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B超提示孕囊直径≤3 cm的患者45例(研究组)及同期行药物流产(药流)的未生育妇女50例(对照组),均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两组药流后的效果及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副反应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药流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剖宫产术后组完全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全流产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剖宫产术后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的总有效率与未生育妇女药流时间相差不大,是治疗该类病例的一种较适宜的方法,但应用时需注意防止不全流产等情况,必要时需及时行清宫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rrjk》2017,(14)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联合清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于花溪区计生妇幼中心行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的早期妊娠妇女100例,随机分成二组:一组为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米索的50例早期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另外50名早期妊娠妇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宫术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和宫内感染等相关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妇女的阴道出血量(74.5±0.8)ml、出血时间(7±0.6) d、月经复潮时间(30.5±1.2) d、宫内感染1例,占2.0%,明显优于对照组妇女阴道出血量(108.5±1.2)ml、出血时间(19.2±1.1) d、月经复潮时间(44.5±0.7) d、宫内感染9例,占18.0%,(P0.05)。结论: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对妇女的身体影响较小,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对早期高危妊娠流产中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到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终止妊娠的260例具备高危因素的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直接行无痛负压吸宫术,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75 mg,每日空腹一次,连续2天,第3天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6 mg。2小时左右阴道流血增多为指征,再行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术中负压大小,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麻药用量的差异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无需扩宫,负压较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麻药用量少,患者易苏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对照组人流综合征10例,占7.69%,观察组人流综合征2例,占1.53%(P<0.05)。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吸宫不全3例,占2.3%;观察组无吸宫不全。对照组子宫穿孔1例,占0.76%;观察组无子宫穿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危妊娠流产,选择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手术更安全,损伤更小,即能满足患者对无痛的要求,又能降低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辅以清宫术与单纯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人工终止妊娠的早期妊娠患者12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清宫术辅助流产,比较两组流产结果,患者腹痛和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再次清宫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5. 24%和66. 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用药后腹痛VAS评分逐渐降低(P<0. 05),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观察组用药3和7 d时腹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次清宫率分别为4. 76%和33. 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清宫术辅助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可明显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再次清宫率,并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达到快速彻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澍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08-320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终止妊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5例自愿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5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对照组40例无需任何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妊娠物排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终止妊娠,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减少妊娠物排出时间和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120例疤痕子宫引产临床分析。方法观察组为妊娠小于3个月,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后给予行清宫术;对照组为大于3个月,给予乳酸依沙哑啶(即利凡诺),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再行清宫术。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宫缩正常,均顺利成功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60例患者中10例引产失败,50例引产成功,成功率83.3%,同时用药至分娩总时间、腹痛程度、产时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胎膜残留、术后清宫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与清宫术联合应用于稽留流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7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补佳乐1 mg,bid连续3 d,第4天行刮宫术和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清宫成功率,镇痛及宫颈软化、扩张总有效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一次清宫成功率、镇痛总有效率以及宫颈软化、扩张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三联治疗稽留流产能够减少术中创伤,提高镇痛效果及一次清宫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止和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妇科门诊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服药后出血多,6~7 h以内孕囊排出及未排出经动员解释后行清宫术者110例为研究组,与孕囊排出及未排出而当日未行清宫术者120例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当日药物流产成功率、盆腔炎发生率、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感染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者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后6~7 h内行常规清宫术是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米非司酮用于早孕妇女药物流产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药物流产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予以积极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量和持续出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流血量和持续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米非司酮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同时还能减少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孕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06例;其中96例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排胎后必要时行清宫术,110例施插管钳刮术.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结果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引产,完全流产成功比例为88 %,并且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插管钳刮术完全流产成功比例为64 %,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插管钳刮术,大月份药物流产出血明显减少,流产成功率高,并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瑞霞  王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06-2007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与继后妊娠胚胎停育是否相关。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10年5月期间于廓坊市妇幼保健中心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或清宫术,年龄为22~35岁,孕7~12周的健康妇女3 2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因胚胎停育而行清宫术者896例作为病例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胚胎无任何异常者2 337例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中有米非司酮服用史者284例,占31.7%,无米非司酮服用史者612例,占68.3%;对照组中有米非司酮服用史者657例,占28.1%,无米非司酮服用史者1 680例,占71.9%,米非司酮服用史与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米非司酮服用时间与此次妊娠间隔不足两年者73例,占25.7%,间隔时间在两年以上者211例,占74.3%;对照组中米非司酮服用时间与此次妊娠间隔不足两年者129例,占19.6%,间隔时间在两年以上者528例,占80.4%,米非司酮的服用与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也与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会增加继后再次妊娠胚胎停育的风险,尤其是在间隔时间两年之内。  相似文献   

12.
付建红  郭尚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44-2746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手术后及时服用短效避孕药的效果。方法:随即选取门诊孕早期行人工流产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术后均口服抗生素3天,同时观察组手术当日即开始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连用21天;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经量、经后宫腔镜评价宫腔形态。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28.1±4.2)天,对照组(33.4±7.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2例,对照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月经未复潮再次妊娠,观察组月经复潮前无再次妊娠。结论:人工流产后及时服用短效避孕药,不仅可以有效避孕,亦可以减少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维持正常月经周期,同时可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12月安徽省宣城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疤痕子宫早孕妇女177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9例,A组采用口服药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B组采用口服药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C组直接吸宫,观察A、B两组阴道流血量及时间长短,观察B、C两组宫口扩张情况、术中腹痛、人流综合症、出血量。结果:B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A组,流血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在宫口扩张效果、术中腹痛、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和出血量明显优于C组。  相似文献   

14.
邹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48-164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全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不全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妊娠残留物摘除术或宫腔镜下清宫术,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周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月经恢复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不全流产疗效确切,同时可更好的保护子宫内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需熟练操作,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妊娠物残留清除术与清宫术治疗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术后宫腔妊娠物残留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宫腔镜下妊娠物残留清除术,B组行清宫术.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顺利清除宫腔妊娠物残留的比例、术后复查宫腔镜宫腔完全正常所占比例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3.07、7.87、8.83,均P<0.05).A组患者术中、术后阴道流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4.46、-20.41、4.08,均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95,P>0.05).结论 宫腔镜下妊娠物残留清除术治疗准确、直观、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与补佳乐合用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补佳乐合用行清宫术,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合用行清宫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再次清宫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再次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与补佳乐合用行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具有较高的胚囊排出率,有效减少了二次清宫情况的发生,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雌二醇、孕酮水平与药物流产结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解生殖激素雌二醇(estrad iol,E2),孕酮(progesterone,P)与药物流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停经49 d以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76例,其中完全流产43例,不全流产33例,于孕囊排出后7 d,14 d,21 d随诊时抽肘静脉血,以磁性颗粒酶联免疫法测定E2,P水平,并对出血超过2周的病例进行刮宫送病理检查。结果:药流后7 d时完全流产组与不全流产组E2水平迅速下降到卵泡期水平,两组无差异,而不全流产组P水平明显高于完全流产组(P<0.005)。药流后14 d与21 d时,不全流产组E2水平明显低于完全流产组(P<0.05),而两组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完全流产组药流后14 d较7 d时E2明显上升(P<0.05),不全流产组14 d较7 d时E2无明显升高。完全流产组7 d时P处于卵泡期水平,不全流产组P则高于卵泡期水平。刮宫发现不全流产中全部有蜕膜和/或绒毛残留。完全流产中有6例发展为排卵期出血,2例发展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结论:药流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米非司酮药流致雌激素水平低下,可能是药流后出血的原因之一,药流后7 d时孕激素高于卵泡期水平,可能是预测不全流产的指标,但药流后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及护理特点。方法对3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00例)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微管人流术;对照Ⅰ组(100例)先服复方米非司酮2天,第三天晨服米索前列醇0.6 mg进行药物流产;对照Ⅱ组(100例)即直接用微管Y4.5型,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进行人工流产术。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分别观察比较3组的孕囊排出情况、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出血量及完全流产率、月经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Ⅱ组的流产效果较对照Ⅰ组好(p<0.01);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Ⅰ组、Ⅱ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Ⅱ组的孕囊排出情况快于对照Ⅰ组,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Ⅰ组、Ⅱ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Ⅱ组。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合微管在早早孕人工流产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芮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61-3762
目的:检测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妈富隆治疗。检测两组患者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E2、FSH以及LH浓度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19.45±5.69)h和完全止血时间(34.81±6.25)h均短于对照组患者〔(28.49±6.53)h、45.75±7.32)h〕,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功血作用机制不同,疗效也不同。二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标志物CD1a、CD83在异常子宫出血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其在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自愿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分为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全组、药流完全组各20例。收集3组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分化阶段DCs的分布、形态、数量。结果 3组DCs均分布于腺体间、血管间;CD1a+未成熟DCs呈圆形、卵圆形;CD83+成熟DCs有多个分枝状突起。人流组CD1a的表达较药流组高,但CD83的表达较药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流不全组CD1a的表达较药流全组高,但CD83的表达较药流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分化阶段DCs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