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入选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于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操作,对照组于三孔胸腔镜下操作。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胸液总量、胸管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胸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停留胸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三孔组(P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单孔组延长(P0.05),而三孔组与单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单操作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效果,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施行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42例和同期开胸肺癌根治术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免疫功能(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CIK细胞、CIKN细胞、TH/TS比值)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术后疼痛更小,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对患者免疫指标影响更小,同开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同开胸手术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降低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49-51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根治术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胸腔积液、气胸、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第1天胸腔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未发生气胸,对照组4例出现气胸,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12%、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开胸肺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行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以及第5天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引流时间短、引流彻底以及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肺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设为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手术进展,并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不明显,证实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不明显,证实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1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YFRA21-1、EGFR和TG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降低CYFRA21-1水平、EGFR水平、TGF-α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但手术时间长于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融入快速外科康复理念,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护理干预中,坚持加速康外外科理念,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670-1672
目的:探析老年肺癌经传统三孔胸腔镜和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肺癌患者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三孔胸腔镜治疗,研究组进行单孔操作完全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取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围手术期情况和研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3天和5天不同时段,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三孔胸腔镜与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术式在治疗老年肺癌病症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相比传统三孔胸腔镜,应用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死亡,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还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48-51
目的 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信封编号分组,根据单双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CRP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5 d CRP均升高,但组间比较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6%、2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在减轻手术创伤、减少炎症刺激方面有着突出效果,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早期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49例患者纳入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49例患者纳入开胸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6.32±2.48)分,开胸组为(8.68±3.12)分,胸腔镜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在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接受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11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single-utility incision 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sTEME),29例行三孔胸腔镜腹部开放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ree-port 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TLME),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胸部手术时间、胸部术中出血量及胸部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E组的腹部手术时间较tTLME组长(P<0.05),腹部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指数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tTLME组(P<0.05).两组腹部淋巴结清扫数、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淋巴结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可行,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的17.50%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肺癌患者,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手术给机体所带来的创伤,术后不易发生并发症,具较高安全性,有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临床效果均显著,前者手术创口小,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54-56+60
目的 探讨“无抓持”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单操作孔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9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操作并进行“无抓持”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单操作孔胸腔镜操作,不要求避免钳夹淋巴结。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无较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也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过程中采用“无抓持”技术进行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操作方便、快捷及安全,并符合外科肿瘤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26例非小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胸腔镜治疗(3孔),观察组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比单孔胸腔镜与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创伤反应。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孔胸腔镜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辅助胸腔镜手术的5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各组早期创伤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7d的C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创伤反应要优于辅助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