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病例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胶囊治疗,每天吸入1次,每次18μg,把噻托溴铵粉雾剂放入干粉吸入器中吸入。对照组没有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情况可给予沙丁胺醇吸入;两组均根据感染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吸氧、给予茶碱类药物等。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和用力肺活量测定结果分别和本组治疗前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和用力肺活量测定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测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改善此类患者肺功能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A、B组,每组30例。对照A组接受噻托溴铵治疗,对照B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FEV1预计百分比,明显优于对照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A、B组更优(P<0.05)。三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利于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噻托溴铵粉雾剂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噻托溴铵粉雾剂组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噻托溴铵粉雾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噻托溴铵粉雾剂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68.22±6.82)%、(39.21±3.03)%、(20.31±3.02)%、(1.84±0.51),均优于对照组的(59.91±7.02)%、(31.56±3.62)%、(22.05±3.22)%、(1.52±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噻托溴铵粉雾剂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水平分别为(3.92±0.44)L、(2.79±0.31)L、(3.73±0.46)L/s、(0.99±0.12)L/s,均高于对照组的(3.24±0.41)L、(2.02±0.29)L、(3.02±0.38)L/s、(0.76±0.08)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粉雾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研究组应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6 min步行试验(6 MWT)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5.47±1.57)d、住院时间(7.79±0.57)d均短于对照组的(7.95±2.06)、(9.77±1.05)d,6 MWT(356.21±13.15)m长于对照组的(295.79±10.3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的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更好的改善肺功能,进而缩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同时其不良反应也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 128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三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较,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比较,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下降,各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对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20例)与异丙托溴铵(20例)治疗4周,通过检测肺功能,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后,噻托溴铵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增加(P<0.01);4周时,FEV1的增加较异丙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急药物应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是治疗COPD患者有效和安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与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肺功能。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噻托溴铵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提高(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改善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单独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变化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我院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3)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对照组(n=43)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观察两组用药后10 d的临床症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FEV1%预计值及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结论吸入噻托溴铵治疗CDPD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FEV1%预计值及FEV1/FVC,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应用对中、重度COPD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刚 《天津医药》2011,39(3):199-201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胺(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舒利迭组(对照组)和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组(试验组)各20例。两组入院期间均给于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和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用舒利迭,试验组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出院后对照组继续使用舒利迭,试验组继续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共随访观察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查肺功能,治疗症状好转出院, 12周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等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 0.05);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共同作用对COPD患者肺功能更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且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呼吸困难mMRC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亦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和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结论在常规治疗和舒利迭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尚需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接受噻托溴铵联合N-Z酰半胱氨酸治疗,2组均开展呼吸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状况[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PaO2、SpO2均升高PaCO2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7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7)。结论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更明显改善患者血气状况与肺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探讨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文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治疗,对照组接受吸入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PaO2、PaCO2、EFV1%、FVC以及FEV1方面的肺功能指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接受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为2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这一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更加理想的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患者具有良好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赵秋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70+72-70,72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联合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和噻托溴铵粉联合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预计值、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在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常规给予福莫特罗治疗;治疗组23例,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吸入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对FEV1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减轻日常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各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吸入噻托溴铵与福莫特罗联合治疗COPD,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兵 《北方药学》2018,15(3):56-57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结果: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b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c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用力肺活量及1秒用力呼气量有显著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1次急性加重;而对照组有4例患者共发生5次急性加重。两组急性加重发生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2周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用药方法简单、改善患者肺功能明显,且能减少COPD急性发作,是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