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滕檄萍  王晓云  刘会茹 《河北医学》2012,18(12):1841-1843
目的:分析我市近5年孕产妇死因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对我市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65/10万,比2001年至2005年的38.00/10万下降43.03%.死亡前四位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加强县乡产科建设,特别是县级产科医护人员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县、乡、村基层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重视孕期的系统检查;建立孕产妇的急救"绿色通道"和急救中心建设,提高急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与"新农合"相结合,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调查,分析医学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以及政策与文化因素等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了解英德市近5年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实现两纲目标.方法 利用查资料、专访相关人员等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9月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中孕产妇总数42 741例,孕产妇死亡25例,病死率为58.49/10万,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脑部疾病、产褥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英德市是孕产妇死亡国家监测点,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投入,巩固三级保健网,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狠抓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加强对基层产科工作者的能力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高危转诊制度,才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度孕产妇死亡进行专家评审分析,找出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大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结论:健全三基保健网.加强高危孕妇筛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6年湛江市霞山区孕产妇死亡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来湛江市霞山区孕产妇病死率26.71/10万。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结论:加强对产科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孕产期保健和医疗保健机构的协作,可以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李雪梅  袁月娥 《微创医学》2005,24(2):173-174
目的调查分析本县的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降低本县的孕产妇死亡率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根据1996~2002年县乡医院上报的死亡原始记录,进行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死亡率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死亡率波动于8.6~43.2/10万之间,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全面推进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提高孕产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榆林市2007-2009年孕产妇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孕产妇系统管理及产科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榆林市2007-2009年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调查发现死因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仍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孕产妇全部都是农村户口,由于农村文化水平较低,计划外妊娠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计划外妊娠的管理,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动态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免费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分娩意识;提高产科及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张忠梅  徐涛  狄国梁 《甘肃医药》2011,(10):607-608
目的:调查分析我市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降低本市的孕产妇死亡率提出进一步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2006年至2009年我市县乡各级医院上报的死亡原始记录,进行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死亡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孕产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6~2003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35例.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23例,占65.7%;其他原因死亡12例,占34.3%.结论 加强基层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十年来我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0年收集的卫生常规报表及年报质量控制资料、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调查附件、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等.结果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89.51/万、154.94/万、188.91/万、164.32/万、140.17/万、178.36/万、72.6/万、48.63/10万、30.56/10万、14.84/10万,自2000年的189.51/10万降至2010年的14.84/10万,下降了92.17%,成效显著.孕产妇死亡率与经济和文化水平、计划生育政策、卫生资源和产科服务技术水平及交通和通迅等因素有关.结论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改善卫生服务设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服务,及时发现和纠正高危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明确十堰市2005年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十堰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卡、漏报调查表,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针对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81/10万;前三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可避免死亡占76.9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15.38%,不可避免死亡占7.69%。结论2005年孕产妇死亡以产科出血为首,妊娠高血压疾病第二,为此应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加强妊高征的管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合理建议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明确十堰市2005年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十堰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卡、漏报调查表,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针对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81/10万;前三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可避免死亡占76.9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15.38%,不可避免死亡占7.69%。结论2005年孕产妇死亡以产科出血为首,妊娠高血压疾病第二,为此应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加强妊高征的管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根据当地实际提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合理建议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0年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方法 收集1999年-2008年我县孕产妇死亡资料共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 结果 我县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存在不稳定因素,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因素,前后5年无明显改变.前5年流产占第3位,后5年羊水栓塞占第3位. 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41.45/十万,其中前5年死亡数为45例,死亡率为154.39/十万,后5年死亡数为35例,死亡率为127.68/ 十万.结论 加强母婴保健综合管理,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重视产科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综合培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和对策,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中卫市死亡的24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卫市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31.72/10万,其主要死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妊娠合并肝病.结论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隆回县1996~200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梅  袁月娥 《医学文选》2005,24(2):173-174
目的调查分析本县的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降低本县的孕产妇死亡率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根据1996~2002年县乡医院上报的死亡原始记录,进行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死亡率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死亡率波动于8.6~43.2/10万之间,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全面推进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提高孕产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宝鸡市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宝鸡市5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6.19/10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孕妇的筛查、转诊及分级管理,强化产科急救、转诊能力的培训,加强产科与多学科间的协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0年间我县孕产妇病死率和死亡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收集2000~2009年我县孕产妇死亡资料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结果我县10年间孕产妇病死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存在不稳定因素。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前5年病死率为77.34/10万,后5年为57.98/10万。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建立急救组织,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加强产科工作者专业技能,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现状,探讨相应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富源县1997~2007年的47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进行调查,经评审后整理分析.结果某县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8.7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47例死亡病例均为农村孕产妇,经济文化水平较低,死亡者以产科出血、妊高症、产褥感染为主要原因.结论提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培训、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进一步降低普洱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普洱市孕产妇死亡情况。结果2007年全市出生活产23380人,孕产妇死亡15人,死亡率64.20/10万。死亡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结论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全社会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区孕产妇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区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d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而造成的死亡进行监测。结果1991年1月~2005年12月活产数44429例,孕产妇死亡11例,平均病死率24.76/10万。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护管理和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辖区孕产妇死亡情况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降低辖区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根据南阳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 ,建立居委会 (或村防保所 )→各地段医院→区妇幼保健院 ,以区妇幼保健院为中心的孕产妇死亡报告监测系统。结果 :农村孕产妇死亡明显高于城区 ;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6年的 84 15 / 10万下降到 2 0 0 0年的33 0 3/ 10万 ;产科出血一直占孕产妇死因顺位第一位。结论 :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