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敏  朱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400-1401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于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视为溶栓组,9例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采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治疗。选取2011年1~12月的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根据NIHSS量表和Barthel Index评分量表对溶栓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溶栓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结果显示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指数评分均要好于治疗前,且上述两项指标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rt-PA组和UK组,每组31例。rt-PA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UK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NIHSS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2组NIH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出血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与UK早期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49例。甲组采取尿激酶治疗,乙组采取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用药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用药前,ADL评分高于用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大脑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血流状态,抑制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差异。结果溶栓后24h、3d、7d时,两组NIHSS评分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38%,对照组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效果显著,且不良事件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后,用神经功能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检测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8-羟化脱氧鸟苷(8-o Hd 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mRS、AD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mRS、A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和8-o Hd 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MDA和8-o Hd G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SH-PX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GSH-PX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联合rt-PA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代伟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096-109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动脉溶栓组35例,应用尿激酶25~50万U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作动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33例,应用尿激酶150万U行静脉溶栓治疗.于溶栓前和溶栓后不同时间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并测定凝血酶(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作比较分析.结果 动脉溶栓组溶栓后ESS和BI评分高于静脉溶栓组,凝血指标好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其疗效。比较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3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剂量和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治疗后24h、7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中等剂量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间评分相近(P>0.05)。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0.80%vs63.33%,P<0.05;93.33%vs63.33%,P<0.01),不同剂量溶栓2组间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出现脑出血2例、再灌注损伤1例、血尿1例。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与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相当,且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状况,并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持续监测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来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改良Rankin(m 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s ICH及死亡。rt-PA组治疗后2 h、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血液生化指标如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hs-CRP、ET-1、vW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高,对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的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ACI患者9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与人尿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和安全性。方法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组44例,对照组42例,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对照。结果尿激酶溶栓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程度明显有异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7例老年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尿激酶溶栓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替罗非班辅助尿激酶溶栓的3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辅助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与对照组(单纯rt-P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1/45)、4.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I与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与hs-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6.60%(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脑血管血液血流状态,恢复脑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尿激酶(100万u~150万u/人次)超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组30例,并设立同期对照组29例.在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并发症、CT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组在不同时间的治疗显效率都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并发脑出血2例,1例因左额顶叶出血并发脑疝死亡(死亡率为6.64%);对照组并发梗死后出血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死亡2例(死亡率为6.9%).结论:超早期(6小时以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拟通脉方辅助rt-PA溶栓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脉方治疗,连续用药14d。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GCS评分、病变中心区域相对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中心区域相对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通脉方辅助rt-PA溶栓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轻神经损伤症状,改善远期预后,并有助于恢复病变区域血流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