96-2896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87例头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血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65例。34例患者采用依替米星治疗,3l例患者采用奈替米星(均为100mg,每12h静脉注射)治疗,疗程7-10d。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依替米星组85.3%,奈替米星组8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9.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与9.4%。结论: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安全,有效,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4.
依诺沙星软膏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111例刘志刚,缪志毅,王坚,彭定平(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46)外用依诺沙星软膏(10mg/g)适量,4次/d,治疗111例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病人。其中脓疱疮49例,毛囊炎25例,足癣并细菌感染18...  相似文献   

15.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肌注后龟分支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2000年12月42001年3月63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患的临床表现、病理、B超、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结果 63例患的99处感染灶可分为混合溃疡型51例次,脓肿型28例次,硬结型16例次,蜂窝织炎型4例次。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类结核结节占多数。其中38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龟分支杆菌感染。全部病例经敏感抗菌药和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及外科治疗后6~8个月痊愈。结论 皮肤软组织龟分支杆菌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反复,病程长,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VSD)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采用VSD引流治疗,待创腔感染控制肉芽新鲜后缝合伤口。结果 10例患者经1~2次VSD负压吸引后创腔感染均完全控制,创腔肉芽新鲜,缝合伤口后均1期完全愈合,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 VSD技术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方面较传统的切开引流方法有独特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g,qd,首次剂量加倍,疗程5d。对照药红霉素每日1—1.5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阿奇霉素注射液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32例,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1%与8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与76.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与20.00%。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次250mg,qd,首次剂量加倍,对敏感致病菌及支原体引起的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均有很好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治疗敏感细菌所致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胆道、盆腔感染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进行了细菌内毒素的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9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按不同剂量进行门诊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723例小孩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优于263例成人的87.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对小孩患者的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最为敏感;对成人患者的耳鼻喉、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最为敏感;成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6%优于小孩组的12.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孩的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疗效,治疗成人的耳鼻喉、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出现(尤其是小孩)的各种不良反应,在临床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20.
5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伟  白祥军 《医药导报》2002,21(4):206-208
目的: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88例中有5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高.结论:临床上治疗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经验性用药可首选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条件致病菌感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