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韵  黄树静 《新疆医学》2014,(2):107-109
HCC置管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20余年,近几年国内三级医院普遍开展PICC置管技术,PICC导管经肘前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靠近右心房处,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1].它适用于长期静脉治疗、胃肠外营养、肿瘤化疗等患者[2].因此PICC置管特别适合癌症患者的化疗.选择我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2010年12月~2013年6月癌症手术及化疗的患者,进行有关PICC置管认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肿瘤患者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保护外周静脉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路感染,90%的静脉导管感染继发于中心静脉插管[2].  相似文献   

3.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护理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1]。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首选经肘部血管穿刺将PICC管送至上腔静脉内。但对于不能经上腔静脉途径置入PICC管时(如上腔静脉狭窄、肘部血管穿刺部位皮肤过敏或异常等),经股静脉穿刺将PICC管置入下腔静脉便是开通静脉通道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4.
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1].该项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2].但目前临床上仅用于各种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和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毒性药物.因PICC导管顶端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的浓度,从而避免化疗药及高渗溶液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3].  相似文献   

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2],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PICC置管在上腔静脉压迫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对上腔静脉压迫征患者合理的静脉通路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入住浙江省中医院的12例因有上腔静脉压迫征无法将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预行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给予正确、全面评估,并与医生讨论后制定开通静脉通路的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目的与方法,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按医院PICC置管操作规范流程,对双下肢大隐静脉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在大腿中上段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测量从预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为置管长度,以穿刺点为中心用75%酒精和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顺时针、逆时针各3遍严格消毒皮肤,直径≥ 20 cm,依次铺大单洞巾、套探头套,做好最大的无菌屏障后行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后予IV3000敷贴妥善固定,并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头端定位于下腔静脉内,置管成功率100%;12例患者中11例在完成所有化疗疗程后拔管,1例因无法忍受化疗副作用主动放弃化疗而拔管;所有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内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因有上腔静脉压迫征无法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肿瘤患者经大隐静脉PICC置管是开通静脉通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不能在上肢输液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覃艾新 《微创医学》2006,1(5):399-4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肘部浅静脉穿刺,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新方法。1929年德国医生Forss manm在自己身上将一根长65cm的导管由肘部静脉插入右心房,即为中心静脉量管(PICC)的开端。1992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下定位首次成功完成[1]。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方法:对85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结果:79例1次穿刺成功;3例2次穿刺成功;2例因送管困难而无法达到上腔静脉,作为中长路导管使用;1例穿刺失败。结论:准确的判断、有效的处理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PICC在肿瘤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2例插入右心房,2例住于颈内静脉;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 PICC导管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置管后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凶险的就是形成深静脉血栓,尽管其发生率很低,但血栓一旦形成,就会有肺栓塞、脑栓塞的危险,而这对患者而言是致命的[2]。现将我院肿瘤科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后发生沿导管走行静脉多处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学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36-103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1]。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入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坏,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比较,PICC安全、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可有护士操作,在直视血管下穿刺,避免了盲穿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目前,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静脉高营养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给药途径。行PICC置管可最大程度保护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B超引导下置管技术的开展已经为越来越多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通路,但B超引导下置管易引非炎性渗液。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北京医学》2013,35(1):62-63
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化疗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是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3].PICC为肿瘤化疗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完整而又有效的途径[4],有效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及组织坏死[5].总结我科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5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晶 《世界感染杂志》2009,9(3):207-20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1]。肝病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慢性肝衰竭等患者住院时间长、需要反复输注化疗药物等常常会出现组织渗液、血管损伤、静脉炎的发生,反复穿刺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会影响抢救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股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34例和股静脉组34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而股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股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结论 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股静脉穿刺适宜外周静脉条件差或有上腔静脉阻塞需从下肢静脉输液的化疗病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PICC置管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便于长期带管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1]。目前PICC常规采用上肢肘部静脉(主要是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禁止上肢静脉穿刺置管或置管失败,  相似文献   

19.
雷奕  韦坚  吴应德 《微创医学》2006,25(2):355-356
深部静脉置管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或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不论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或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无论是哪一途径置管,只要导管头位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统称为中心静脉置管[1].本文就近年来深部静脉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优点、并发症和处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深部静脉置管术的优点及其并发症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奕 《医学文选》2006,25(2):355-356
深部静脉置管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或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不论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颈外静脉、头静肛或正中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或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无论是哪一途径置管,只要导管头位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统称为中心静脉置管。本文就近年来深部静脉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优点、并发症和处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