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置管系统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方法 12例脑积水病人采用腹腔穿刺置管系统,以"脐周四点提起法"提起腹壁经脐缘穿刺置入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3例腹腔镜手术志愿者按上述方法及部位模拟穿刺置入脑室-腹腔分流管,并借助腹腔镜观察穿刺置管全过程。计算穿刺置管时间、观察腹腔穿刺置管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平均穿刺置管时间4min,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及腹腔内脏器损伤。结论腹腔穿刺置管系统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成功率高、不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腹腔穿刺置管针对36例脑积水患者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计算穿刺置管时间,评价腹腔穿刺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置管成功率达100%、平均穿刺置管时间5 min,术中无一例出现腹腔内出血或脏器损伤。表明腹腔穿刺置管针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病例,对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发生率11.6%,再次行经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无复发. 结论 穿刺部位及穿刺深度是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简易定向穿刺侧脑室后角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CT或片,将侧脑室后角穿刺部位与患者头皮投影定位结合,简易定向穿刺放置脑室端分流术管.结果 所在采用此方法20例患者脑室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未出现脑出血、放置位置不当,其中1例出现不全堵塞,半月后完全通畅.结论 简易定向穿刺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很有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晚期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脑积水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出现腹腔源性感染及多发感染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4例术后晚期感染者均为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粘连性肠梗阻、1例患者为多发腹腔内脓肿,1例患者为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均合并颅内感染。经拔除脑室-腹腔分流管、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控制,后期行二次分流手术,疗效满意出院。随访6个月以上,4例患者均无感染复发。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晚期感染,尤其腹腔源性感染临床相对少见,并常合并颅内感染。其治疗过程复杂,持续引流及系统性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颅骨缺失的骨窗实施超声扫描,实时引导分流管脑室端的放置对合并有颅骨缺损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以及随访恢复情况。结果 超声组的穿刺次数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0. 005)。术后2周内两组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163,P=0. 141)。随访1年以上超声组患者堵管、感染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颅骨缺损的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中采用超声监测引导,脑室端放置更准确,并减少穿刺损伤、手术时间和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脑积水脑室-腹腔(V-P)分流术的改进方法,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 解剖研究尸体大网膜成人16例、儿童12例,普外腹腔镜手术中观测大网膜下缘位置.95例脑积水患者脑室端CT定位确定穿刺点和深度,在腹腔镜和特制微创腹腔穿刺置管器协助下行左下腹穿刺将分流管腹腔端置于盆腔无大网膜区.结果 成人尸体大网膜上腹型和中腹型占81.3%;儿童无下腹型.临床病例随访3-45个月,Salmon's分级,有效率95.7%,并发症9例(9.5%):感染3例、梗阻5例、不明原因气颅1例.结论 微创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疗效满意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脑积水脑室-腹腔(V-P)分流术的改进方法,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 解剖研究尸体大网膜成人16例、儿童12例,普外腹腔镜手术中观测大网膜下缘位置.95例脑积水患者脑室端CT定位确定穿刺点和深度,在腹腔镜和特制微创腹腔穿刺置管器协助下行左下腹穿刺将分流管腹腔端置于盆腔无大网膜区.结果 成人尸体大网膜上腹型和中腹型占81.3%;儿童无下腹型.临床病例随访3-45个月,Salmon's分级,有效率95.7%,并发症9例(9.5%):感染3例、梗阻5例、不明原因气颅1例.结论 微创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疗效满意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56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好转,1例无改善,1例死亡.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4例,颅内感染1例,低颅内压综合征1例,硬膜下血肿1例,颅缝早闭1例.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常见的并发症为分流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52例脑积水患者(副三角区穿刺组),另取侧脑室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与术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副三角区穿刺组脑室端堵管、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感染、出血和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年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 0. 05)。结论与侧脑室三角区穿刺比较,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降低脑室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于脑脊液中含血量较多的急性脑积水、脑室内积血患者,分两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侧脑室置管外引流、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后脑积水不缓解,且两周后脑脊液中蛋白≥0.5 g/L的患者经先后两期脑室-腹腔分流术(一期金属管芯相连,二期置入分流阀)的手术治疗过程.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患者效果良好,1例腹腔段出现堵管后再次手术,另1例发生术后颅内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对于脑脊液内含血较多的慢性脑积水患者,行两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减少堵管及感染的发生,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自行研制的保护性穿剌器及自主改良的可撕脱导管鞘经脐周穿刺导引分流管进入腹腔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腹腔置管方法进行改进,5例脑积水患者使用保护性穿剌器及可撕脱导管鞘经脐周穿剌导引分流管进入腹腔,腹腔镜下观察其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置管可靠性;在此成功的基础上,21例脑积水患者按上述部位及方法盲穿导引分流管进入腹腔。 结果腹腔镜观察下穿剌导引5例及盲穿导引21例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时间为4 min,无一例出现腹腔穿刺性损伤,未遗留腹壁手术瘢痕。 结论应用保护性穿剌器及可撕脱型导管鞘经脐周穿剌导引分流管进入腹腔,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室端梗阻致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因脑室端梗阻致VPS失败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中,再次手术10例,2例拒绝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调整通畅脑室端为主;3例病程4年以上的患者重新置管,有2例出现穿刺道和脑室少量出血。10例再次手术后,8例临床症状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无死亡病例。结论 VPS后脑室端梗阻与置管操作和脑室管放置的位置密切相关;提高手术技巧,术中操作准确,置管位置合理,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脑室置管镜辅助下改良切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积水病例资料,均应用脑室置管镜辅助下改良切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0例病人脑积水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改良切口后分流术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0±1.2)min,较传统分流术明显缩短。脑室端置管位置准确,无脑室置管镜相关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置管镜辅助下改良切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可靠,定位精确,微创,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脑实质穿刺置管术是神经外科领域最常使用的手术,可用于脑室外引流(EVD)、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脑出血后脑积水、颅内压监测、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脑膜炎和脑室炎等。感染和脑出血是脑穿刺过程2个最常见的并发症,相对于颅内感染,CIH的研究报道却较少~([1])。本研究主要探讨脑实质穿刺置管后脑出血(CIH)的发生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01—2013-10我院神经外科和武  相似文献   

16.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无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分析1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 115例患者,2例失访,3例死亡,余110例均随访至手术后90d.36例患者(32.73%)发生并发症,其中分流管脑室端置入位置异常17例(15.45%);11例脑脊液引流通畅,未予处理,6例再次手术重新置管.余19例分别为分流管相关性感染6例(5.45%)、脑实质或脑室出血4例(3.64%)、过度分流4例(3.64%)、分流管堵塞3例(2.73%)、分流管皮下隧道破溃2例(1.82%);17例手术修管或择期再次手术,余2例保守治疗.结论 现代医学条件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详细的手术前评价及严格的手术中规范化操作,是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01例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时间、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50例脑室周围无间质性水肿及无意识障碍者分别给予脑室外引流+终池置管,腰椎穿刺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其中7例无效,9例病情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3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视颅内情况行颅骨修补术,或颅内软化灶、囊肿切除+修补术,11例有效,2例无效;对38例脑室周围有间质性水肿或意识障碍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36例有效,11例无效。结论 对外伤性脑积水尽早明确诊断,按脑积水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初次感染后再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泰电子病历系统V1.0中记录有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分流管感染情况.结果 37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初次感染24人,5例再感染.初次感染后的处理:拨除引流管21人,其中拔管后不再重新置管3人,无再感染,拔管后外引流至脑脊液正常后再置管18人,2例发生再感染,初次感染后不拔管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2人,部分拔管改脑脊液外引流后再置分流管1人,均发生再感染.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初次感染立即拔除引流管并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初次感染后不拔管或部分拔管的治疗无法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9.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处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254例,其中11例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对颅内感染者在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前,通过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可在鞘内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并持续引流感染的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选用敏感抗生素鞘内注射;10例病情严重者拔除分流装置,行脑室外引流。结果 11例患者,1例经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抗生素后治愈,10例不断调整引流装置同时脑室内注入抗生素后治愈。结论脑脊液脑室外引流、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以及必要时拔除分流装置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1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4∶1(男10,女7),平均年龄46.3岁(27岁~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100%)及认知功能障碍(72.22%,13例)。17例患者共21次手术,随访6月~8年,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无死亡病例。4例行定压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3例术后症状加重,须再次手术,改为可调压分流管。行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者,术后均经3次以上压力调整。8例行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1例出现硬膜下血肿,经穿刺外引流后恢复。结论(1)成人长期显著性脑室扩张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积水,须经过严格术前评估(2)手术方式应选择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或三脑室底造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