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蒋小凤 《陕西中医》2011,32(10):1301-130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8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侯氏黑散,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两组间近期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ADL,Barthel指数)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75.56%,愈显率分别为77.78%,48.89%,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侯氏黑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高压氧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压氧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经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检测指标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同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体针刺合用辅助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而针刺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头体针刺合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针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BI评分和WHO QOLBREF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刺合用辅助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可有效增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46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m RS、ADL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48%、对照组8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导痰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导痰汤和针刺治疗,4月后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运动能力(FMA)评分和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选择性功能动作(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导痰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自拟滋阴活血汤,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及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痊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本研究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施以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情况。结果:观察组脑中风后遗症疗效(98.3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施以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在将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大幅度改善的形势下,有效提高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肾元亏虚、瘀血阻络型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2例;在两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培元通脑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7%,对照组为74.5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肾元亏虚、瘀血阻络型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38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予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焦虑状况(HAMD)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对照组65.8%,研究组86.8%,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总有效率对照组65.8%,研究组94.7%,两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中风一号方加减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脑中风一号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者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一号方加减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阿司匹林、注射血栓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评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针对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而SOD水平则相对升高。观察组血清指标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则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PE输液应用联合针灸对缺血性急性脑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疗效影响。方法:将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缺血性急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传统护理,治疗组予TPE输液管理联合针灸干预,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护理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护理结束,治疗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输液应用联合针灸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0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加用血栓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0.00%、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L评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将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血压变化以及伴随症状积分。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 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颈性高血压病,可有效辅助控制血压,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缺血性视礼头病变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及口服中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针刺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7.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78.95%(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全面康复,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颅压控制、血压稳定治疗、常规吸氧、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及水电平衡控制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醒脑开窍方、焦氏头针等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对中风后遗症以针刺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择取4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针刺疗法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5.0%,对照组为7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个人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ADL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以针刺疗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还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