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对I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Treg细胞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IM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程鹏  赵阳  杨红杰  韩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536-2541
目的 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转移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 mg/m2。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3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QLQ-C30评分、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42.00%)、疾病控制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00%、52.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QLQ-C30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肿瘤无进展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免疫功能抑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患者早餐前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1次/d,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1次/2周,评估患者耐受性和疗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9周。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较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CD8+、VEGF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6个月,两组EORTC QLQ-C30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EORTC QLQ-C30总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较对照组明显增长(P<0.05)。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VEG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张颖绯 《安徽医药》2017,38(10):1333-1336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及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108例AR患儿作为AR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组,另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入院时CD4+CD25+CD127lo/-Treg、IL-2、TNF-α、TGF-β1水平;AR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lo/-Treg、IL-2、TNF-α、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的相关性及两者与IL-2、TNF-α、TGF-β1相关性。结果 AR患者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分别为(6.264±0.135)%、(50.16±11.67)ng/L、(14.21±5.34)ng/L,均低于对照组;TNF-α为(1.82±0.62)ng/L,高于对照组的(0.34±0.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R患者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分别为(6.305±0.137)%、(59.34±13.05)ng/L、(16.97±4.69)ng/L,均高于中重度AR组患者,TNF-α水平为(1.64±0.57)ng/L,低于中重度AR组患者的(1.93±0.6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治疗后第1、6个月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高于治疗前,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TNF-α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81、0.581,P<0.05),IL-2、TGF-β1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13、-0.579,P<0.05);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与IL-2、TGF-β1呈负相关性(r=-0.675、-0.691,P<0.05),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r=0.618,P<0.05)。结论 AR患者存在CD4+CD25+CD127lo/-Treg及IL-2、TGF-β1下降,TNF-α上升,且与病情程度有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60例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初始剂量25 mg/d,随后根据血小板计数(PLT)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LT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患儿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寒喘祖帕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差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喘祖帕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可提高其肺功能、免疫功能,并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吴璇  张萌涛  王勃  徐纾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2):2477-2480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治疗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所有患者均行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四联抗结核方案中,肌注硫酸链霉素注射液0.75 g,1次/d;口服异烟肼片0.3 g,1次/d;口服利福平片0.45 g,1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1.5 g,1次/d。同时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 mg,静滴时间≥ 60 min,1次/d。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D4+CD25+T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流量、穿刺次数、完全退热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CD4+ CD25+ 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关节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9.2%(P<0.05)。结论 相对于长疗程,短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也具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30 min内滴注完成。间隔30 min再静滴顺铂注射液,75 mg/m2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200 min滴注内完成。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600 mg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连续滴注7 d。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1 d,两组患者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卡氏功能量表(KPS)评分、肺癌生存质量评价量表(FACT-L)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FACT-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FACT-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8、CD3、CD4、CD8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CD4/CD8、CD3、CD4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CD8、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治疗组O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30)。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状态,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程度,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AP方案治疗,即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溶于100mL生理盐水;滴注完30min后再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注射用顺铂,75mg/m2溶于500mL生理盐水。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第1~14天静滴滴注注射用黄芪多糖,25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1次/d。所有患者均以21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FACT-L评分,及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比对照组(88.71%vs70.97%)、客观缓解率(ORR)比对照组(51.61%vs33.87%)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癌标志物CYFRA21-1、SCC-Ag、CEA、IL-8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ACT-L中评分及其总分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2.90%vs32.26%)、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2.90%vs29.0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1.29%vs25.8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对AP方案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肝毒性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Wistar han雄鼠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低(68.5mg/kg)、高剂量组(205.5 mg/kg),按照10 mL/kg的药液体积给药,溶媒对照组ig等体积5% CMC-Na,连续ig 28 d。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在体外,HepG2细胞经传代培养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水平、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弥漫性肿胀,核分裂多见,部分肝细胞极性消失,排列紊乱(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给药后血清中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0.01)。在体外,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 μmol/L能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率(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500 μmol/L HepG2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 μmol/L能使Na+-K+-ATP酶活性增强,500 μmol/L使Na+-K+-ATP酶活性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 μmol/L均能使能使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 μmol/L均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高剂量可导致肝组织损伤,其毒性作用通过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抑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从而破坏细胞内微环境的平衡,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泾县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同时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 mg/m2,2次/d,连续治疗14 d,并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200 mg/次,3周用药1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T/CD8+T比值均显著降低,治疗组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T/CD8+T比值均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香菊胶囊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就诊的122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1 mL/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2~4粒/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9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白三烯B4(TB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E、IgG、LTB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CD8+、CD4+/CD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射用利福霉素钠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美罗培南,每次20 mg/kg同生理盐水100 mL配伍,每8 h 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利福霉素钠,每次15 mg/kg同生理盐水100 mL配伍,12 h 1次每。两组均经10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乳酸(LACT)、降钙素原(PCT)、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2%vs 83.33%,P<0.05)。经治疗,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LACT、PCT、H2S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下降最显著(P<0.05)。结论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每天30 mg/kg,间隔12 h滴注1次,1次滴注30 min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首次剂量400 mg/kg,1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免疫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6%(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IgG1、IgG2、IgG3和IgG4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IL-6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够迅速改善患儿体征和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7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1次/8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胸腺肽,80 mg加入500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8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者体温、WBC、NEU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hs-CRP、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血常规指标,提高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丸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青岛市海慈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逍遥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乙肝标志物转阴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93.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转阴率分别为17.24%、32.76%,e抗原(Hbe Ag)转阴率分别为34.48%、53.44%,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5.86%、89.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CD56~+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丸联合替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乙肝标志物转阴率,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次/8 h,20~30 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0%、91.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7.1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细菌清除率,纠正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和注射用卡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4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350 mg/m~2溶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60 min给药完毕;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卡铂,剂量按照5×(肌酐清除率+25),溶入5%葡萄糖250 m L中,60 min给药完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康艾注射液,40 m L溶于生理盐水250 m L中。疗程为10 d,每21天重复1次,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60.0%、68.0%,90.0%、96.0%,两组ORR和C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治疗组B细胞、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细胞、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和注射用卡铂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腹泻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