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替吉奥化疗方案(TS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TS方案化疗,具体为:紫杉醇脂质体75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第1天至第14天,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治疗组在每周期化疗前2天开始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化疗期间连续服用12天,共服用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50%,对照组总改善率为36%,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TS化疗方案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毒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率(64.3%)明显大于对照组(29.2%);治疗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C_3、Ig G,Ig A、Ig M提高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D4~+/CD8~+的值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8%和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能有效降低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1%,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睡眠质量评分较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呆证候积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行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功能性腹泻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加减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免疫细胞水平、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γ-干扰素(γ-Interferon, IFN-γ)水平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减参苓白术散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炎症细胞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3%(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患儿,能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结果: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49.18%、对照组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KP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QO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和ALB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和参苓白术散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挑选2013年03月-2014年10月在江门市新会区杨健楼个体诊所接受治疗的10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用康复新液和参苓白术散同时治疗,对照组53例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7.36%。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6.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每天的大便次数、复发情况明显减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和参苓白术散两种药物同时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在胃癌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胃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化疗配合参苓白术散用于胃癌术后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扶正与祛邪并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8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4%,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可增加白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参苓白术散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术后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结合中医辨证加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7例,3例患者病情进展,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30例患者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4例,1例患者病情进展,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能明显缓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病情,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对慢性功能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西医治疗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45例患儿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4%较对照组复发率20%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苓胃消胶囊治疗乳腺癌化疗期患者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乳腺癌化疗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阿扎司琼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胃消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胃消胶囊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程度,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针联合参苓白术散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免疫联合化疗患者肺脾气虚证的影响,以观察其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以期为这部分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和病房住院的8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脐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癌性疲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38(95.0%)高于对照组32(8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per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11(27.5%)(P <0.05)。结论 脐针疗法联合参...  相似文献   

16.
梁超  黄劼  刘超 《新中医》2020,52(22):46-4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辅助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98 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 49 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 49 例给予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CA199) 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 (躯体、情感、家庭、功能) 评分;并比较 2 组总体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缓解率观察组为 77.55%,对照组为 51.0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症状腹痛腹胀、便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CEA、CA199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躯体、情感、家庭、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肾损害、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结直肠癌,可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10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黄连素片及丽珠肠乐,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2.73%,对照组83.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根治术后,对照组仅单纯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等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参苓白术散加减明显减轻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毒性作用,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升血汤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作用。方法:将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升血汤联合化疗,对照组41例单纯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升血汤联合化疗能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安平 《河南中医》2014,(9):1775-1776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经验方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解毒方治疗,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4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治疗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Kam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