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近年来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治疗进展很快 ,大剂量联合化疗使该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都有了显著提高 ,但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因粒细胞缺乏导致严重感染 ,甚至部分病人早期死亡。另外 ,由于细胞动力学原因 ,G0 期白血病细胞对阿糖胞苷产生耐药 ,这些都可使疗效受到严重影响。我们旨在克服上述影响疗效的不利因素 ,采用 G- CSF与联合化疗同时应用治疗 AML 13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G- GSF与化疗联合应用组 ( 组 ) :自 1994年 10月至1998年 12月 ,用本方法治疗 13例 ,男性 8例 ,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化疗方案。 方法 5 8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 ,用MVA方案 8天疗法 ,即米托蒽酮 (Mx) 5~ 10mg/ (m2 .d) ,第 1~ 3天 ,静注 ,据病情可在第 8天再给 5~ 10mg/ (m2 .d) ,足叶乙甙 (VP - 16 ) 10 0mg/ (m2 .d) ,第 4~ 8天用 ,静点 (<2h)。阿糖胞苷 (Ara -c) 2 0 0mg/ (m2 .d) ,第 1~ 8天用 ,静点。 结果 CR 2 8例 ,PR 17例 ,总有效率 77 6 %。未出现严重骨髓抑制 ,大部分病人有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结论 MVA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收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金宝翠 《江苏医药》2001,27(4):296-297
我院近三年来用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C)及含HDAC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治疗初治、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和淋巴瘤 8例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 :AL7例 ,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4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3例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 1例。年龄 15~ 51岁 ,男 6例 ,女 2例。按FBA分型 ,M2 1例、M4 2例。ALL 4例中有 3例为复发性和难治性 ,其中 1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1例伴高白细胞综合征 (白细胞总数 110× 10 9/L)。经DA、MA、EA等方案治疗无效。NHL 1例 ,临床分期Ⅳ期B…  相似文献   

4.
王学文  应江山 《江苏医药》1993,19(3):128-130
分析米托蒽醌、鬼臼乙叉甙和阿克拉霉素等二线化疗药物对12例(14例次)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再缓解率(CR 2和CR 3)为71.4%。1例两次复发垂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一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 3)。3例高危型(WBC≥100×10~9/L)复发性AML 采用MAE 或Acla·AE 方案后均取得完全缓解。MAE 和Acla·AE 联合化疗为再诱导的高缓解率方案。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为主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Fludarabine,F-ara-A)、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FLAG方案(F-ara-A50mg/d,第1~5d,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Ara-C 2g/d,第1~5d,G-CSF 300μg/d,皮下注射,第1天开始直至白细胞数>1×109/L)治疗20例难治、复发性AL。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20例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率65%,部分缓解率10%,总有效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化疗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AML病死率低,为常规化疗无效和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化疗(ACR)(HAA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DAC结合HAA方案治疗46例1~14岁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其中30例患儿被诊断为复发性AML,16例患儿被诊断为难治性AML。对这一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等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32例患儿(69.5%)在第一个疗程的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5例患儿(10.8%)获得部分缓解(PR),其中总有效率为80.3%。性别、年龄、疾病状态对缓解率没有显著影响。共有28例患儿(60.8%)出现4级骨髓抑制,32例患儿(69.5%)出现不同程度感染,其中肺炎20例(43.5%),5例患儿出现化疗期间可逆性肝功能异常,未出现心功能及肾功能损伤患者。结论:DAC联合HA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儿童AML缓解率高,安全性好,可考虑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桥接方案。  相似文献   

7.
化学治疗是当前小儿血液系统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作为造血生长因子对改善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状态具有重要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国产rhG CSF(特尔津)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化疗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并与进口同类产品(惠尔血)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特尔津组:1999~2 0 0 3年住院患儿2 6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2 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6例。对照组2 4例,其中ALL 2 0例,NHL 4例。白血病患儿均按M…  相似文献   

8.
AAG方案治疗急性复发性难治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珍  薛胜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893-1893
急性复发性难治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相当棘手,强力联合化疗是其目前治疗手段之一,而其所致严重持久粒细胞缺乏以及所致的严重感染常导致早期死亡。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化疗前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使处于G0期的白血病细胞动员至细胞周期(S期)并对化疗敏感,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同时加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作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运用阿克拉霉素、阿糖胞  相似文献   

9.
2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后并发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后并发症综合防治的疗效。方法 对 2 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进行70例次强烈化疗 ,骨髓抑制期酌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 ,成分输血。结果 骨髓严重抑制期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 1。全组患儿骨髓抑制期相关死亡率仅 1.4 %。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使用 rh G- CSF及成分输血是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大剂量联合化疗及新的化疗药的出现 ,使淋巴瘤的缓解率提高 ,生存期延长[1] 。但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明显 ,感染机会增多。而常用的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 ,会进一步使白细胞降低 ,从而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延误化疗时机[2 ] 。近来我们采用痰热清注射液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淋巴瘤合并呼吸系统感染 1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非霍奇金淋巴瘤 8例 ,霍奇金淋巴瘤 2例 ,全部病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5~ 4 9岁 ,中位年龄 32岁 ,按AnnArbor分期 ,Ⅱ期 2例 ,Ⅲ期 5例 ,Ⅳ期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大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化疗期间合并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抗霉菌治疗的重要性亦被人们重视。本文观察了 64例AL患者化疗期间抗霉菌治疗及副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 1995年至 2 0 0 0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4例 ,男 3 6例 ,女 2 8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 3 6.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目前国内诊断标准[1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 8例次 (M1 7例 ,M2 13例 ,M34例 ,M4 5例 ,M59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6例次 (L1 8例…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发病率最高,占绝大多数,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是白血病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因为传统化疗方案对AML的缓解率仍然有限,多数报道为40%~60%,而长期生存率只有  相似文献   

13.
H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低增生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预激方案(HAG)(阿糖胞苷10mg/m2,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第1~14天;高三尖杉酯碱1mg/(m2·d),第1~1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m2.d),第1~14天皮下注射)。治疗低增生性及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例,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8例低增生性及老年性AML患者经HAG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达到显效5例(62.2%),骨髓抑制比常规化疗抑制较轻,未见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H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及老年性AML效果良好,可无条件应用CAG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FLAG方案[阿糖胞苷(Ara-C)联合氟达拉滨(Flud)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儿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5~13岁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儿,予Flud 30 mg·m-2·d-1,第2~6天静滴;Ara-C 2 g·m-2·d-1,第2~6天静滴;G-CSF 5 μg·kg-1·d-1,第1~6天皮下注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例完全缓解,3例化疗后未获骨髓缓解,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结论 FLAG方案是治疗儿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较好方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是治疗白血病患儿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通常需要几个疗程 ,所以化疗所造成的血管损害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护理人员。我科通过周围静脉使用留置套管针化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经周围静脉留置套管针行化疗者 14 6例 ,男 86例 ,女 6 0例。年龄 1 5岁~14岁 ,平均年龄 7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9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4 5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例。2 穿刺方法2 1 按要求准备好套管针 ,选择穿刺部位由于静脉化疗患儿多次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 ,其血…  相似文献   

16.
缪东 《医药论坛杂志》2011,(17):107-108
目的探讨难治性与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应用FLAG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Flud)50mg/d静脉滴注,连用5d;阿糖胞苷(Ara-C)1 000mg/d,于Flud治疗后4h开始持续静脉滴注,连用5d;当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皮下注射,直至WBC≥1.0×109/L。结果本组23例患者完全缓解9例,完全缓解率39.1%;部分缓解6例,部分缓解率26.1%,总有效率65.2%;未缓解6例,死亡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结论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与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好,患者对其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2006年6月,我们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G-CSF(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7例均为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14~65岁,平均54岁。其中AML-M21例,AML-M5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为AML-M55例。1例为初治,4例为第二疗程始开始应用CAG方案,2例符合为难治标准[1]。详见附表。附表7例AML临床资料例号性别年龄诊断疾病状况曾用化疗药物疗程治疗效果1男65AML-M5难治HA DA1CR2女52MDS转M5第二疗程HA2CR3男63AML-M2第二疗程MA2CR4男56MDS转M5第…  相似文献   

18.
沈如刚  王睿  何玲  曾小箐 《贵州医药》2001,25(5):433-434
我科于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2月以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 ,Pirarubicin ,THP)为主 ,联合化疗治疗血液肿瘤 2 5例 ,效果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人资料  2 5例病人均为我科 1999年 4月至2 0 0 0年 2月住院病人 ,其中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12~ 80岁 ,平均 51 3岁 ;2 5例中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 1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L2 型 7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2 a型 4例 ;其中初治 7例 ,复治 16例。以上病例 ,均经临床检查、骨髓学、病理活检及免疫学检查确诊。1 2 化疗方案NHLC…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 O2 )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其中女 7例 ,男 8例 ;年龄 7~ 48岁。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均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 诊断。复发性APL 6例 ,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CR)后 6~ 2 8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内复发 ,难治性APL 9例。1 2 治疗方法  ( 1)诱导缓解治疗 :0 .1%As2 O310mg(哈尔滨医科大学提供 ) ,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3~ 4h ,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MEA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为rr AML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8例rr AML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MEA组按照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方案化疗;FLAG组按照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化疗效果,并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完全缓解(CR)者采用MS-PCR、Methylight-PCR检测ID4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FLAG组总缓解率高于MEA组(P<0.05);FLAG组侵袭性真菌病、粒细胞缺乏发生率高于MEA组(P<0.05),粒细胞缺乏及发热持续时间长于MEA组(P<0.05);FLAG组CR患者ID4基因甲基化水平低于MEA组(P<0.05)。结论 FLAG方案治疗rr AML效果优于MEA方案,其机制可能与FLAG能提高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水平有关,但FLAG方案感染及骨髓抑制较严重,临床应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