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定向肌群引导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实施定向肌群引导训练(训练组),另外30例采用常规康复(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住院期间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关节ROM和Tinetti试验的表现导向活动评估(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 POM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训练组在VAS评分[(0.9±0.7) vs (3.3±0.9), P<0.001]、Harris评分[(81.8±5.8) vs (67.2±4.3), P<0.001]、髋关节ROM [(94.6±9.9) vs (77.2±7.4), P<0.001]和POMA评分[(25.3±1.4) vs (21.5±1.1), 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定向肌群引导训练能够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增加髋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内翻畸形程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86例在本院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A),54例为轻度内翻(≤10°),32例为中度内翻畸形(10°~20°)。分析下肢力线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间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VAS评分、WOMAC评分、膝伸-屈ROM及H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轻度组VAS、HSS、WOMAC及膝伸-屈ROM均显著优于中度组(P<0.05)。影像方面,轻度组术前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 FTA)[(190.4±5.6)°vs (196.3±6.1)°, P<0.001]、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 MPTA)[(73.4±3.8)°vs (67.2±3.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posterior-stabiliz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S-TKA)衬垫安放次序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初次TKA患者93例,随机分为先安组47膝和后安组46膝,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先安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后安组[(49.1±3.8) min vs (55.3±4.2) min, P<0.001],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出院时VAS评分、HSS评分、膝ROM均显著改善(P<0.05)。出院时,先安组HSS评分[(75.3±5.9) vs (72.2±5.6), P=0.011]显著优于后安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 HK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 MPTA)、股骨机械轴远端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松解联合手法松解与麻醉下单纯手法松解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治疗40例TKA术后晚期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9例采用镜下松解联合手法松解(联合组),另外21例采用单纯手法松解(手法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虽然联合组手术时间[(65.4±12.4)min vs (27.7±5.3)min, P<0.05]显著长于手法组,但是前者术中最大屈膝[(105.4±12.8)°vs (97.4±11.6)°, P<0.05]和伸膝角度[(0.8±1.9)°vs (3.7±2.5)°, 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6.7±6.9)个月,两组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膝关节ROM、KSS临床和KSS功能评分以及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股骨髓内定位孔封堵对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本院拟行初次单侧TKA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术中使用骨塞将股骨髓内定位孔进行封堵,另外30例未将定位孔进行封堵,其余两组操作皆相同。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及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组在术中出血量[(278.7±41.3) ml vs (319.7±50.9) ml, P<0.001]、总失血量[(1 155.7±260.4) ml vs (1 312.0±228.3) ml, P=0.016]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平均随访时间(10.6±2.4)个月,术前两组间VAS、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组术后1 d [(6.7±0.4) vs (7.1±0.5),P=0.010]、7 d的VAS评分[(5.4±0.6) vs (6.3±0.6), P<0.001],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新型充气脊柱支架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TLCF)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非手术治疗的50例TLCF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6例采用新型脊柱充气支架治疗(支架组);另外24例采用传统垫枕治疗(垫枕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支架组下床时间显著早于垫枕组[(60.8±4.1)d vs (63.9±3.3)d, P=0.012]。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周后支架组VAS评分[(3.5±0.7) vs (4.1±0.8), P=0.008]和ODI评分[(29.5±2.6) vs (32.1±2.2), P<0.001]均明显低于垫枕组。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腰椎前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后凸角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支架组腰椎前凸角[(47.3±1.0)°vs (45.3±0.9)°, P<0.001]、局部后凸Cobb角[(...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初次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前数字影像虚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8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初次THA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术前虚拟THA,30例采用常规TH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虚拟组手术时间[(97.3±20.5) min vs (131.2±19.3) min, P<0.05]、术中失血量[(245.2±20.4) ml vs (322.1±25.6) ml, P<0.05]、下地行走时间[(5.2±4.4) d vs (9.2±3.7) d, 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随访时间平均(14.2±3.6)个月,虚拟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10.3±2.2)周vs (14.2±4.2)周, 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虚拟组在Harris评分[(9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22年7月45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例在常规基础上增加运动控制训练,22例仅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周期、治疗次数、治疗顺应性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8.2±3.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疼痛VAS评分、屈髋肌力、伸髋肌力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的Harris评分和SEBT评分均改善,训练组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训练组VAS评分[(2.2±1.0)vs (3.5±1.0), P<0.05]、Harris评分[(79.4±6.9) vs (65.2±6.2), P<0.05]、屈髋肌力[(44.8±9.1)Nm vs (35.9±8.2)Nm, P<0.05]、伸髋肌力[(68.4±6.7)Nm vs (56.3±7.0)Nm, P<0.05]和SEBT评分[(92.2±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空心钉固定与切除治疗痛性SaupeⅢ型二分髌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月因二分髌骨就诊本院治疗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0例行空心钉固定(固定组),9例采用关节镜行副髌骨摘除(切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固定组的切口长度显著大于切除组[(3.5±0.4) cm vs(1.8±0.3) cm, P<0.05],但前者在术后5 d VAS评分[(2.6±0.2) vs (3.6±0.1), P<0.05]和下地行走时间[(3.5±1.3) d vs (6.7±1.0) d, 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36.1±2.5)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Kujala评分、Hungerford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固定组在VAS评分[(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型牵引床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2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术中应用新型牵引床(新型组),36例应用传统牵引床(传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结果。[结果]新型组体位摆放时间[(5.9±1.5) min vs (13.6±3.3) min, P<0.001]、麻醉时间[(101.5±13.2) min vs (137.3±18.7) min, P<0.001]、术中透视次数[(34.1±4.1)次vs (38.2±5.5)次, P<0.001]显著优于传统组,两组闭合复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评级、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机器人膝关节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学习曲线。[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机器人膝关节系统辅助TKA手术的17例膝关节炎患者。采用累计求和(cumulative summation, CUSUM)法分析学习曲线。[结果]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前10例为学习组,后7例为成熟组。成熟组手术时间[(123.3±11.3) min vs (147.3±11.3) min, P<0.05]、运用机器人膝关节系统定位时间[(15.9±2.1) min vs (22.2±6.1) min, P<0.05]、调整计划假体时间[(17.6±4.2) min vs (23.5±5.2) min, P<0.05]均显著优于学习组;两组间股骨注册时间、胫骨注册时间、股骨远端截骨时间、胫骨近端截骨时间、股骨四合一截骨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HKA角、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止血带与控制性低血压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早期结果。[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1月125例膝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60例使用止血带(TQ组),65例使用控制性低血压(CH组)。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及检验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Q组术中失血量[(60.2±12.7) ml vs(89.1±16.5) ml, P<0.001]显著少于CH组,但前者术后引流量[(160.1±39.4) ml vs (128.0±37.5) ml, P<0.001]、隐性失血量[(550.2±277.7) ml vs (420.4±273.1) ml, P=0.009]、总失血量[(770.5±275.1) ml vs (637.4±271.2) ml, P=0.007]显著多于后者。两组术后膝关节ROM和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5 d及1个月,TQ组膝关节ROM [(95.5±6.4)°vs (100.5±7.1)°, P<0.001;(106.2±8.3)°vs (109.4±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减压联合中药内服从督论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2例采用内镜减压联合中药内服从督论治(联合组),23例采用单纯内镜减压(单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腰痛和腿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6.2±2.4) vs (11.5±4.2), P<0.05]、VAS腰痛[(0.9±0.7) vs (1.8±1.4), P<0.05]和腿痛[(0.9±0.7) vs (1.0±0.9), P<0.05]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4.3±3.15) vs(6.9±4.2), 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nry入路复位固定桡远端骨折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前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科采用Henry入路复位固定AO-C型桡远端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完成复位内固定后术中缝合旋前方肌,32例术中未缝合旋前方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短期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以上,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疼痛评分、腕关节掌屈-背伸ROM、腕关节桡偏-尺偏ROM及前臂旋前-旋后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时缝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未缝合组[(3.3±0.5) vs (5.3±1.3), P<0.001;(2.5±0.8)vs (3.2±1.0), P=0.008];术后1个月时缝合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ROM显著大于未缝合组[(90.3±15.9)°vs (79.6±9.5)°, P=0.011]。术后3个月时按Gartland-Werley标准,缝合组腕关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止血带及无止血带下行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7例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止血带组13例全程于止血带下行手术;无止血带组14例,全程于无止血带下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止血带组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止血带组[(35.6±2.7) ml vs (72.2±3.3) ml, P<0.001]。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Lysholm和IKDC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无止血带组的VAS评分显著少于止血带组[(4.4±0.8) vs (5.6±0.9), P=0.021],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Lysholm和IKDC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椎板钩与椎弓钉固定治疗儿童单纯性双侧腰椎峡部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43例儿童单纯双侧腰椎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0例行椎板钩内固定,23例行椎弓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椎板钩组手术时间[(79.9±7.8) min vs (103.9±8.6) min, P<0.05]、切口长度[(6.2±0.9) cm vs (7.8±0.8) cm, P<0.05]和术中失血量[(120.8±16.2) ml vs (177.0±12.8) ml, P<0.05]均显著优于椎弓钉组,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24个月以上,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椎板钩组VAS评分[(2.0±0.7) vs (2.4±0.5), P<0.05]、ODI评分[(3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 PSI)导板与常规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medial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MOWHTO)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7年10月—2021年3月行MOWHTO治疗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7例采用PSI导板(3D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结果及影像结果。[结果] 3D组术中出血量[(48.7±39.9) ml vs (68.9±50.5) ml, P<0.05]、透视次数[(10.5±1.4)次vs (15.4±2.0)次, P<0.05]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23.6±1.6)个月,两组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膝伸-屈ROM、HSS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频电刺激与放散式冲击波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6月对7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常规运动锻炼的基础上,39例采用电刺激治疗,另外39例采用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临床治疗,无明显并发症出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次数、间隔时间、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满意度VAS评分[(6.5±1.0) vs (5.8±1.1), P<0.05]显著优于电刺激组。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Kujala评分显著增加(P<0.05)。治疗6个月时,冲击波组疼痛VAS评分[(0.8±0.8) vs (1.3±1.0), P<0.05]和Kujala评分[(85.8±9.9) vs (70.7±9.4), P<0.05]均显著优于电刺激组(P<0.05)。[结论]放散式冲击波联合运动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可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运动能力,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椎弓钉非融合与融合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62例三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椎管减压非融合椎弓钉-PEEK棒固定,32例采用减压常规钉-棒融合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非融合组手术时间[(172.2±48.7) min vs (216.5±75.4) min, P<0.05]及术中出血量[(216.5±75.4) ml vs (268.8±94.5) ml, P<0.05]显著优于融合组。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8.1±3.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及LS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7.2±4.1) vs (9.7±3.9), P<0.05]及末次随访时[(6....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踝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20年12月50例CLA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kinesiology taping, KT)和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CST)(KT-CST组),25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及检测资料。[结果]治疗后KT-CST组VAS评分[(2.1±1.4) vs (3.0±1.0), P<0.05]、FADI评分[(101.0±18.0) vs (88.0±13.9), 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此外,治疗后KT-CST组AF/W [(1.1±0.3)Nm/kg vs (0.8±0.5)Nm/kg, P<0.05]、AE/W [(0.6±0.2)Nm/kg vs(0.4±0.2)Nm/kg, P<0.05]、YBT [(95.2±14.3) vs (88.0±15.7), 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