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u F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9):2017-2018
全球有超过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p),我国Hp感染率为42%~84%[1],属于Hp高感染率国家.Hp感染不仅与已确认的上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2],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疾病:包括心脑血管、血液、免疫、皮肤、口腔等多系统多学科疾病[2],所以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可长期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不仅与胃肠道疾病相关,还可能参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Hp通过炎症及免疫反应、氧化应激作用、细胞毒力因子作用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基因调控治疗是根除Hp的新型治疗方法,微RNA在Hp根除中起重要作用。对Hp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根除Hp治疗方案的改进,还有助于减少Hp感染相关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可能参与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病过程。Hp感染虽然局限于胃部,但其引发的宿主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在与之可能有关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与Hp感染的相关性似乎更紧密一些。这些相关性的提出,多数基于临床资料流行病学研究及根除Hp 治疗后的效果,Hp参与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郭欣  赵宝华  张牧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50-1154,116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肠道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不同的人在Hp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患者表现为长期无症状携带者,有的则在一段时间后发展为胃炎或胃癌.感染Hp后患者临床表现间的差异除了与其本身对疾病易感性有关外,细胞因子在Hp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p及其继发性疾病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p及其继发性疾病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是溃疡病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上胃肠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的发现是近20年中最重要的医学事件,其意义不仅在于揭示Hp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涉及到Hp的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遗传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现已确认,Hp与上胃肠道4种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病;③MALT淋巴瘤;④胃癌。所以Hp感染治疗的研究一直是Hp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列为一级致癌因子,是慢性胃病的主要致病菌。该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了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生,如缺铁性贫血、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偏头痛、帕金森病等。Hp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50%以上的成人Hp感染性相关疾病患者都是在儿童期感染了Hp,而未得到及时根治所致,故儿童是受Hp影响最危险的人群。本文就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相关性疾病及诊治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水清  张玫 《医学综述》2014,(11):2009-2011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人群中常见感染的细菌之一。众多研究显示它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显示Hp可能与某些胃肠外疾病的发生有关,根除治疗可能会缓解相应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异常。目前大多数报道集中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等,但是结果仍有争议,值得进一步探讨。该文就近期Hp感染与胃外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Hp感染与胃肠道多种非恶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其中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近年来研究的较多。尤其是随着人们对Hp感染所致的危害认识程度的增加及根治Hp积极性的改变,消化道非恶性疾病中Hp的流行病学也发生着改变。尽管根治Hp后上消化道非恶性疾病的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仍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如Hp感染与特殊人群溃疡发生、胃肠道菌群关系、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等。因此,积极治疗满足Hp感染根治适应证者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往往伴随腹痛、腹胀、反酸等胃肠道症状,这就为我们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胃粘膜病变提供了必要性。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等首次从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Hp以来,Hp的研究就备受关注。幽门螺杆菌( 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许多研究已经证实Hp感染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及脑梗死、肝性脑病等胃肠外疾病。现就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Hp表达情况、胃粘膜病变特点及Hp感染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对Hp的感染及其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不但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与各种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相关。现将有关Hp感染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