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4天前出现剑突下疼痛、右上腹间断性绞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急诊收入我院。问诊既往胆囊结石、脑血栓,否认肝炎、结核病史,自带超声诊断报告为胰腺假性囊肿。病程中精神、饮食、睡眠均可,近期体重减轻约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病例日渐增多,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愈目的。因而,手术治疗已作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3年来笔者曾行胆囊切除术200余例,由于术中探查不仔细,故出现3例患者合并肿瘤未及时发现,以至再次手术,或延误病情,教训深刻。特报道如下:例1.刘某,男,52岁,患者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3年,伴巩膜发黄,多次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经抗炎、解痉、止痛及中药消炎利胆治疗,病情可缓解。近半年来体重减轻,上腹剑突下及右上腹疼痛发作频繁,故行…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1.1病例1男性,45岁。因右上腹疼痛1天入院,无恶心、呕吐,发热至37.5度。入院查体:巩膜及皮肤无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实验室阳性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9.9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3.23%,总胆红素50.16 mol/L。腹部彩超检查提示充满型胆囊结石,未行CT检查。术前诊为"胆囊结石,急性胆囊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男,69岁。因胆囊结石取石术后胆瘘2年,加重伴右上腹部肿块并破溃1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2年前再发右上腹反复疼痛,B超检查示胆囊多发结石。1个月前腹痛加重,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2年,复发加重4d入院。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胆囊结石",予以"消炎利胆片"后缓解。患病以来反复发作,未作特殊处理。4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再次出现右上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乳头脱垂病例罕见,国内外文献期刊暂无报道,本院于2011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住院号884566,男,56岁,因"反复中上腹及右上腹不适伴返酸、嗳气8+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胃镜提示:(1)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2)十二指肠降部息肉样隆起性病变。取病变组织病检疑为:锯齿状腺瘤伴低级上皮肉瘤变。遂入本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中、上腹及右上腹轻压痛,全腹未及包块。肝功能显示正常。上腹部CT提示:(1)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7.
<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6岁。主因间断性右上腹疼痛不适3年于2013年11月20日就诊我科。门诊腹部超声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肝脏、胰腺、脾脏、双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阳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患者女性,72岁。因进油腻饮食出现右上腹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以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收住我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阳性,莫非氏症阳性。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壁厚约0.4cm~0.6cm,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2月我科为 1例同时患假性胰腺囊肿及胆囊结石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联合手术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性 ,74岁。因左上腹部胀痛伴局部包块 3个月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左中上腹部膨隆 ,可及一巨大囊性肿物 ,肿物下极于左肋缘下 8cm可及。B超、CT示 :胰腺体尾部巨大囊性肿物(2 2cm× 2 0cm× 15cm )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均正常。入院诊断 :巨大假性胰腺囊肿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入院后于 2 0 0 1年 12月 1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取头高足低仰卧位 ,术者位于病人的…  相似文献   

10.
病例男,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进行性加重5月余"入院,患者于入我院5月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休息后无缓解,伴发热、恶寒,最高体温达39℃,偶感恶心、呕吐。曾经到多家医院诊治,行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肝脓肿","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症状时有好转,但右上腹疼痛症状呈渐进性加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44-134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因腹痛,恶心,呕吐4天而于2014年4月10日拟"急性胰腺炎"收入急诊科。既往有"胃病"史30余年,"慢性咽喉炎"5年,"胆囊结石"1年。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3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30/78mmH g。腹部皮肤无黄染,腹部皮肤未见Grey-Turuer征(腰部)/Cullen征(脐周),腹部明显膨隆,未见肠型和胃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中上腹明显,反跳痛可疑,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消失,双下14.4mmol/L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内胰腺囊性肿瘤报道逐渐增多,但在诊断和处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报告3例,并复习文献讨论之。病例报告例1:男性,61岁。多饮、多食、口渴、消瘦伴有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月余,于1986年8月4日入内科。体检:脾肿大。上腹正中触及直径7.0cm硬性色块,界限不清、触痛、不活动,有与脉搏一致的搏动。B—us诊断:胆囊结石,胰腺囊肿,胰肿大。胃、结肠特殊检查无异常。静脉肾盂造影正常。白细胞2.55×10~9/L。血小板43.O×10~9/L,骨髓象提示脾功能亢进。血糖13.32 m mol/L,尿糖(++++)。临床诊断:胰腺囊肿,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很少见,现结合我院最近经手术证实的一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诊断作一报道。探讨: 患者男性,72岁,中上腹痛一年,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体检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软,中上腹压痛,无包块。B超:(1)肝内未见占位病变;(2)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CT:(1)十二指肠水平段狭窄疑癌肿,建议钡餐检查;(2)胆囊结石;(3)右肾盂旁囊肿不排除。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例1] 男,46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间断发热1年半入院.外院曾按"胆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查体:体温38.5℃,慢性病容,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莫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胰头部有一6.4 cm×6.4 cm×5.0 cm低回声包块.CT示胰头占位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大.疑为胰头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头肿块为6.6 cm×6.6 cm×4.9 cm大小,质硬,胆总管受压扩张,肠系膜根部及胃大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取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结果为结核,诊断为胰腺结核.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0岁。于2015年1月15日因反复上腹部疼痛急诊入院,查血:淀粉酶:2 355U/L,腹部灰阶超声示:(1)胆囊结石,胆囊炎;(2)胆总管扩张,左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入院后MRI-MRCP检查示:胰腺肿大,胰周渗出,双侧肾周筋膜增厚;胆总管下端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炎;胆囊结石,胆囊炎。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以"左上腹隐痛半年"入院.体检:左上腹可扪及包块,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AFP、CEA、CA19-9均正常.CT示胰腺体尾部肿块影,大小9.2 cm×6.8 cm×6.3 cm、边界欠清,呈等、稍低混杂密度;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本院2017年8月收治1例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合并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就术中麻醉处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体重63 kg,身高165 cm。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入院,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建议: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男女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分别为20%及30%左右,其中有10%~15%的人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胰腺炎,从而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危害[2-3]。因此最近的指南提出,如患者条件允许,应尽量去除结石[4]。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1岁.1991年出现右上腹隐痛,向右肩背部放射,超声提示胆囊结石.1995年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入院保守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0.
胆囊胃瘘2例     
1病例资料 例1,女,56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10余年,再发4天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无急性发作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腹软,右上腹压痛,Murphys征阴性,未触及包块,振水音阳性,肠鸣音活跃。胃镜检查示胃窦黏膜充血,幽门管充血水肿隆起,幽门孔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