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手术室器械每月抽样检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了由于手术室器械清洗质量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包装规范化杜绝了夹带、丢失现象,利于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满足了专科发展的需要。结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手术室的持针钳、止血钳等手术器械共300件,根据消毒处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50件于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进行清洗、消毒和包装,之后送至供应室内灭菌。观察组150件则将器械直接送入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的一体化清洗,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67%和100%,对照组的清洗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4%和96.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清洗效率和清洁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从制度与流程的制定;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自身的保护;加强手术室与供应室之间的科学管理,条形码的应用;加强护理人员各工作环节的责任心;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提升医患满意度7个方面来实现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结果: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近两年来,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士的业务能力,而且有利于器械的保养、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施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将手术室护士从众多的非护理性的操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患者围手术期的全面性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院手术室一直采用传统的流程由洗手护士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进行手工清洗、消毒、器械保养等工作。随着手术量的逐年增多,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大。由于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如由洗手护士术毕后对器械进行清洗、保养等工作,一方面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洗手护士术中长时间站立,术中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容易疲劳,如有接台手术时间紧迫,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到器械的清洗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器械的灭菌效果。现有的器械清洗流程已难满足于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往手术器械大多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手工清洗、消毒、保养和包装,然后送消毒供室灭菌。这样既加重了手术室护士工作负担,又不能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而手术复用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可把手术室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消毒供应室的设备资源、护士人力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既符合了规范管理的要求,也促进了护理工作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A移动技术在手术器械质量追踪系统与器械清点数据一体化共享中的应用。方法:医院手术室自2019年起将PDA移动技术用于手术器械质量追踪与器械清点管理,抽取2019年1~10月的1 400份手术器械管理记录为实施后,抽取2018年3~11月的1 200份手术器械管理记录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追溯和数据清点差错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室器械追溯和数据清点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PDA移动技术用于手术器械质量追踪系统与器械清点数据一体化共享管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手术室器械管理质量,降低器械管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意义。方法: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各自的职责,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结果:降低了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减少了手术室护士非专业护理时间,保障了器械清洗质量的同时也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结论: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也由单独的手术室内部完成了走向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通过科学的建筑布局、严格的人员的培训及科学化管理,规范了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保证了灭菌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护士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使护士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手术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通过学习精细管理理念,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细化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流程的管理。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手术室问卷调查满意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实践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结论:人员结构与素质、理念认识不高、器械运输与管理等是当前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的主要因素。结果: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对一体化运作的认识,并做好器械的运输与管理,促进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手术器械规范处理,保证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根据新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关措施及工作流程,完成手术器械集中在中心供应室规范化处理。结果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有效的灭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结论对手术器械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更适合当前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过程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间协作,制定了严格的清点制度,规范了流程。防止里器械的丢失,又大大提高了清洗保养力度和灭菌质量,而且将手术室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救出来,使她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手术地配合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流程化管理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自2018年1月起对外来器械灭菌包实施流程化管理,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外来器械灭菌包有342个,实施后有356个,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器械包的清洗和灭菌不合格数量,每月消毒供应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后,外来器械包清洗和灭菌不合格率明显降低;器械护士对消毒供应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器械实行流程化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质量,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创建品管圈,对护士准确手术器械、巡回护士、上台护士、各种手术器械到位情况和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各项护理缺陷,器械准备不完善,与供应室交接问题,设备故障和医生投诉等问题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能减少手术室事故,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管理改进手术器械报损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2 000件医疗手术器械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器械报损表管理,另选取2015年以前的2 000件器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的管理效果和医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除消毒合格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外,器械报失率、报修率和医师满意率分别为0.20%、0.25%和9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0%、1.40%和84.15%(P0.05)。结论:手术室器械管理实行手术器械报损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还可提升医师对手术器械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杜萍  李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9-119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08年9月开始由原来医疗手术器械分散式管理,逐步转换为以回收手术室器械为主。其它科室器械为辅的集中式管理.实施医疗手术器械反复使用,集中回收,规范了手术器械冲洗-加酶清洗-去酶漂洗-消毒-上油-烘干-包装-灭菌-套完整科学的清洗流程,提高了手术器械灭菌质量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节约了再生资源,是医院发展的必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医院自2019年2月起对外来医疗器械采用流程化管理,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568件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后有626件外来医疗器械,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器械的提前放行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器械的湿包占比、术后器械遗失占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器械的术后去向清楚占比,显著高于实施前器(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改进的流程化管理方法,同时辅以信息化追溯系统对其加强管控,能够使得清洗的合格率得到明显提升,外来器械使用的完善率得到提高,最大程度确保了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智能实时追溯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医院对手术室器械管理采用智能实时追溯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器械包管理情况及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器械包有效利用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手术室器械包过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器械管理采用智能实时追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器械的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中的应用.方法:科室腔镜器械质量管理小组对2012年1~7月所有腔镜器械的清洗、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进行严格监督.通过制定器械清洗流程、手术器械卡及器械准备流程,层层把关,逐步形成工作规范.结果:340例腔镜手术中,只有4例术前准备.发现器械不完善,及时寻找消毒补充,均未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在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使得术前器械准备完好率大大提高,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程序(SOP)在腔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0~12月清洗后的腔镜手术器械200件为应用SOP前组,2015年1~3月同样腔镜手术器械200件为应用SOP后组。应用前组操作人员发扬自身的慎独精神,凭记忆按照学习培训所掌握的方法清洗,应用后组严格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遵循上墙的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洗。清洗后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进行清洗效果评价,对比观察应用SOP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情况。结果:应用SOP后器械清洗合格率由95%提高到100%,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应用SOP可以有效提高供应室护士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提高清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