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颈电切术治疗18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11~48)min,失血<10ml,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颈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部分平滑肌变性增生及粘膜下炎性细胞浸润。本组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4~23)个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由4.2±1.1降至1.7±0.5(P<0.01),最大尿流率由(3.8±2.9)ml/s升至(16.0±6.4)ml/s(P<0.01),残余尿量由(355.5±196.5)ml降至(34.5±18.9)ml(P<0.01)。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有效的腔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加钩状电极颈口切开治疗63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术前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45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切除术,1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切除术加膀胱颈12点位纵行切开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10~46)min,失血<10ml,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颈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部分平滑肌变性增生及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本组63例均获随访,平均13.5(1~24)个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由4.3±1.2降至1.6±0.5(P<0.01),最大尿流率由4.8±2.6ml/s升至19.2±5.8ml/s(P<0.01),残余尿量由320.5±168.5ml降至26.3±16.4ml(P<0.01)。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加钩状电极颈口切开治疗63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术前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45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切除术,1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切除术加膀胱颈12点位纵行切开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10~46)min,失血〈10ml,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颈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部分平滑肌变性增生及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本组63例均获随访,平均13.5(1~24)个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由4.3±1.2降至1.6±0.5(P〈0.01),最大尿流率由4.8±2.6ml/s升至19.2±5.8ml/s(P〈0.01),残余尿量由320.5±168.5ml降至26.3±16.4ml(P〈0.01)。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PKR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112例,比较术前术后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记录手术失血量,体重变化,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切除前列腺重量65±15.5g,手术时间40±7.5min,平均出血量150ml,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7.4±2.6ml/s术后3个月为18.6±4.6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生活质量评分22.6分,术后3个月为6.5;残余尿量(RUV)术前>60m1,术后<20ml。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技术易于掌握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BN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TURP32例BNC患者,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切除膀胱颈后唇组织,再用冷刀切开膀胱颈.然后再换用电切刀彻底切除疤痕组织。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16.2±4.0ml/s和平均尿流率6.8±2.0ml/s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一次性手术治愈28例,复发4例,经再次或三次手术治愈。结论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TURP术后BNC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接受同期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临床资料.结果 3l例手术顺利并随访3~60个月,平均12.4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4±6)分下降至(10±4)分(P<0.001),生活质量评分由(4.3±1.0)分下降至(2.4±0.6)分(P<0.001),最大尿流率由(8±4)ml/s上升至(19±8)ml/s(P<0.001),剩余尿量由(77±26)ml减少至(24±7)ml(P<0.001).结论 同期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联合抗雄治疗合并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去势术以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方法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14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施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指标,患者最大尿流率由(8.0±3.2)ml/s上升为(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步法"保留膀胱颈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四步法"保留膀胱颈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86例BPH患者设为观察组,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83例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的BPH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评价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术后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腺体切除率为(74.63±10.9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0.08±12.4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残余尿分别为(18.43±2.19)ml、(19.27±2.65)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7.18±0.39)分、(7.56±0.42)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为(19.63±2.71)ml/s,明显大于术前的(7.51±0.93)ml/s,且大于对照组的(18.17±2.46)ml/s(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2%,均低于对照组的12.05%、53.01%(P<0.05)。结论 "四步法"保留膀胱颈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切除更多的增生腺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与TURP治疗BPH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BPH患者随机均分成PKRP组和TURP组,比较两组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结果:PKRP组72例、TURP组7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PKRP组尿道外口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1例,TURP组尿道外口狭窄6例,膀胱颈挛缩4例;PKRP组Qmax为(22.6±4.6)ml/s,PVR为(8.6±4.4)ml,IPSS为(4.6±1.2)分,QOL为(1.2±0.6)分;TURP组分别为(24.2±4.2)ml/s、(9.6±3.6)ml、(4.4±1.0)分、(1.4±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较TURP明显减少,手术安全性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结合局部药物注射疗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52例患者接受TURN加膀胱颈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首次注射于TURN术后即刻进行,而后每4周行膀胱镜下膀胱颈部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共4次.随访过程中若膀胱颈部挛缩复发,则再次行TURN术结合定期膀胱颈部注射治疗.结果 所有52例电切镜探查均见膀胱颈部抬高,颈口缩小,黏膜苍白,局部组织僵硬;ToURN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部分患者标本中可见慢性炎症表现伴淋巴细胞浸润.41例患者(78.8%)1次TURN结合定期注射治疗后,排尿恢复正常,尿流率15~22ml/s,8例患者(15.3%)重复手术结合定期注射治疗后,排尿基本满意,尿流率10~15ml/s,3例患者(5.9%)重复手术结合规律注射后,尿流率<10ml/s,目前仍维持定期尿道扩张.结论 TURN结合局部注射药物疗法是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的有效疗法,对顽固性膀胱颈挛缩,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