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灸法的发展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从灸法的起源及灸法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著名医家和医著,使人们更清楚较系统地了解灸法的历史发展概况。最后对灸法的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岭南灸法是岭南医家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地域特色灸法。本文追溯了岭南灸法的起源、代表性医家及著作,梳理岭南灸法的学术源流,对岭南地区热证辨证用灸、发展隔物灸和重视艾灸醒神等学术特色进行归纳,为更好地继承、发展岭南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灸法为灼体疗病之意。本文介绍作者惯用之热熨灸法、点按灸法、药锭灸法、药线灸法、贴棉灸法和拍打灸法,分述其药物组成、制作方法、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方法和方解,并中附病案1则,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在灸法上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认为灸量的多少应该根据不同的病情、部位、体质、年龄而定,发展了晋代的隔物灸法,强调未病先防及早期治疗,并指出热证可灸,扩大了灸法的适应症,为灸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灸法在《伤寒论》中出现10次,其中太阳病篇关于灸法的论述有4条,即118条、119条、120条、121条;少阴病篇3条,即292条、304条、325条;厥阴病篇3条,即343条、349条、361条。对于灸法的运用,《伤寒论》首先提出其禁用范围,如118条表热实证禁灸,119条虚热证禁灸,120条表证禁用灸法,体现了灸法的慎用或禁用原则。其次,对灸法治疗疾病作了较详的论述。其一,根据灸法具有温阳散寒、  相似文献   

6.
灸法补泻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希言 《河南中医》1995,15(6):340-341
以灸法补泻为纲领,列举历代医家对灸法补泻的论述,针对灸法“有补无泻”的偏见提出:“寒热虚实,均能灸之”的立论,认为灸法的刺激量与补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提出“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原则不但适应于针刺,实质上也是灸法治疗中的大法,塔称灸法之圭臬。  相似文献   

7.
常宇 《科学养生》2007,(2):51-52
以前对灸法知之甚少,而且总是把灸法和针刺联系在一起,大概就是在细若发丝的银针的末尾处用艾条顺便熏一熏吧。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针灸大家程莘农和谢锡亮介绍灸法的文章,意识到灸法的效力非凡,才对艾灸刮目相看。而且才知道灸法并不是扎针时附带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技术,而是自有其章法,什么直接灸、隔物灸、回旋灸、雀啄灸等等。当时自己正是多疾缠身,虚实夹杂,药吃得多的乱了套,陷于气急烦躁、沮丧无奈之中,听说了灸法后,就像抓到了一棵救命的稻草。  相似文献   

8.
目前,灸法在我国有失传的迹象,其实,灸法看似平常不平常,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甚至还能使人很快强壮起来。  相似文献   

9.
曲建中 《光明中医》2008,23(11):1695-1696
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所谓“灸有补泻”,是言灸法既有补法,可用于虚证、寒证;亦有泻法,可用于实证、热证。然近世以来,在灸法的作用和应用方面,则多认为灸法是以“温补”作用而收功。只适用于沉寒痼冷、无脉亡阳之虚寒证,而对某些正盛邪实的热证、实证,却视灸若畏途,使灸法这一疗法使用愈来愈狭,有湮没不传之虑。这种对于施用灸法所存在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0.
潘海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59+61-59,61
灸法是中医药治疗方法之一,既有其广泛的适应证,也有禁忌证。灸法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运用恰当则能防病治病,保健延年,但运用不当则会损人健康,甚至害人性命,不可不察。文章收集了灸法的相关适应证和禁忌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古代灸法扶阳化瘀、延年益寿的经验作了回顾,对现今保健灸法增进内分泌功能、提高免疫能力、调整机体微量元素、改善微循环等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做了总结,并根据自已的观察,对灸法抗襄防老作用于以肯定,认为灸法在防病保健、延缓裹老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之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日本灸法源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其本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以透热灸为主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灸疗方法。本文将主要介绍透热灸法以及日本各地民间的传统灸法,并初步比较了中、日两国灸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灸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能温散寒邪,活血通痹,回归固脱,防病保健。通过上述机制,灸法近年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免疫、血流变、降血脂、抗癌、保健取得可喜成绩。本文对上述研究进展的作用机理作了综述,提出了灸法的研究方向和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蓝晟 《养生月刊》2006,27(10):868-872
2001年.西安某医院针灸科.科室主任看到某治疗室因为替患者施灸而冒出了烟雾来,立即进行干涉.不让医生为患者用灸法。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会答道: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呜呼哀哉!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的人群所知晓了,不再被中医界的大夫们所普遍采用了。中同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了。  相似文献   

15.
保健灸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健灸法的临床运用623000四川省汶川县中医院罗云生主题词保健灸法保健灸法又称养生灸、长寿灸、强壮灸。用灸法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内经》就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之说。《灵枢·经脉》指出:“灸则强食生肉。”唐代孙思邈对脏腑...  相似文献   

16.
试论陈实功“灸治痈疽”燕平主题词陈实功灸法痈疽陈实功,字毓仁,又名若虚,明代著名外科学家,江苏南通人。临证经验非常丰富,其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在中医外科学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对“痈疽”的治疗上,重视灸法,对灸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痈疽发病,...  相似文献   

17.
综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黑苔沈来华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嘉兴314001)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引导气血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灸法会产生各异的功效,笔者在治疗顽固性黑苔中加以综合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选取...  相似文献   

18.
论灸法与免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灸法与免疫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兰凤222100江苏赣榆县石桥医院王其鸾灸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药之不及,针所不为,灸之所宣、灸法不但以治病、防病,还能强身保健、抗衰老而延年益寿。灸法用于患者能治病,用于正常健康人能防病于未...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运用灸法治疗外科病的处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灸法种类,扩大了治疗外科病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灸法治疗皮肤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灸法对皮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农虞  杨兆民 《江苏中医》1993,14(11):31-32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验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近代随着电子灸,电热灸,红外灸等的出现,灸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科,但艾绒在不同灸法中的作用是否可被单纯热的刺激替代,灸量与疗效的关系如何等问题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对不同灸质,灸量,灸法等对皮肤温度影响的有关研究,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