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与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ADSCs)在内皮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基中的共培养,观察HSCs对r AD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影响。方法共培养实验设置四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诱导培养2周后,观察检测各组r ADSCs向ECs的分化情况。结果诱导2周后,三组r ADSCs细胞体积逐渐变小变圆,部分细胞出现典型的内皮细胞鹅卵石样改变;四组细胞v WF、VE-Cadherin和表达均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实验组e 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迁移试验显示,实验组每视野下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吞噬试验显示,实验组细胞吞噬Di IAc-LDL的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体外成血管试验显示实验组细胞体外成血管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细胞—阳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HSCs与r ADSCs的间接共培养可以促进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a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 VEGF)介导的r ADSCs向ECs的分化,并增强分化后ECs的功能。利用共培养体系对多种细胞共培养时进行生长分化现象的观察及其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组织工程功能性血管化组织器官及其生物模拟物的设计和创造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指导和更加广阔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骨髓中分离获取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分4组对其进行诱导分化:(1)EPO组;(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3)EPO+bFGF+VEGF组;(4)DMEM培养液对照组。诱导前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31、CD34、CD44,免疫细胞化学鉴定vWF抗体。结果 EPO组、bFGF+VEGF组及EPO+bFGF+VEGF组诱导MSCs后的细胞CD31、CD34表达率升高,CD29、CD44表达率降低,vWF抗体阳性。结论 EPO可以诱导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但联合bFGF、VEGF并不能进一步促进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及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ADSCs,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浓度EGF刺激前后ADSCs-CM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间质源性因子-1 (stromal-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含量变化;HUVEC小管形成实验检测EGF预处理对ADSCs促进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的影响.结果 利用脂肪抽吸液成功培养出ADSCs,ADSCs具有其特异的表面标记物表达;ADSCs可分泌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且EGF刺激可增加其分泌量;ADSCs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用EGF预处理ADSCs后该作用显著提高.结论 体外环境下ADSCs可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并可促进共培养的HUVEC形成管样毛细血管;EGF刺激可增强该作用,15 mg/L EGF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5.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能在体内及体外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血管形成,在内皮细胞形成血管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VEGF信号通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Notch信号通路是VEGF信号通路的下游通路,研究显示Notch信号通路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Notch信号通路在AD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髓CD34+细胞体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骨髓CD34^ 细胞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能力,并初步探讨其分化条件。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从骨髓中提取CD34^ 细胞,体外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诱导分化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并通过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情况等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用免疫磁珠法从骨髓中可以提取高纯度CD34^ 细胞,定向诱导后细胞呈卵石形,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具有特征性的W—P小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相关抗原VEGFR-2、Ⅷ/vWF呈阳性,同时细胞摄取Ac—LDL。结论 骨髓CD34^ 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经VEGF、bFGF、IGF-1等诱导,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染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后,EPC分泌VEGF及活性以及EPC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获取大鼠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经培养,鉴定为EPC。用脂质体介导pcDNA3.0-hVEGF165转染,转染后EMSA法测培养上清VEGF蛋白水平,培养上清液对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以评价VEGF蛋白活性,MTY法评价转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PC表达VEGF、vWF(血友病因子)、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第7天表达的VEGF蛋白浓度达1280pg/ml,转染对EPC的增殖无影响,表达VEGF、vWF、VEGF—R2的比率随时间而逐渐升高,至第7天时分别为88.52%、82.65%和95.97%。结论VEGF转染的EPC能表达一定浓度有功能的VEGF蛋白,能帮助EPC保持内皮细胞特性,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由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它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加速新生血管形成、提高血管通透性等生物学特性。最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因子有类似于血管源性的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工骨血管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工骨血管化中的作用。方法:(1)将人工骨材料用鼠尾胶原预湿3d后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悬液在体外进行复合;(2)在培养液中加入VEGF,并设立对照组;(3)1周后对人工骨材料表面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内皮细胞在人工骨材料表面呈片状生长,细胞形状呈梭形,而对照组内皮细胞黏附较差,细胞形状不规则。结论:VEGF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在胶原包埋的生物陶瓷表面黏附形成血管内皮样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激活后能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等,这些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骨与软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中含有大量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带来新的途径。本实验研究大鼠脐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EPCs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大鼠脐血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诱导液(添加10%胎牛血清,1%青霉素,1%链霉素,VEGF20ug/L,IGF-12ug/L,bFGF2ug/L,EGF20ug/L)培养分化,于3周、6周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贴壁细胞CD34、CD133、Flk-1、vWF表面标志。结果培养三周单个核细胞CD34、CD133、Flk-1、vWF抗体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六周免疫荧光染色可见CD34、Flk-1、VWF组为阳性,CD133组部分为阳性,阴性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大鼠脐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3周可以分化为EPCs,6周部分细胞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EPCs)体外诱导成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规律。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得到Wistar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以 10 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2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体外诱导 ,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内皮细胞表型 ;原代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R 2、VE 钙黏蛋白 (cadherin)阳性表达率观察体外增殖能力与表型。结果 诱导后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免疫荧光法发现诱导细胞表达小鼠抗大鼠Ⅷ因子 (vWF)、VEGFR 2、VE cadherin和CD3 1。原代克隆形成率为 6.66± 0 .75 ;细胞随代次增加增殖能力逐渐下降 ;VEGFR 2和VE cadherin在P2与P5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骨髓EPCs在体外可诱导为成内皮细胞 ,并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诱导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增加血管通透性进而加剧炎性反应,也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存活,从而诱导血管生成,促进组织修复等。VEGF信号系统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就VEGF信号系统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进行综述,这对深入了解AL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开发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新的途径,从而使迅速有效预防和治疗ALI、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毛囊干细胞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分离人毛囊干细胞,用含10 ng/mL VEGF、2 ng/mL bFGF及10%血清的EGM-2诱导液对其诱导,以无诱导因子的基础培养液为对照组,对每代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诱导4代后,检测vWF(von Willebrand factor)与CD31的表达。结果在诱导液的作用下,细胞形态逐步向内皮细胞的铺路石样形态转变,对照组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至第4代,实验组已明显表达vWF与CD31,对照组表达不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阳性表达率近80%,对照组则低于5%;RT-PCR显示,实验组表达vWF,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使用含10 ng/mL VEGF、2 ng/mL bFGF及10%血清的EGM-2诱导液,可在体外诱导人毛囊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血运丰富的长骨干骺端,其血行转移的发生率高且早,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治疗较为困难。与正常血管一样,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受到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等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最为重要。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包括骨肉瘤都发现有高水平的VEGF。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的细胞因子,几乎参与了体内各种疾病的过程。VEGF是正常和异常血管新生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受体结合可显著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直接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因而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很具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并大量制备pcDNA3.1/myc-His(-)-bFGF真核表达体系,RT-PCR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体外瞬时表达情况;直流电脉冲介导重组质粒pcDNA3.1/myc-His(-)-bFGF和pCD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21)在兔颈部肌肉瓣内转移并表达,测定其促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构建的pcDNA3.1/myc-His(-)-bFGF真核表达体系成功转染体外培养HeLa细胞,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pcDNA3.1/myc-His(-)-bFGF和pCD2-VEGF121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在体肌瓣,获得外源基因高水平表达.转基因肌肉发生血管增生、血流增强的生物学效应.结论构建了人bFGF真核表达质粒,并可在体内外顺利表达,为进一步组织移植或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1],又称为血管渗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2],和血管增殖因子(vasculotropin)[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MSCs,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以含VEGF、bFGF的诱导分化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使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进行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鉴定,测定内皮细胞NO的释放量,电镜观测W-P小体.结果:MSCs在体外传代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表达阳性,CD34、CD45为阴性,分化后的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具特异性W-P小体,可表达CD34,而不表达CD45,能释放NO.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丝裂原并具促血管通透性作用。 VEGF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中表达 ,受雌孕激素、缺氧、c AMP的调节 ,其与生理性月经后的内膜修复、胚胎植入及子宫内膜癌、内膜异位症、子宫异常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