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骨活胶囊对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72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骨活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丹参片口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停药1年后进行影像学评分,术后功能改善评定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评比。结果:骨活胶囊对改善患者髋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障碍、行走距离、X线影象等方面的作用均优于丹参片;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骨活胶囊防治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确切,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复活汤对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筛选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8例采用补肾复活汤口服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值(1.00mpa.s)、高切值(180.00mpa.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复活汤可改普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助于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骨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组(V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组(VH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T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生物化学法测定SOD、MDA、血脂。结果:VHT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浓度明显增高,VT、VHT组ox-LDL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MDA、ox-LDL浓度,增高SOD浓度,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马血清、激素联合应用诱导股骨头坏死模型,观察超短波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联合应用马血清、激素造模处理,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超短波组,各组分别检测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PGI2)和血脂(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h)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周后模型组产生股骨头缺血性骨细胞死亡,骨髓细胞减少,出现高粘滞血症、高脂血症和TXA2-PGI2平衡失调,导致血栓形成,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超短波组进行超短波干预治疗后,血液循环加快,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活性下降,TXA2-PGI2平衡得以恢复,从而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栓形成.结论上述各项指标的检测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敏感的指标,超短波早期干预治疗可能成为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给予类固醇激素,诱导出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同时使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血流量。结果该方法可增加模型动物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增加或改善幅度与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宁、脉络宁动脉灌注治疗成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成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同时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术后指导患者下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髋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影像检查示股骨头血液供应得到改善,股骨头坏死区边缘有硬化,中心骨密度增加。结论:动脉灌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药物中配以骨宁、脉络宁可明显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及临床症状,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观察并比较超短波或中药早期干预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超短波组和中药组,联合应用马血清和激素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检测各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模型组的TXB2、6-keto-PGF1α、血脂、TXB2/6-keto-PGF1α比值(T/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短波组、中药组分别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后,TXB2、6-keto-PGF1α、血脂、T/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短波组和中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或中药早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超短波可成为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汤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内服祛痰通络汤煎剂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舒血宁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测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值。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痰通络汤对痰瘀互阻型眩晕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证实桃红四物汤可对抗激素的作用,对早期激素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防治作用.制备兔典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拟进一步验证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液流变学和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10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其中54只采用贺氏造模法制作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其余6只为正常组.造模6周后麻醉处死6只模型兔,与正常组对比确定造模成功.将42只造模成功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素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n=21).②实验方法及评估:激素对照组以生理盐水7 mL/kg治疗,1次/d;中约治疗组以桃红四物汤7 mL/kg治疗,1次,d.于治疗后第1,2,4周各组分别处死7必动物,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结果:42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第1,2,4周激素对照组兔全血高切和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中药治疗组(P<0.05~0.01),并且随着中药治疗时间的延长,中药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趋于正常,与激素对照组的差异更明显.②治疗后第1,2,4周中药治疗组兔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均高于激素埘照组(P<0.05~0.01).结论:桃红叫物汤能降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血液黏度,促进股骨头局部微血管的再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运,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发病5 d内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参芎组(治疗组80例):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对照组8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参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57.87%)(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方法: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1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或<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这可能是它缓解和减少心绞痛发作的一个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空心钉减压植骨并当归活血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钉减压植骨并当归活血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32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空心钉减压植骨并当归活血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总有效率为90.6%。结论空心钉减压植骨并当归活血液关节腔注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能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塌陷,使患者推迟或免除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3.
郭子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2):2090-2092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6例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79%,P0.05;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联合补阳还五汤显著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补髓汤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综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10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术治疗,研究组在髓芯减压术同时应用活血补髓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GP、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TC水平、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应用活血补髓汤可改善骨代谢、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获得较好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清SOD、MDA、Ox-LDL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4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组(V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组(VH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T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生物化学法测定SOD、MDA、血脂。结果 V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浓度明显降低, SOD浓度明显增高, V、VH组ox-LDL浓度明显降低 ;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VH组痴呆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清MDA、ox-LDL浓度;增高SOD浓度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痴呆症状,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和黄芪注射液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和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 r)、尿素氮(BUN)和血脂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魏酸钠和黄芪注射液联用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对高黏滞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汤剂对 226 例患者治疗 30 d,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经血府逐瘀汤加味汤剂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 <0.05 或 P <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汤剂可改善高黏滞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9.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 只雄性wistar 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 周2 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 mg/kg),连续6 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 mg/kg 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 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 股骨头坏死组η1、ηHr、RE、IR、TK、ESR、ESR-K和Fb等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高粘滞状态,且在股骨头坏死早期已经出现,比常规X线片出现异常早2~3个月。对可疑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