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预见性护理等措施,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9%。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诱因及临床先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44例做了护理总结。结果44例中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无效的4例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用洛赛克延长疗程,均于8d内出血停止,无一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直接引起死亡。结论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对应激性溃疡的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减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对降低该病病死率、提高预后至关重要。我科从2011年2月-2013年4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1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54例,通过精心护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IC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达35%-52%.病残率高达50%-85%。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SUB)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4%-76%^[1]。严重应激性溃疡出血可降低有效循环血量而加重了脑损害和其他脏器的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笔者对45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的预防对策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病历对脑出血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108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方案相同,护理措施相同,只是护理病历的书写、放置位置不同。结果观察组50例中发生应激性溃疡14例,占28%;对照组47例中应激性渍疡37例,占78.72%,观察组治愈率89.3%,对照组50%。结论观察组在减少应激性渍疡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高达50%。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减少大出血的发生。我科自2000年7月~2004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6例,由于发现的早,处理及时,未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与应激性溃疡关系分析马宗良我科4年来收住脑血管病144例,其中25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导致呕血或黑便,占17.35%。现将两者关系进行统计和讨论。临床资料144例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出血47例,并发应激性溃疡17例,占36.46%;脑血栓67例,...  相似文献   

8.
西咪替丁对老年人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咪替丁对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作者观察了20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吸氧,脱水,降压,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病率为9.82%,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应激性溃疡的患病率29.35%,经X^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并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许悦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87-87,13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4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手段及其作用,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激性溃疡出血41例,发生率20.5%;41例中经抢救治愈32例,治愈率78%,死亡9例,死亡率为22%。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监测应激性溃疡出血指征,合理营养支持,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西咪替丁对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作者观察了20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吸氧、脱水、降压、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病率为9.82%,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应激性溃疡的患病率29.35%,经X2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并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静脉注射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临床分期为Ⅲ-Ⅳ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组为雷尼替丁和对照组。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31.1%,脑出血死亡率分别为6.8%和33.8%,雷尼替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尼替丁静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用药便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控制36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19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6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黏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加,激素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孙连英  孙莉  付丽丽  束淑梅  姜巍 《当代医学》2009,15(25):109-110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给予对症护理。结果存活59例.死亡19例,其中死于原发病8例,应激性溃疡8例,再出血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凤霞关键词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并发症;护理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共72例,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39~72岁,平均62岁。脑出血55例,其中内侧型出血12例,外侧型出血2例,混合型出血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对36例患者积极去除病因,合理营养,加强饮食护理,严密观察及止血等治疗. 结果 33例患者痊愈,死亡3例.结论 积极预防,正确、恰当的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和并应激性溃疡的痊愈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乳酸(LAC)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干化学法测定56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乳酸的变化,同时选取58例未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死亡者的血乳酸水平比存活者更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乳酸升高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相关性,为避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压强增加导致应激性溃疡提供临床护理新方法.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需检测探析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不给于特殊处理,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以及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0.6%(7/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38.2%(1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含量增加与胃内pH值呈现负相关.结论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检测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指标变化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有效促进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多与丘脑下部损伤有关,死亡率很高.我科于2000年元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22例临床分析(摘要)吴鑫潘树茂关茂武董文昌王云波1988年11月~1993年11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24例,并发应激性溃疡者2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应激性溃疡者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现场急救护理观察组61例;未进行现场急救护理直接送到医院救治对照组59例,对院前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120例患者中进行现场急救的61例患者中死亡3例,未进行现场急救的59例患者中死亡12例,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率86.9%,对照组病情稳定率6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脑疝1例,应激性溃疡2例,感染5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4例,应激性溃疡8例,感染10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通过院前及时、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