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用归纳法论述了 Fischer投影式手性碳 R/S构型判断新方法 ,不仅适用于 Fischer投影式手性碳 R/S构型判断 [1 ] ,而且也适用于 Fischer投影式含手性轴化合物 R/S构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作者回音     
《天津医药》编辑部 关于读者提出的“L-Arg是否可译为左旋精氨酸”一事,现回答如下。 分子式和结构式相同的有机物可存在空间构型不同。空间构型的标记方法有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两种。绝对构型多采用R、S构型系统命名法;相对构型常以甘油醛为参照,分别以D和L标记。D为Dextro-,意为右旋;L为Levo-,意为左旋。由于D、L两种构型相互间呈镜象对映关系,因而具有旋光性差异。相对构型与旋光性有密切关系,就某一特定有机物而言,其  相似文献   

3.
Fischer投影式手性碳R/S构型判断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出一种新的 Fischer投影式手性碳 R/S构型简便判断法 ,并用数学上排列法将手性碳原子所有 Fischer投影式全部列出 ,再用完全归纳法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20(R/S)-25-OH-PPD差向异构体的LC-MS/MS法,并研究20(R/S)-25-OH-PPD在大鼠体内立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色谱柱:Shiseido C18(150 mm×4.6 mm,5μm),以乙腈-5 mmol·L-1醋酸铵缓冲溶液(体积比为73∶2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方式进行分离,样品经沉淀蛋白法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 20(R)和20(S)构型在5.0~2000μg·L-1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CV)不大于6.2%;大鼠血浆中20(R)-25-OH-PPD和20(S)-25-OH-PPD的提取回收率分别在78.3%~85.2%和81.6%~86.8%内,基质效应分别在103.3%~105.9%和100.6%~107.2%内。大鼠静注或灌胃分别给予25-OH-PPD差向异构体后,血浆中S构型的浓度明显高于R构型,S构型半衰期明显长于R构型,R、S构型间未见相互转化。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20(R/S)-25-OH-PPD,并成功应用于25-OH-PPD差向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MTPA(α methoxy α trifluoromethylphenylacetate)法对国产西立伐他汀的立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国产西立伐他汀的立体构型为 3R ,5S ,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6.
2-芳基丙酸类化合物(2-APAs)是目前常用的一类非甾体抗炎药,通常以外消旋体上市。体外实验表明药物的S构型有效,R构型几乎无效,但在体内会发生R构型向S构型的代谢手性转换。为研究这种分子构型的转换,需要建立一种能分离对映体并确定其组成的立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直接、间接手性色谱法是研究布洛芬构型转化最常用的方法。前人建立的正相HPLC可良好地分离人血中布洛芬的对映体,但不适合分析极性较大的2-APAs,并需先进行2h的衍生化反应。本文报道了一种快速、有效、良好分离2-APAs及类似物的间接反相HPLC方法。仪器 PU4015泵,ISS-…  相似文献   

7.
以香兰醛和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合成及拆分得到四个光学活性的单苄基异喹啉化合物5~8。进而通过 Ullmann 反应,使5-7,6-8,5-8,6-7结合,然后分别脱苄基得 R,R-、S,S-、R,S-和 S,R-蝙蝠葛苏林碱。药理试验表明,其钙拮抗活性的顺序是 S,R-构型>R,S-构型>R,R-构型>S,S-构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0(R)-25-OH-PPD和20(S)-25-OH-PPD在大鼠肠道的立体选择性吸收。方法雄性大鼠通过在体肠灌流手术分别给予20(R)-25-OH-PPD或20(S)-25-OH-PPD,收集一定时间内的肠道流出液及胆汁样品。肠道流出液及胆汁经沉淀蛋白处理,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其中母体化合物和代谢物含量。同时考察外排蛋白抑制剂对20(R)-25-OH-PPD和20(S)-25-OH-PPD肠道吸收率和胆汁外排率的影响。结果大鼠给予20(R)-25-OH-PPD、20(S)-25-OH-PPD差向异构体后,R和S构型间存在明显的立体选择性吸收,R构型吸收率明显低于S构型。外排蛋白抑制剂不影响这2种异构体的吸收情况,且R和S构型在1.67~41.8μmol·L~(-1)浓度内呈线性吸收方式。结论肠道的外排蛋白可能不参与20(R)-25-OH-PPD和20(S)-25-OH-PPD异构体在肠道的吸收过程,20(R)-25-OH-PPD和20(S)-25-OH-PPD异构体在肠道的立体选择性吸收可能是由于被动扩散速率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手征分子的合成中,绝对立体化学的控制是个关键问题。形成手征性的一个简捷途径是适当的天然产物的立体化学控制的改造。本文报道一种由容易得到的6-APA(1)立体定向合成一种高效抗生素——硫霉素(Thienamycin)的合成法。转化青霉素的立体化学(5R,6R)为硫霉素的立体化学(5R,6S,8R),得益于β-内酰胺系统对反式取代的高度选择性。因此,用乙酰基置换青霉素6-位上的氮(1→2)并从B 侧还原此螯合的反式酮(2→3),调整其立体化学 C-8和 C-6为 R 和 S 构型。四氢噻唑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有抗生育作用和雌激素活性的双炔失碳醇α-差向异构体的构型研究。采用重结晶法、低压硅胶柱色谱与HPLC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单晶纯品。经HPLC,IR,MS,~1HNMR证实。经Ⅹ-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问群为P222_1,晶胞参数为a=6.777(2),b=12.125(4),c=25.292(8),V=2078.5(1.2)。晶体结构采用直接法和Fourier技术得到,经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的偏离因子R=0.039。结构表明:其相对构型中,C_2,C~(17)之乙炔基为α-型,结合合成原料构型推定C_2为R型,C_(17)为R型。  相似文献   

11.
大理藜芦碱B的结构及其绝对构型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产的大理藜芦(Veratrum taliense)的全草中分离得一个维藜芦碱类的新生物碱,命名为大理藜芦碱B(vertaline B,I)除了应用光谱分析测定其结构外,并对I的氢溴酸盐单晶进行了X-ray衍射分析,确定了I的绝对构型为(20R,22R,25S)22,26-缩亚胺胆甾烷-5-烯-3β,16β,20β-三醇[(20R,22R,25S)22,26-epiminocholest-5-ene-3β,16β,20β-triol]。此外,尚分离得二个已知甾体生物碱,介藜芦胺(jervine,Ⅱ)和狭叶藜芦碱乙(stenophlline B,Ⅲ)。  相似文献   

12.
3-甲基芬太尼立体异构体的合成、绝对构型和镇痛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甲基芬太尼(2)四个光学异构体的合成及其绝对构型的确定,并测定了各异构体的镇痛活性(小鼠,ip,热板法)。结果表明,cis-(+)-(3R,4S)-2的镇痛作用最强,ED_(50)0.00767 mg/kg,镇痛效能是吗啡的2600倍,比其对映体cis-(-)-(3S,4R)-2以及混旋的cis-(±)-2分别强119和1.5倍;trans-(+)-(3S,4S)-2的镇痛效能是吗啡的450倍、trans-(-)-(3R,4R)-2的4倍。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用半合成方法和光谱分析确证从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中分离的单阿魏酰-R,R-(+)-酒石酸的化学结构和绝对构型;合成了其S,S-(-)-和R,S-(meso)-酒石酸的衍生物,并分析了其间的光谱差异。  相似文献   

14.
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获得单一构型异构体.方法 通过化学拆分法中的生成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法来拆分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以手性苯乙胺为手性拆分剂,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在丙酮中形成非对映体异构体并利用它们的溶解度差别来进行拆分.结果 拆分为(R)-(+)-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3%)和(S)-(-)-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7%),光学纯度均大于99%.结论 获得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单一构型异构体.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β-羟基丁酸(GABOB,1)对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常用作抗癫痫药和降压药。其两种构型均具有生理活性,但R构型大于S构型,因此,(R)-1的合成反更具有意义。各种合成路线中,除外消旋体的拆分外,以碳水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各种立体有择反应,制得1的方法已有报道。作者以廉价  相似文献   

16.
李麟  李正化 《药学学报》1990,25(6):435-437
本文报道有抗生育作用和雌激素活性的双炔失碳醇α-差向异构体的构型研究。采用重结晶法、低压硅胶柱色谱与HPLC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单晶纯品。经HPLC,IR,MS,1HNMR证实。经Ⅹ-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问群为P2221,晶胞参数为a=6.777(2),b=12.125(4),c=25.292(8),V=2078.5(1.2)。晶体结构采用直接法和Fourier技术得到,经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的偏离因子R=0.039。结构表明:其相对构型中,C2,C17之乙炔基为α-型,结合合成原料构型推定C2为R型,C17为R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类高活性消旋化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分子力学优化的方法获得这类刚性的raloxifene类似物的活性构象,受体与配基间的相互作用能用分子对接程序计算.结果:化合物的R和S构型均可进入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腔.其羟基直接与受体氨基酸形成氢键,其酚环相当于雌激素的A环.活性最好的配基带有两个羟基,并已模拟雌激素A环为含16位羟基的酚环的S构型化合物.结论:消旋化对该类化合物的活性影响不大.羟基对于化合物在活性11袋中的取向及与受体的结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25(R,S)-鲁斯可皂苷元及其光学异构体的1H核磁共振定量法(1H qNMR)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以鲁斯可皂苷元对照品为对照,分别以δ 5.42、3.45和3.79处的信号为25(R,S)-鲁斯可皂苷元、25R鲁斯可皂苷元和25S鲁斯可皂苷元的定量峰,以δ 6.63处的信号为内标富马酸的定量峰进行校准,对25(R,S)-鲁斯可皂苷元及其光学异构体进行定量研究。结果:25(R,S)-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分别为97.88%(RSD=0.93%,n=5),与外标法(97.88%)、质量平衡法(97.98%),紫外分光光度法(98.40%)基本一致;25R-鲁斯可皂苷元含量为49.63%(RSD=1.5%,n=5)和25S-鲁斯可皂苷元含量为46.47%(RSD=1.5%,n=5),测定结果之和与25(R,S)-鲁斯可皂苷元总量基本一致。结论:1H qNMR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25(R,S)-鲁斯可皂苷元及其光学异构体的含量测定,为光学异构体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同时开展了外标法核磁定量测定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19.
郭霞凌  张致平 《药学学报》1987,22(9):671-678
由吲哚出发,经4-三甲基硅吲哚的亲电取代反应,直接得4-乙氧羰甲硫基吲哚;再经C5乙酰化,分子内环化,立体选择性氢化与水解等制得消旋创新霉素。消旋创新霉素与(一)-α-苯乙胺反应,得两个非对映体盐,分别以酸处理,得(—)和(+)-创新霉素;二者经差向异构化,得(+)和(—)-差向创新霉素,经光谱证实其绝对构型分别为3S,4S和3R,4R,分子中的甲基和羧基均以横键为优势构象。在四种立体异构体中,仅(—)-创新霉素有抗菌活性,其它异构体的酯经脱氢,还原、拆分等循环,可转化成具有抗菌活性的异构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25):3506-3510
目的:研究戊乙奎醚光学异构体对毒蕈碱型(M)受体亚型的亲和性,为揭示戊乙奎醚的作用靶点及药效选择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等分子模拟技术,通过比较戊乙奎醚不同光学异构体R1(3R,2′R)、R2(3R,2′S)、S1(3S,2′R)和S2(3S,2′S)与M受体亚型M_1~M_5的结合能,判断其与M受体亚型的亲和性。结果:戊乙奎醚4个光学异构体均能够对接到M受体各亚型的活性位点,不同异构体与不同M受体亚型的分子对接显示出较大差异。4个光学异构体与M_3受体具有较大的结合能,在5 736.519~5 907.143 kcal/mol之间;R1与M_1的结合能为1 190.04 kcal/mol;而其他光学异构体与各受体亚型的结合能较低或为负数。结论:戊乙奎醚的异构体R1对M_1受体具有亲和性,4个光学异构体均对M_3受体具有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