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脉冲CO2激光去除眼睑部先天性黑素痣的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 用脉冲CO2激光气化去除眼睑部先天性黑素痣46例,共58块.病损最小面积0.3 cm×0.3 cm,最大面积3.0 cm×6.0 cm,平均面积1.3 cm×2.0 cm.尽可能保护正常的皮肤和睫毛毛囊组织,勿受损伤.术中没有焦痂产生及出血.结果 46例患者中44例对激光手术效果满意,仅2例对激光手术效果欠满意.58块黑素损害,50块愈后创面瘢痕平整.欠平整6块,外眦粘连1块,内眦瘢痕收缩1块.疗效优84.5%(49/58),良10.3%(6/58),有改善5.2%(3/58).总有效率94.8%(55/58),部分患者睑缘仍有睫毛生长.结论 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是去除眼睑部先天性黑素痣的较好方法,具有去除彻底、创面愈后瘢痕平整、眼睑活动正常、外观影响小等优点.但对于面积较大的、侵犯多个解剖区域的病损,激光手术的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种激光联合手术治疗眼睑分裂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20年3月对15例眼睑分裂痣患者一期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二期联合多种激光治疗,以清除残余病灶,淡化植皮区色差及瘢痕。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眼睑形态自然,功能正常;激光治疗后去除残余色素痣较彻底,无明显瘢痕,植皮区肤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眼睑功能正常。结论多种激光联合手术治疗眼睑分裂痣是一种优势互补、疗效较好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3.
皮肤色素痣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皮肤色素痣患者4682例,分为三组:液氮冷冻组600例,用手持式冷冻刀或医用棉签行液氮冷冻治疗;激光组1882例,分别用超脉冲CO2激光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手术组2200例,采用切除缝合或切除后邻近皮瓣修复。治疗后对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液氮、激光治疗较表浅的色素痣和雀斑样痣疗效较好,对皮内痣及混合痣疗效差且易产生瘢痕;手术切除缝合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色素痣,治疗次数少、术后不良反应少并且无明显切口瘢痕。结论:皮肤色素痣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同时术后应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较表浅的色素痣和雀斑样痣可选择冷冻和激光治疗,皮内痣和复合痣不宜采用冷冻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颜面部的痣瘤常影响美容,有的还有引起恶变的可能,手术切除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造成瘢痕影响美观,特别是皮肤张力较大的部位,如鼻部、睑缘等,如果痣瘤较大,手术切除后将很难修复。显微镜下采用激光治疗颜面部痣瘤,因为光照度好、分辨力高、立体感强、视野清晰,所以能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皮肤切削术治疗胸背部巨痣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巨痣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于巨痣部位以切削方式削除黑色素痣病变组织,继发创面以愈邦(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覆盖,术后逐层揭去外层敷料,直至创面愈合,愈后综合抗瘢痕治疗。结果:胸背部巨痣可一次性手术完成,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后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可。结论:应用皮肤切削术治疗胸背部巨痣手术次数少,无需植皮。  相似文献   

6.
郑伟  刘爱华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311-1311
面部黑毛痣一般均需手术切除,其中面积小者手术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中等面积者需分期切除再拉拢缝合,大面积者需切除植皮或周围皮肤扩张后切除转瓣。其中中等面积者常规分期切除后缝合瘢痕较长,笔者在黑毛痣分期切除术中采用环形缝合法有效地缩小了术后瘢痕长度。  相似文献   

7.
刃厚皮片切削法治疗幼儿先天性巨痣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刃厚皮片切削法对先天性巨痣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电动取皮机切取刃厚皮片的方法切除巨痣表层皮肤,残留部分采用皮肤磨削法去除。结果 16例患儿中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肤色接近正常,偶有色素沉着和小面积瘢痕形成。6例明显改善,1例复发。结论 刃厚皮片切削法对治疗大部分幼儿先天性巨痣有明显效果,其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1.适应证:痤疮后瘢痕、各种原因引起的小瘢痕、细小的皱纹、口周假性皱纹、消除文身、表皮痣、血管纤维瘤、鼻赘、血管性痣、汗管瘤、毛发上皮瘤、DLE凹陷性瘢痕、光化性角化症、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脂溢性角化症和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相似文献   

9.
断层皮片切削法在巨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帆  黄岩  汪丽玲  修志夫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417-1419
目的:探讨断层皮片切削法治疗巨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滚轴式取皮刀切削巨痣达真皮浅层,创面不需植皮,待其自行愈合后配合预防瘢痕增生治疗。结果:6例患儿取得满意效果,3例患儿有少部分色素残留。所有患儿术前术后毛发无明显改变。平均治疗时间为18天。结论:断层皮片切削法治疗巨痣临床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色素残留少,皮肤无明显瘢痕形成,可明显改善患者外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裸鼠瘢痕模型和兔耳瘢痕模型的稳定性并对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为病理性瘢痕研究中选择有效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保留表皮(带表皮人瘢痕组织移植1周后剪除移植组织上方的裸鼠皮肤)、去除表皮(去除瘢痕组织表皮后移植)的方法分别在皮下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制作裸鼠瘢痕模型.分别采用去除软骨膜及软骨、保留软骨膜及软骨、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3种术式制作兔耳瘢痕模型,观察各瘢痕模型的效果、模型稳定时间和病理学改变来评价模型质量.结果:裸鼠组可快速并稳定地复制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病理生理特点,且改良保留表皮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移植组的稳定时间(15周和20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去除表皮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移植组(模型稳定时间为8周和10周);兔耳组可观察到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组瘢痕稳定时间(1 5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另外两组(模型稳定时间分别为9周和10周).结论:裸鼠瘢痕模型的制作以改良保留表皮移植术式为最佳,兔耳瘢痕模型的制作则以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术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痣剜除术     
为避免传统切缝法的直线瘢痕和可能的周围组织变形,采用切除后不缝合的痣剜除术。沿痣的周边切透皮肤全层,将其剜除,创面不涂任何药物,只覆盖无菌敷料,任其自行愈合。根据创面大小,创面1 ~4 周后愈合,留下比创面小的瘢痕。本法适合于内外眦、眼睑、口唇、鼻翼、鼻唇沟等处7m m 以下直径的色素痣或其它皮肤病变。操作简单、瘢痕小,但愈合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8例面部巨痣病例,均采用巨痣切除,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方法治疗.结果:6例术后移植皮片均1 00%成活,2例部分表皮坏死,坏死表皮脱落后未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全部病例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法对皮片周边具有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可有效防止皮片边缘翘起,减轻周边瘢痕反应,防止睑唇外翻,是治疗面部巨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痣剜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避免传统切缝法的直接瘢痕和可能的周围组织变形,采用切除后不缝事的痣剜除术。沿痣的周边切透皮肤全层将其剜除,创面不涂任何药物,只覆盖无菌敷料,任其自行愈合。根据创面大小,创面1 ̄4周后愈合,留下比创面小的瘢痕。本法适合于内外眦、眼睑、口唇、鼻翼、鼻唇沟等处7mm以下直径的色素痣或其它皮肤病变。操作简单、瘢痕小、但愈合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Medlite四波长激光仪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dlite四波长美肤激光治疗仪,采用的波长为532 nm和1 064 nm,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490例患者,并根据患者皮肤特点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将光斑准确地发射到皮损表面,以治疗后的皮肤呈白色为适度.1个月后可重复治疗.结果 490例患者中,457例雀斑患者经1~3次治疗后均痊愈,约15%的患者治疗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1~6个月自然消退.33例雀斑样痣患者经1~8次治疗后均显效.结论 Medlite激光治疗雀斑疗效确切无瘢痕,治疗后皮肤反应轻微,效果满意,但对雀斑样痣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15.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皮肤表面常见赘生物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皮肤表面良性赘生物如痣、疣、皮赘、睑黄瘤、汗管瘤、皮脂腺痣等皮肤科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植皮、冷冻、机械磨削、化学剥脱及微波治疗等㈣,但常因有瘢痕形成、病变去除不彻底等不足而影响疗效及美观。自1997年以来我科应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12460例皮肤表面良性赘生物患者,对其病灶实施切割、凝固、气化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痣,无人不有。据研究,20~25岁年龄段痣的人均发生数为40个,即平均每个人身上有40个痣。近些年来要求去痣者越来越多,其目的不尽相同,为了美、为了健康、为了命运……那么,从医学、美学及预防医学的角度看,究竟什么样的痣需要去除?用什么方法去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形缝合法结合星形切口在黑色素细胞痣分期切除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黑色素细胞痣的形态作不同星形切口结合皮下环形缝合法分期切除黑色素细胞痣9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的切口瘢痕小,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环形缝合法结合星形切口分期切除黑色素细胞痣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痣周围皮肤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以痣周围扩张皮瓣修复痣切除后创面的方法。方法:一期手术,于痣中心区真皮深层浅面部分切除痣,植入扩张器体积最小50ml,最大200ml,缝合时将痣下真皮深层与皮下瓦合,扩张时间最短为45天,最长为80天。二期手术,痣切除,扩张皮瓣修复术。结果:自2006年~2009年,用该方法完成6例,1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17~28岁。面部2例,四肢4例。最小面积5.5cm×3cm,最大面积8.5cm×6.5cm,均完全切除。术后随访3例,最长2年,无复发,瘢痕不明显。结论:痣周围皮肤扩张术安全、高效,无附加切口,可应用于小面积痣切除后修复整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科钢丝内固定联合皮片移植修复胸背部巨痣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17例胸背部巨痣患儿。男7例,女10例;年龄3岁6个月~15岁,平均8岁。巨痣范围为20 cm×12 cm~60 cm×50 cm。2例曾行激光治疗,余15例均未治疗。巨痣表面皮肤破溃及渗出2例,坚硬3例,毛发生长7例,5例皮肤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致;5例皮肤瘙痒明显。手术切除巨痣后,于创缘以胸科钢丝内固定缩小创面,再取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综合抗瘢痕治疗。结果巨痣切除后创面面积为(2 110.74±725.69)cm2,胸科钢丝缩创后面积为(1 624.94±560.57)cm2,缩创前后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6,P=0.001)。术后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皮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植皮区、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相似,乳头、肚脐等局部器官与术前比较无牵拉移位。结论胸背部巨痣切除后,胸科钢丝内固定联合皮片移植修复继发创面,可减少取皮量,术后瘢痕轻微,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皮肤减张器在面部黑色素痣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4—2019-09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面部黑色素痣切除术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皮肤减张器+硅凝胶组(观察组)和单纯硅凝胶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统计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