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种丽君  赵磊  康维 《光明中医》2016,(17):2556-2557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1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血清Ig E及补体C3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75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标准剂量),对照组只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均连用30 d,观察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5,10,15,20,25,30 d的症状积分和治疗后的有效率,并对2组治愈患者进行2个月的复发情况随访。 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对症状积分的改善逐渐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患者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可获得较单用抗组胺药更高和更稳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隔日注射胸腺五肽2 mg,观察组每日注射胸腺五肽10 mg。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716,P0.05)。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x2=0.90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4%,显著低于对照组(x2=8.454,P0.05)。结论:在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每日持续使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吴忠珍 《河南中医》2016,(11):1989-199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祛风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9%,对照组有效率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IL-4、IFN-γ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清荨麻疹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胎盘组织液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氯雷他啶片10mg,口服,1次/日,雷尼替丁片0.15g,口服,3次/日),对照组单用抗组胺药(用药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4周、8周后分别观察总有效率、并对两组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4周、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7.50%、75.00%、92.50%,复发率为3.57%;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5.00%、67.50%、75.00%,复发率为38.46%。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盘组织液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治疗效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9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西咪等抗组胺药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用美能,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成本效果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本抗组胺药物联合中药复方去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草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甘草汤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0%,且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1%、16.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45%、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安神健脾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科佳 《四川中医》2011,(3):105-106
目的:观察安神健脾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中药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西替利嗪。疗程为4周,随访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周后总有效率80%,对照组4周后总有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后随防,治疗组的复发率42.31%,对照组复发率66.67%,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安神健脾固表法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近远期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副反应少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复发率为7.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以及雷公藤多甙片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阴养血,祛风止痒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采用西药抗组胺治疗,治疗组120例,采用益阴养血、祛风止痒中药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治疗4周后治愈率比较(X2=9.8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X2=5.8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光明中医》2016,(14):2069-2070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医辨证方案对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70例,随机抽取,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32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例;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23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法。治疗两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肝功能指标和血常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13%)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效率(76.09%)(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TBil、AST、ALT、RBC、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TBil、AST、ALT、RBC、WBC、PLT比较均有改善作用(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TBil、AST、ALT、RBC、WBC、PLT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以及生命质量,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TACE,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仪  郭元琦 《中国针灸》2005,25(11):768-770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以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7%,对照组有效率76.7%,两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嗜睡、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减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期对患者外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联合西替利嗪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汤,2组均连续治疗28 d,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及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MMP-9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肝通窍汤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联合声频共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通窍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4个疗程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8%(1/42),对照组复发率为7.14%(3/4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0.05)。结论:清肝通窍汤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耳微循环及供血情况,缓解症状,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复春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四联疗法,即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复春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记录两组患者Hp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胀、上腹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有效率为91.8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84.28%,对照组转阴率为82.86%,两组患者Hp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7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IL-4、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P0.05)。结论:胃复春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减轻黏膜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Hp根除率,效果与传统四联疗法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滋阴养血中药为主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血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76,P<0.05).结论 采用滋阴养血中药为主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有良效.  相似文献   

18.
王先锋 《光明中医》2016,(16):2310-2312
目的研究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益气养阴活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候、UAER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不良症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8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和70%(35/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50)和72%(36/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6.0%(4/20),57.1%(8/1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独口服西药治疗,且可降低复发率,纠正血清免疫因子失衡状态可能是该疗法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