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外事故和各类中毒等卫生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多。由于这些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危急性,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能为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卫生突发事件现场救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现场救护知识培训的效果,我们对本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救护知识培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地     
北京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启动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实施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办法》,明确院前急救调度机构对受理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进行调度分类分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力量在施救现场根据伤病情对急救服务对象进行现场分级,并依据现场分级的类别,与院内急救相衔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生产一线的生力军,在他们中开展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增强其现场急救意识,掌握现场急救技能,十分重要和必要。作者通过两年的培训实践,认为在职校新生入学军训时,应将救护培训与国防教育、健康教育相结合,纳入军训内容。  相似文献   

4.
唐伟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4):254-254,211,249
卫生救护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开展红十字卫生救护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回顾了铁路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的发展历程,针对铁路站车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并提出了铁路红十字救护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依法科学开展铁路红十字救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企业短期现场救护培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在2010.1—2011.6企业单位参加卫生现场救护培训10期学员,每期学员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中,实验组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情景进行教学,有实物演示情景、电教媒体情景、角色扮演情景、问答讨论情景等多种途径,而对照组按传统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将10期学员对授课效果的评价、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实践认为情景教学模式对改善短期卫生救护培训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员短期内对理论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是适合企业短期急救培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培训的需求等情况,推动中学生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开展.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0名在校高二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所有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相关问题全部答对的仅为0.60%;对急救电话、现场救护原则、溺水后水中自救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分别为99.39%、87.35%和79.52%,火灾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仅为7.23%;通过专业培训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仅占10.84%;91.5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掌握基本的现场救护知识技能.结论 中学生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救护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1 215名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7.2%的学生接受过灾害现场救护培训,知识部分平均正确率为51.3%,75.0%的学生对灾害现场救护持正向态度,73.5%的学生有为他人施救的意向,59.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救护知识与技能有把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行为意向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态度、自我评价、知识、民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45,0.292,0.125,0.056,P值均<0.05).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知识水平和自我评价较低,但态度积极、施救意愿高,学校、家庭及社会应通过多元化途径提高学生的灾害现场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级卫生救护工作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公安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部委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红十字会对机动车驾驶员、导游、服务员等进行卫生救护培训,以便形成群众性的自救、互救网络,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1991年,吉林、黑龙江两省首先在长春、哈尔滨两市开展了机动车司乘人员的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工作,哈尔滨市香坊区红十字会在区委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卫勤保障特点:卫勤保障区域立体化,任务艰巨而繁重;高新技术密集,保障技术含量明显加大;试验场区结构复杂,保障工作相当庞杂。要求卫生人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密切的协作意识;复合的知识结构;应急反应和现场救护能力;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对策:继续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加强救护训练;大力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疗救护艇及其卫生装备进行局部优化改进,以提高海上医疗救护保障效能。方法:分析现有医疗救护艇及其卫生装备存在的不足,对药库所处机舱位置、箱体结构及艇体局部进行了优化设计及改进。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对救护艇局部和药箱结构的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海上医疗卫生装备的输送效率。结论:对现役救护艇局部及某型药箱结构的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军队海上医疗救护效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和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都属于院前救护。运送救护是现场医疗急救的延续,旨在支持伤员的生理功能、控制伤情或防止病情发展,安全迅速地将伤员送达医院。运送救护是在各种交通载体内进行的,由于载体可用空间有限,并受行驶条件及气象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运送救护技术操作相对困难。相对现场急救而言,运送救护的突出特点是“运动中的急救”。病态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的变化可能是迅速而复杂的,以往的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2.
救护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知识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为安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加强卫生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提高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呼救技能,盐城市口腔医院按照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22日下午,组织全院100多名职工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苏军装备了一种УСП-Г型通用卫生救护装置,将它装在普通用途的运输车上,利用伤员担架运送伤病员。它适用于嘎斯、吉尔、乌拉尔、玛斯、克拉斯、卡玛斯、履带运输车等现有带栏板的敞车。УСП-Г型通用卫生救护装置为两根箱形断面的钢粱(图1)。粱上有锁止机构和带皮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现场情景模拟救护考核在急救护理学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本院护理2009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以案例为中心进行现场情景模拟救护考核,并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学生对该考核方法的满意度达98.4%;考核效果的10项评价指标,绝大多数认为效果明显;94.4%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识可以应对生活中意外伤害. 结论 现场情景模拟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并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调查某钢铁公司1992~2002年11年间的急性职业中毒情况,对其中7起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经过和发生原因,结合一氧化碳监测资料和现场卫生监督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生产工艺落后,流程不合理,设备陈旧老化缺乏检修,职工防护意识淡薄,违规操作是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卫生审核,改善工艺流程;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普及一氧化碳救护知识;制定并执行岗位一氧化碳中毒控制预案等有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四)群众性防毒救护教育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材一起急性工业中毒事故突然发生,现场防毒救护工作刻不容缓。事故发生时,现场作业工人,如能就地、就便、及时、正确地采取力所能及的应急措施,切断毒源、自救互救,就可以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中毒、减轻中毒伤害,为专业防毒救护人员赶到后,进一步采取补充措施,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赢得时机。为此,平时在建立和健全防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空降医疗救护组在载人航天飞行搜救过程中的卫勤保障现状和做法,分析探讨卫勤保障对策。方法根据以往载人神舟飞船的卫勤保障做法、经验及救护现状,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制订对策。结果针对保障现状,结合历次载人航天卫勤保障,总结出主要做法:(1)严格筛选素质过硬人员;(2)集体提升伞降训练技能;(3)不断强化培训急救技术;(4)逐步修订完善保障预案;(5)重点突出现场急救能力;(6)仔细进行检讨反思总结。同时提出4点对策:(1)建立常态化的空降医疗救护力量梯次培养制度;(2)形成合理化的载人航天急救卫生装备器材配置;(3)落实经常化的空降医疗救护人员考核奖惩机制'(4)探索实用化的载人航天搜救卫勤保障方式、模式。结论总结出的对策,对空降医疗救护组日后完成载人航天卫勤保障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的需要,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探讨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从设备配置、人员强化培训及组织等方面创建了流动便携式ICU病房。结果: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得到了应用,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直,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塌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救护新概念     
《保健与生活》2014,(8):30-31
救护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