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性、36岁,因6天前不明原因双上眼睑浮肿,继而面部、四肢肢端浮肿,尿量减少尿常规蛋白(±)、镜见红、白细胞及颗粒管型,疑诊“急性肾炎”予青霉素治疗,浮肿稍减、仍尿少,并关节酸痛、乏力于1994年12月24日入院。既往曾患“甲亢”已愈,家中姐患肺结核。查:T38.2℃,急性病容,眼睑面部浮肿呈非凹陷性,颌下价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数粒,心肺腹(-),实验室检查:Hb80-100g/L,WBC3.5-11X109/L,N0.68-0.75,L0.25-0.32;5次尿常规均见红细胞1-5个/Hp,白细胞2-8个/Hp,管型1~2个/Hp;24小时尿沉渣查抗酸…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并大量乳糜胸腹水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巫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20-1420
病例介绍:患者男,18岁。因气促、咳嗽10天,全身浮肿、腹胀1周入院。查体:BP13.3/9.33kpa,神清,面部浮肿,双肺下部分呼吸音消失,叩呈浊音,心脏正常。腹部丰满,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膝以下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正常。小便分析:尿蛋白 ,红细胞0-1,白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5.4g,肾功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清蛋白16.6g/L,球蛋白29.2g/L,甘油三酯(TG)2.72mmol/L,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因浮肿1个月,加重伴腹胀3d,于1997年9月9日入院。原有甲减病史。卫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未诊治。因尿频检查尿常规示脓细胞少许,在外院给予泰星注射液(24万U)静脉滴注,DHCT25mg,po,tid,连续治疗6d。停药3d后即感水肿加重,逐渐发展至全身,伴全身肌肉酸痛、腹胀,每日小便约700ml,进食极少,无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钾3,18mmol/L、钠112mmol/L、氯80.3mmol/L、钙1.8mmol/L,尿蛋白(十)、红细胞(十),BUN及Scr正常。入院诊断:①浮肿待查?②电解质紊乱?体检:体温…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临床拟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1例。采用了综合保肝或加用小剂量强的松或强的松联合a-2a干扰素治疗,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4~9岁。均因尿少、且泡沫多、伴血尿、浮肿20天~2个月。ALT升高,HBVM阳性,收入我科。既往史中7例有HBSAg携带史或乙肝病史半年~2年。入院时11例患者均有眼睑浮肿,双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浮肿,肝脾轻度肿大。其中2例有暖水。二、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衬,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4.5g,尿红细胞十~,血清白蛋白(A)9~25g/L(平均18.6±4.5g/…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6岁。主因双手肿胀伴趾指关节疼痛10个月,全身浮肿6d入院。患者于2004年4月不明原因出现手足趾指关节疼痛不适,遇冷加重,并逐渐出现手指的弥漫性肿胀,皮肤变厚、发紧,不红不热,无雷诺现象。晨起手指发僵,活动后数分钟缓解,伴轻度乏力,时有胸部发紧感,无吞咽困难。为求诊治,于2004年10月11日来我院我科就诊,诊为“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给予青霉胺0.25g,1次,d,泼尼松20mg,1次/d,以及其他对症药物治疗。经治疗关节疼痛及手指肿胀逐渐消失,乏力亦明显减轻,于同年12月15日复诊后泼尼松开始逐渐减量,减量至11.25mg时.不明原因出现眼睑及面部的肿胀,伴视物模糊、眼发涩.并逐渐出现全身浮肿、尿少,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蛋白+++,给滴注青霉素、双黄连及地塞米松(第1日14mg,第2、3日20mg),经上述治疗,浮肿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发病以来体重增加10kg。入院诊断:系统性硬化症.浮肿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因全身浮肿伴尿少,蛋白尿12天入院。查体:颜面部及全身中度浮肿,双下肢指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645/mm~3。白细胞11600/mm~3,尿蛋白(+++),颗粒管型0~2/HPF,24小时尿蛋白定量6.9g,血浆白蛋白1.7g%,血沉67mm/小时。血胆固醇750mg/dl,血 FDP32ng。入院后按肾病综合征治疗,用激素、利尿剂、人体白蛋白输入。20天后全身浮肿加重,出现胸腹水、无尿、右下肢高度肿胀>左下肢,伴有麻木、疼痛,考虑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合并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予低分子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炎并腹泻引发急性心肌梗塞一例报告临汾地区卫校附属医院(041000)马希贤患者男性,23岁。9岁时曾因少尿,浮肿,血尿被诊断为“急性肾炎”,经中西药治疗痊愈。1991年1月因反复浮肿,少尿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后后经临床检查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型),给予强的松(60mg,顿服)、利尿剂及中药治疗,尿量增加,浮肿减轻,治疗一月后尿蛋白明显减轻,超声波检查腹水消失,将强的松量每周减少10mg,至10mg/日时作为维持量长期服用,入院第142天突然出现阵发性腹痛伴腹泻,呈稀水样便,5~6次/日,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便常规:白细胞5~6个/HP,未见巨噬细胞及红细胞。考虑并急性肠炎,2天后病人自诉头晕。口干,血压90/60mmHg,当日中午睡眠时突发胸骨后闷痛,伴大汗、恶心及心悸,持续不缓解,急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早,V1─3ST段呈弓背向上形抬高0.3~0.5mV,Rv1─3振幅降低,考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经吸氧,静脉补液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吗啡、硝酸甘油、尿激酶及利多卡因治疗疼痛消失。后查心电图V1─3出现QS波,ST─T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演变过程,心电向量示前间壁梗塞向量。讨论:本例突发  相似文献   

8.
病例 女性,45岁,农民,因反复浮肿、尿检异常1年入院。1年前始劳累后反复出现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尿糖阴性;血压24/16kPa,诊断为“肾炎”。给予地塞米松25mg/d等治疗2周,尿蛋白一度转阴,但浮肿无消退,地塞米松停用后尿蛋白反复至( ),此后行中药治疗。入前两个月在外院查尿蛋白(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7岁。因“右颜面持续疼痛半年,伴口腔溃疡2月”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剧烈疼痛,有时呈刺痛样,昼轻夜重,服用一般止痛药无明显效果。在县人民医院治疗半月,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血脂正常,头颅CT正常。拟诊“三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口服、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肌注,兼以理疗等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0.
陈×,男,17岁。因浮肿、蛋白尿2年8个月、发热1个月于1980年4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77年8月出现面部浮肿、尿蛋白((?)~(?)),尿红细胞(±~(?))。病初曾因尿少按“急性肾炎”治疗。服中药、间断应用强的松1年余,浮肿时轻时重,蛋白尿始终存在。1980年1月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采用青霉素、利尿剂、强的松(30mg/日×5周)等治疗。后因尿蛋白减少不明显,强的松增至40mg/日,维持1个月。同时加用环磷酰胺100mg/日静注,总量1.4g。上述治疗后尿蛋白仍(?)~(?)。因持续高热1个月、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得以缓解,强的松为首选药物,但往往在减量阶段复发,过去常规减量方法尚未能解决此问题。本文对比观察激素隔日减量法与常规减量法对PNS复发率的影响,以探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一、病例选择所有112例PNS患者均取自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尿蛋白>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高度浮肿和高脂血症,并排除了继发性疾病[1]。其中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6~70岁,平均21.9±11.4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49个月。给予强的松大剂量(成人1mg/kg/d,儿童2~2.5mg/kg/d或1mg/m2/d…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7岁。无诱因腰背酸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体检:血压20.6/12.0kPa,体温37.0℃。精神差。颈前左侧触及一直径约1.5cm肿块,可活动,质韧,无压痛。心率76次/分,律齐。剑突下压痛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9.0g/L(正常值110.0~150.0g/L),  相似文献   

13.
1.1例1男,53岁。以“发热、消瘦、尿少30d”于2005一11—20入院。患者以畏寒、发热起病。体温波动于37.5-39℃.并逐渐出碑腹胀、腹水,双下肢浮肿,尿频,膝关节疼痛。无咳嗽、心慌、盗汗、皮疹、黄染等。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等抗感染治疗15d,仍持续发热。1个月内体重减轻9kg,血压170/130mmHg(1mmHg=0.133kPa)。尿量减少为400ml/24h,  相似文献   

14.
我老伴67岁,患高血压20余年,脑血栓10余年,并伴血脂异常,2009年2月因空腹血糖达25.87毫摩尔/升入院,当时测24小时尿蛋白总量为6.94克,予胰岛素治疗,17天后饭前血糖小于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小于11毫摩尔/升,24小时尿蛋白总量也降至2.02克。请问:1.尿蛋白总量下降与注射胰岛素有关吗?2.应如何使尿蛋白恢复正常?3.目前他血糖控制尚可,胰岛素可否停服?  相似文献   

15.
李红霞 《河北医药》2014,(5):799-799
患者,男,38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尿蛋白阳性2个月于2010年11月23日入院。缘于1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7.2 mmol/L,无明显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间断口服二甲双胍0.5 g,1次/d,降糖,未严格控制饮食及运动,未规律监测血糖,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格列吡嗪5 mg,1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降糖,自诉血糖控制可。入院前2个月到某医院就诊,化验尿常规示:尿糖2+、蛋白质2+,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就诊,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血压最高可达16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既往多次体检均未发现尿常规异常,仅在1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较详细的检查:血常规、血凝分析、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蛋白质2+,尿A/Cr 9.0 mg/mmol;24 h尿蛋白定量2.02 g/d;肌酐清除率164 ml/min;肾病四项:α1-微球蛋白22.781μg/ml,尿免疫球蛋白G>32.000μg/ml,尿微量白蛋白>40.000μg/ml;尿蛋白电泳:肾小球型蛋白尿;双肾超声提示:双肾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总蛋白59.2 g/L,球蛋白17.50 g/L,血脂:胆固醇3.0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07 mmol/L,载脂蛋白A 10.78 g/L,葡萄糖7.56 mmol/L,肾功能未见异常;糖化血红蛋白7.9%;糖耐量试验:提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胰岛功能受损。24 h动态血压提示: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轻到中度升高;肾动态显像:GFR ( ml/min):左61.02、右63.65,诊断意见:双肾血流灌注大致正常,双肾功能大致正常,双上尿路引流未见不畅。经给予降压、调脂、改善循环、口服药联合胰岛素降糖等综合治疗,血糖控制可,但尿蛋白无明显减少,之后,考虑患者糖尿病病程仅1年即出现大量蛋白尿,并发症的出现与糖尿病病程不符,遂建议患者转肾内科进一步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蛋白尿的原因,肾穿刺活检结果提示:电镜下考虑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于〈br〉 肾内科遂给予调节免疫、促进肾小球基底膜修复的药物治疗,尿蛋白迅速降低,治疗1个月后复查24 h尿蛋白定量由2.02 g/d降为0.39 g/d。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4岁。以浮肿少尿10个月,加重伴无尿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BP220/100mmHg。全身高度浮肿。心肺(-)肝脾未触及。化验:Hb4g%,BUN90mg%,Cr12mg%,VO_2CP40ml%,尿蛋白(++++)。拟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经纠正酸碱平衡,联合应用利尿剂及利尿合剂、青霉素、蛋白同化激素、高渗葡萄糖、输血及能量合剂等治疗,每  相似文献   

17.
贝那普利联合硫唑嘌呤对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硫唑嘌呤对IgA。肾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一2007年12月36例IgA。肾病患者,病理分级均采用LEE氏分级法,均在Ⅲ~V级之间,24h尿蛋白定量在1一3g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在病理诊断后以贝那普利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贝那普利10mg/d,硫唑嘌呤2mg/kg·d。对照组仅以贝那普利10mg/d治疗。观察9个月后临床评估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肝功能、血脂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经过9个月的治疗,贝那普利对照组患者的24小时蛋白尿从(1.82±1.23)g/L减少至(1.32±0.27)g/L;血清肌酐水平从(97.34±11.25)μmol/L上升至(126.34±13.43)μmol/L。而贝那普利联合硫唑嘌呤24小时蛋白尿从(1.78±1.11)g/L减少至(0.65±0.45)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为(106.34±11.27)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血脂水平方面,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IgA肾病病理分级在3级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3g之间的患者,贝那普利联合硫唑嘌呤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及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4岁,藏族,农民,西藏山南乃东县人,住院号98163,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于98年7月3日入院。患者以孕2产1,孕9个月,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不详,孕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估计孕5个月时感胎动及下腹部渐增大,孕早中期无头痛及明道流血,无浮肿,大小便正常。于近二个月开始下肢浮肿,血压17.3/13.3KPa。在我院门诊对症治疗,近半月来病情加重,水肿延及会阴部,活动及劳累时感呼吸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以中度妊高征,中度贫血收住院。查体:T36.7,P108次/分,R24次/分,BP20/1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  相似文献   

19.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9岁,主因颜面浮肿19个月加重伴尿少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9个月以肾病综合征Ⅰ型在我院住院应用强的松60mg/日并逐渐减量至2.5mg/日口服,于入院前一个月,因感冒发烧,尿蛋白 ~ 而再次住院。住院时查体T36.6℃、R20次/分,BP18/12kPa,神清语利,颜面轻度浮肿,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6g,血浆总蛋白31.4g/L,白蛋白15.5g/L,胆固醇10.50mmol/L、甘油三酯2.5mmol/  相似文献   

20.
邹模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884-884
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参芪治疗肾病综合征8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1)尿蛋白定量〉35mg/24h;(2)血浆总蛋白〈50mg/L,白蛋白〈3g/L;(3)明显浮肿;(4)高脂血症;(5)五心烦热;(6)舌红苔少或光无,脉细数;(7)头晕耳鸣,身困乏力。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计89例,均为在西药治疗不佳情况下改用中药六昧地黄汤加参芪治疗。其中男40例,女49例;年龄18~61岁:病程3个月~5年;合并冠心病11例,糖尿病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