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楚雄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依据。方法分析楚雄州(2011~2016)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连续监测资料。结果共调查2 428人,其中HIV抗体阳性252人,HIV阳性率为10.38%。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11.32%(151/2 217),女性为0.47%(1/211)。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少数民族检出率较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22%。结论楚雄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仍高,少数民族检出率较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峨山县(1998~2016)年HIV抗体检测情况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艾滋病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峨山县(1998~2016)年HIV/AIDS新报告病例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6)年,共监测各类人群HIV抗体148 653人次,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161人次,HIV抗体总检出率0.11%,以阳性者配偶或子女检测、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三类人群最高,分别为:8.53%、7.48%、2.73%。累计报告HIV/AIDS 149例,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90.60%),性别比为1.57∶1,职业以农民为主(65.77%),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低学历为主(70.47%)。结论峨山县艾滋病疫情虽然处于低流行态势,但是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女性吸毒者936例梅毒和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女性吸毒人群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2009年海南省戒毒所收容的93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梅毒血清学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936份标本中发现梅毒感染者255例,感染率为27.24%(255/936),HIV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11%(1/936)。结论女性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较高,HIV感染率处于低水平,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吸毒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降低其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相应人群的艾滋病及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10月对广州市女性性工作者(FSWs)、男男同性恋者(MSM)和吸毒者(DUS)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及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1 091人,其中调查FSWs 591人、MSM 300人、DUS 200人,三类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US(73.5%)、MSM(62.3%)、FSWs(59.4%)。MSM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均最高,分别是9.3%和2.7%,三类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和HIV抗体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高危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疫情严峻,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仍需要加大干预控制力度,严格监测和控制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提高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自愿咨询检测、孕产妇检测、婚姻登记当事人免费艾滋病检测、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检测、监管场所新入所人员艾滋病检测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资料和全市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79943人,检出HIV抗体阳性999人,AIDS病人285人,死亡104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20~39岁,汉族、佤族、傣族为主,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在临翔区、耿马县、沧源县等,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检出率为65.0%,暗娼HIV+检出率3.75%,性病人群HIV+检出率为1.94%,孕产妇HIV+检出率1.50%,无关联人群HIV+检出率0.75%。结论临沧市HIV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广泛波及普通人群,HIV流行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哨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调查分析2010-2013年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调查的1 600人中,确认HIV抗体阳性31例(1.94%),梅毒抗体阳性167例(10.44%),丙肝抗体阳性5例(0.31%),三种性病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1.38%,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干预覆盖率为15.06%,不同年份干预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D人群非婚性行为频繁,近3个月与暗娼或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占调查人数的31.62%。结论遵义市STD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发生非婚性行为比例高,增加了性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对STD人群的干预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性传播疾病在STD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2011至2014年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法招募到样本,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至2014年共调查MSM 345人,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占95.9%;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有223人,占64.6%;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至2014年HIV阳性检出率介于2.9%~12.5%之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介于4.5%~11.8%之间。结论:我区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改变该人群知识行为偏离的现象,提高其安全性行为,才能有效地降低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HIV/AIDS流行特征和发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性病监测区1997~2006年HIV/AIDS的就诊原因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①整理并调查医院报告及高危人群监测资料;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10年HIV/AIDS发病率变化和就诊原因,使用SPSS12.0处理数据。结果10年监测资料显示,本地区艾滋病处于低感染阶段,经cox-stuart检验,发病呈上升趋势(z=-2.619,n=5,P=0.009),年均增幅达4.6%;HIV/AIDS与梅毒增长呈高度正相关(r=0.936);流动人口对本地区HIV/AIDS流行影响非常突出。AIDS以去消化内科就诊被发现者最多(56.52%),HIV感染者主要因术前检查和综合监测发现(57.58%)。结论强化防治策略,加强血源安全管理和高危人群干预活动,阻断HIV通过桥梁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流行,有效控制性病特别是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岛市新型毒品吸食者的性行为特征并调查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状况。方法:问卷调查新型毒品吸食者的性行为特征,并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吸毒者564名,98.22%以吸食冰毒为主,54.09%最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55.14%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15.60%最近1年提供过性服务;最近1个月有过性行为的人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2.4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36%,梅毒阳性率为13.19%。结论:该人群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梅毒流行率较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梅毒和艾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楚雄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情况,掌握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完善艾滋病哨点监测检测体系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楚雄州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楚雄州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感染率维持8.68%~22.72%之间;暗娼人群HIV感染率维持0.21%~0.31%,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人群HIV感染率0.5%,梅毒和丙肝均有检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7%,梅毒感染率0.33%;总体呈现为中度流行态势。结论完善楚雄州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在不同人群中持续开展多形式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是降低HIV高感染率,减缓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沧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市1990~2011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累计报告HIV/AIDS 7 903例,其中AIDS 1 799例,死亡1 076例。报告病例以医疗机构筛查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53.8%;血液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占31.2%;母婴传播占1.4%。结论该市因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造成HIV感染,从2004年大筛查开始,每年新报告的人数在800~1 000例之间,性传播比例呈逐年持续上升,至2006年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存在HIV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艾滋病疫情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掌握当地的艾滋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资料收集、哨点监测、血清横断面调查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楚雄州自1991年开展艾滋病监测工作,于1995年检测出第1例HIV感染者。截至2013年12月,累计检出HIV阳性感染者2 887例,经性传播比例达41.81%,HIV阳性者的配偶/固定性伴检出率为8.22%,配偶/固定性伴均已感染HIV的家庭有61对。1991-2013年各类人群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感染率维持在17.30%~48.60%;性病病人为0.20%~1.75%;孕产妇人群感染率为0.10%~0.50%;暗娼人群感染率为0.50%~2.20%;新婚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13%;献血人员平均感染率为0.04%。结论楚雄州艾滋病疫情在扩大,经性传播比例明显增加,呈现家庭聚集感染的现象,正处于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扩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玉溪市流动人群未能参加检测的原因,同时调查了解提供多种检测方法对本市流动人群艾滋病检测意向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346名流动人群,同时进行龈沟液、血液及尿液HIV检测。结果单变量分析提示多种因素影响流动人群未参加艾滋病检测;流动人群更加愿意接受龈沟液艾滋病检测方法;龈沟液检测的假阳性率为1.02%(2/196),特异性为98.98%(194/196),一致性为98.99%(196/198),而尿液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提高HIV/AIDS知识知晓程度及推广龈沟液检测、尿液检测等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流动人群的HIV检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迁安市2007-2010年HIV/AIDS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7-2010年HIV/AIDS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2007-2010年共报告HIV/AIDS14例,人群发病率0.49/10万;高发年龄为20~40岁青壮年,占85.71%;农民发病人数为64.29%;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2.86%,男男同性恋感染占38.46%;医院发现病例占57.14%。结论迁安市HIV/AIDS疫情呈低流行平稳状态,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人数快速上升,今后应加强男男同性恋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干预及农村基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蒙自市城区男性建筑工人连续6年的HIV监测,了解该人群的HIV感染状况、变化趋势及行为干预效果。方法 (2008-2013)年每年监测期内随机抽取蒙自市城区(5-20)个建筑工地,对男性建筑工人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和HIV抗体检测,分析各年HIV感染、艾滋病知识知晓、高危行为改变等情况。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40.44%上升到88.8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在城区居住时间知晓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0.88%,梅毒抗体阳性率平均0.26%;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与女性性工作者发生性交易、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9.45%、9.81%、0.24%,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0.82%、43.80%、16.67%。结论该地男性建筑工人大部分处在性活跃期,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性行为,接受干预服务、HIV咨询检测率低。应针对该人群的行业特点进行警示性健康教育,强化居住地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减少高危性行为,降低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1999-2011年嘉峪关市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或艾滋病(AIDS)检测情况,为嘉峪关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艾滋病监测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年共监测各类高危人群发现并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6例,AIDS病人5例,死亡3例,共计21例。新发现的HIV/AIDS主要以20~40岁、少数民族、男性、流动人口、无业者居多,以性接触、静脉吸毒传播为主。结论随着监测人群的不断扩大,发现流动人口中的男性青壮年是本地区的高危目标人群,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恋行为干预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区HIV/AIDS 69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HⅣ/AIDS流行特征及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区HⅣ/AIDS 69例疫情报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区CDC性病科艾滋病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某区HIV/AIDS发现人数近年来逐年上升;疫情主要从医疗机构中发现(69.57%);HIV/AIDS人群以外地户籍民工(68.12%)和无业人员为主;以21~40岁男性发病数居多(66.67%),以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50.72%);HIV/AIDS失访率为52.17%,目前在访的37.68%;死亡率10.15%;转化成AIDS的20.29%;配偶感染率为25.00%。结论医疗机构是艾滋病疫情发现的主要途径,在医疗机构实施扩大的HIV咨询检测策略,可以及早发现普通人群中的HIV/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沧市2010-2013年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对送检样品进行检验,对实验室确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全市共检测HIV抗体1 099 226份,初筛阳性5 976例,经查重原阳性为530例,其余5 446份经确证实验室确诊为阳性的3 751例,阴性1 582份,不确定111例;检测人群HIV平均阳性率为0.34%,以2010年的阳性率最高,为0.66%(897/136 760),各年度筛查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751例HIV阳性标本中,男性2 069例(55.16%),女性1 682例(44.84%),男女性别比例为1.23∶1。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85.36%,3 202/3 751)和50岁以上(占10.24%,384/3 751)。结论临沧市HIV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以大年龄组居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已逐步成为发现HIV感染的最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庆阳市大、中专院校学生梅毒、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庆阳市大、中专院校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调查学生2 404人,检出HCV抗体阳性3例(0.12%),梅毒阳性2例(0.08%),HIV抗体阳性2例(0.08%);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占4.63%,最近一年发生同性肛交的学生占0.37%。结论庆阳市HIV感染率属低流行区,但应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综合性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兰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MSM)HIV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0年连续5年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889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为5.96%;HIV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6);年龄大(>30岁,OR=3.458,95%CI1.421~8.702)、双性恋(OR=2.047,95%CI1.264~3.123)、首次同性性行为>35岁(OR=2.542,95%CI1.113~5.948)、同性性行为(OR=2.081,95%CI1.014~3.621)、多性伴(OR=3.754,95%CI1.876~7.423)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大专及以上文化,OR=0.374,95%CI0.198~0.654)、艾滋病知识(OR=0.549,95%CI0.338~0.910)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兰州市MSM人群感染及传播HIV的危险行为普遍存在,且具备了艾滋病流行的条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