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8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氯沙坦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K )、血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治疗早期DN,均有明显降压、降尿蛋白的作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用药组舒张压降低程度与单独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UAER降低幅度较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明显,分别为59%、53%、50%;各组BUN、Cr、HbAlc、K 、CH、TG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更有效、更合理,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寻找有效治疗早期DN的方法.方法 51例早期DN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照组23例仅接受缬沙坦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UA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1、6.458、3.026、7.894、5.648、7.604、6.590、8.652,均P<0.05),两组治疗后2 hPG、HbA1c、UA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25、3.520、3.881,均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早期DN的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无显著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早期DN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宗宝 《北方药学》2015,(12):70-7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女性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36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6例、联合治疗组36例,对治疗后8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Scr、BUN及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观察.结果:在降压疗效上,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三组均可以改善血压,降低血Scr、BUN、24MAP及24h UAER,联合治疗组降低血压,血Scr、24h UAER的效果优于其余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在降低BUN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疗效确切,有利于长期平稳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徐晖  张英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14-2815
目的 观察健脾通络方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通络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GM)、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平均动脉压(MAP)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尿β2-GM、M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 =2.413、2.505、2.815、2.446、2.581、2.769,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 =2.663、2.410、2.761,均P<0.01);两组Scr、HbA1c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健脾通络方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可有效减低DN患者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5.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2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110例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7.3%(107/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723,P=0.0032<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5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5例和对照组140例.2组均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清肌(Cr)、平均动脉压(MAP)、FBG值,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MA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UAE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FPG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UAER、MAP水平下降更明显、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94例D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排泄量(UAER)〕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cr、BUN及UAE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Scr、BUN、UAE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与对照组12.77%(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DN贝那普利与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3月郧阳医学院堰桥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治疗组(n=58)。对照组患者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糖、尿微量蛋白、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91.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MAP、尿微量蛋白、UAE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微量蛋白和血压,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功能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相关生物学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T-1、D-D、hs-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与对照组12.2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COPD伴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生物学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1年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5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Scr)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MAP、FBG、UAER以及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和黄芪,对照组仅加用黄芪,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UAER及U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UN、Scr、UAER及Uβ2-MG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减轻肾损害,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达美康与氯沙坦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BG),BUN、Scr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尿β2-MG、FBGBUN、Scr及血清SOD含量等相关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SOD的含量,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剑臻  郑方算  杨艺 《中国药房》2011,(12):1101-110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2型DN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5)。2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外给予替米沙坦40mg·d-1,口服,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tid。2组疗程均为10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除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血清蛋白(Alb)无明显变化外,治疗组其他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显著低于观察组(9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GHbA1)、尿微量白蛋白(UAER)水平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6%与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陈芳  马亚丽  陈宝平 《中国药房》2010,(28):2645-2647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加口服厄贝沙坦(150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FPG、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对早期DN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IL-18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7.
刁力  孙建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30-213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加用贝那普利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9.785、9.525,均P〈0.05);观察组TC、TG以及LDL—C等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8、10.283、10.475、9.782,均P〈0.05);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Ser以及BUN等肾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9.938、12.341、11.265、9.982,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X2=10.12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极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6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厄贝沙坦治疗(B组).(3)厄贝沙坦双倍剂量治疗(C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B组和C组治疗前后UAER水平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UAER降低更显著,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建议DN早期患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张勇  陈德政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78-227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严格糖尿病综合治疗后,分别给予A组用氯沙坦25mg/(次·天),B组用50mg/(次·天)和C组用100mg/(次·天)的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脂等。结果:3组治疗后UAER、TC和TG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B组和A组,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SC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CCr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C组与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期应用较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康力  张玉梅 《中国药房》2011,(16):1466-1467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联合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卡托普利(25mg,tid)治疗;观察组接受糖脉康颗粒(5g,tid)联合卡托普利(25mg,tid)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餐后血糖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但空腹血糖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效果优于单用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