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备二氧化锆(ZrO2)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HAP)生物陶瓷材料、ZrO2单纯复合HAP陶瓷材料及两种材料浸提液。检测梯度复合材料的截断面特征;在有及无植物血凝素(PHA)的情况下,检测材料浸提液对健康青年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活化。结果表明:PHA作用72h,梯度复合组PBMC的增殖作用高于单纯复合组(P〈0.05);两材料对PBMC的凋亡无差异(P〉0.05);PHA作用24h,两材料对CD3/CD69表达率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ZrO2梯度复合HAP生物陶瓷材料对PBMC的激活程度较轻,梯度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ZrO2-HAP生物陶瓷的免疫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 (HAP)和二氧化锆 (ZrO2 )超细粉。以此为原料 ,通过不同材料的优化组合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HAP ZrO2 二元体系及HAP ZrO2 BG三元体系复合生物陶瓷材料 ,并通过XRD、FTIR、TEM、SEM等测试手段揭示了材料的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复合型生物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3.
背景:异种骨材料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是其较强的免疫原性,但目前对于异种骨材料的免疫原性的评价多是以临床观察,或是用组织病理观察来间接测定的,没有量化的指标,也没有行业的“金标准”。 目的: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骨材料共培养情况下,观察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水平的改变,为下一步的特异性免疫原性实验做准备。 方法:以羟基磷灰石2 g/mL为阴性对照,以植物血凝素为阳性对照,CCK-8法检测0.5,1,2 g/mL实验皮质骨粉(经过脱脂、脱细胞、多方位除抗原等处理)、1 g/mL消毒皮质骨骨粉等骨材料对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D69标记后的骨材料对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0.5,1,2 g/mL实验皮质骨粉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与羟基磷灰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消毒骨材料组、植物血凝素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较羟基磷灰石组明显升高(P < 0.05,0.01)。羟基磷灰石组的淋巴细胞CD69表达率很低,表明T细胞处于静息状态;0.5,1,2 g/mL实验皮质骨粉组淋巴细胞CD69表达率与羟基磷灰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与消毒骨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其CD69表达明显上调;植物血凝素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CD69表达最为明显。提示经过处理的实验骨粉未出现对淋巴细胞刺激的免疫原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利用仿生学方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结构和性能。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组织工程支架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1急性全身性毒性实验: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分别注射至昆明小鼠腹腔,注射24,48,72 h记录小鼠体质量。2致敏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分别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72 h内观察注射部位水肿及红斑情况,间隔14 d后再次行激发实验。3热源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注射后检测体温变化。4溶血实验:在稀释的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5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共培养,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增殖、生长及黏附状态。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无急性全身毒性、无致敏性、无热源反应、无溶血反应,该支架材料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增殖及黏附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研究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材料-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PP-g-AAm)对血小板的激活,并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 模拟体内条件将PP-g-AAm膜和对照组未改性的聚丙烯(PP)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接触后,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P和CD63的表达,用扫描电镜检测两种膜上血小板粘附情况。 结果: 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30 min后,血浆β-TG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 P<0.05),两材料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PP-g-AAm膜激活血小板表达CD62P、CD63的百分率都明显少于PP膜(P<0.05, P<0.01);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1 h后,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粘附的血小板都有明显变形,但PP-g-AAm膜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PP膜。结论: PP-g-AAm膜对血小板的激活明显少于PP膜,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应用脉冲激光沉积合成技术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胶原制备了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涂层。 目的:观察此种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对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方法:分别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高密度聚乙烯及苯酚溶液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72 h内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培养7 d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毒性分级。 结果与结论:培养24 h,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生长良好,呈梭形,折光性强,3组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差异;苯酚溶液组细胞多为悬浮、圆形、固缩的死细胞;48 h时,除了苯酚溶液组外,其余3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生长密集,至72 h时细胞生长旺盛,间隙显著减小。培养7 d内,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增殖活性无差异,均高于苯酚溶液组(P < 0.05),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毒性级别为0至1级,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有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无毒性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关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报道较少。 目的:检测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与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①溶血性实验:在0.2 mL稀释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0.01,0.15,0.2 g/L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溶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各10 mL,检测各组上清液吸光度值。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别以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100%羟基磷灰石浸提液、苯酚溶液及RPMI1640培养液培养传至第2代的L929细胞,MTT法检测培养2,4,7 d的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体外溶血性实验显示,各浓度梯度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的溶血率均在5%以内,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要求。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组细胞贴壁覆盖率增加,细胞密度增高,细胞为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及形态与RPMI1640培养液组、羟基磷灰石组无明显差别,细胞毒性为0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背景:羟基磷灰石是骨的主要成分,具有诱导成骨细胞的功能。纳米银具有广谱和高效的抗菌效果,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材料既有生物活性又具有抗菌特性。目的:研究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评价钛基表面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浓度0,0.5,1.0 mmol/L银溶液制备钛基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样品,将其浸提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材料共培养,进行体外抗菌定性分析。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生物材料相容性检测标准,对健康成年昆明小鼠、新西兰兔进行热原试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综合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钛基表面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涂层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抗菌作用,复合材料中银含量越高抗菌作用越明显,且动物实验中未出现明显的热原反应、溶血反应、急性毒性反应、皮肤刺激反应,与不含银的纯羟基磷灰石材料相比,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钛基表面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银复合材料,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获得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有利于细胞的贴附和生长。 目的:分析电纺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和人羊膜基质细胞构建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复合体的可行性。 方法:利用MTT法检测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浸提液对人羊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将第3代人羊膜基质细胞培养于含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的成骨诱导培养液中,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结果与结论: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浸提液对人羊膜基质细胞均无明显细胞毒性。与两种膜材料复合培养后,人羊膜基质细胞细胞增殖明显,可观察到钙化结节的形成,钙化结节处细胞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组细胞钙化结节数量及成熟程度优于聚乳酸组。说明电纺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膜与人羊膜基质细胞可以共同构建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具有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背景:锶掺入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后可以改善材料的结晶性和相容性,但产生的细胞毒性以及对细胞表面黏附、增殖和表达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目的:观察梯度掺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体外细胞生物学性能。 方法:制备4组羟基磷灰石骨水泥试样,分别编为0%,1%,5%和10%掺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每组取6个平行试样紫外线照射灭菌3 h备用。浸提递质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按照掺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粉末质量∶浸提液=1 g∶10 mL比例配制。选用L-929成纤维细胞和幼兔成骨细胞,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幼兔成骨细胞在梯度掺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检测。 结果与结论:①不同掺锶量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或1级,各试样的细胞毒性与其掺锶量、作用时间、浸提液浓度有一定关联性。②适量锶元素的加入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表达,改善材料的溶解动力学,提高其生物降解性,更加符合临床要求。但目前尚缺乏有关的远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To obtain immunocompatibility, graded zirconia-hydroxyapatite (ZrO(2)-HA) composite bioceramic and simplex ZrO(2)-HA composite bioceramic are prepare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harvested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are cultured with the two ceramic extracts to assess their effe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ymphocytes, apoptotic ratio, CD69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cytokine of TNFalpha and IL-6, with or without phytohemoagglutinin (PHA)-stimulated cells. Ceramic extracts did not activate the resting lymphocytes, whereas the response of the PHA-stimulat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modified. The PBMCs activated by graded ZrO(2)-HA composite bioceramic is noticeably smaller than that by simplex ZrO(2)-HA composite bioceramic; these results, however can only be seen under the amplified effect of PHA-sti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干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活性。方法: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第5 d起分为IL-18组、TNF-α组和IL-18+TNF-α组,分别加IL-18、TNF-α及IL-18+TNF-α促成熟,用ELISA法测定上清中IL-1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8 d DC的CD1a、HLA-DR、CD83及CD86的表达;用MTT法检测3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3组DC刺激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量。结果:IL-18组与TNF-α组CD1a、HLA-DR、CD83及CD86表达无差异,IL-18+TNF-α组CD1a、CD83及HLA-DR阳性率高于IL-18组。IL-18+TNF-α组IL-12量高于IL-18组和TNF-α组(P<0.05)。IL-18组与TNF-α组DC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无差异,IL-18+TNF-α组DC的作用强于IL-18组和TNF-α组。IL-18组和TNF-α组IFN-γ量无显著差异,IL-18+TNF-α组IFN-γ的量高于IL-18组和TNF-α组(P<0.05)。结论:IL-18干预诱导的DC高表达表面分子,具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IL-18与 TNF-α合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感染卡介苗(BCG)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方法 PBMCs体外感染BCG后,分别于3、6、8、24h收集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IL-10和TNF-α的mRNA含量;此外,分别于8、20、32、48h加入anti-IL-10的抗体孵育,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0和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 PBMCs体外感染BCG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IL-10和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量呈现负相关趋势;当加入anti-IL-10的抗体后,TNF-α的蛋白表达量要高于未加抗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和TNF-α在人PBMCs体外感染卡介苗中的表达量增加,IL-10对TNF-α的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肺泡巨噬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HIF-1α对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 decoy)抑制低氧(3%O2,5%CO2,92%N2)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中HIF-1α的作用,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半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和TNF-α的产生。结果:HIF-1α在常氧对照组肺泡巨噬细胞核中表达呈阴性,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表达呈阳性;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中HIF-1α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HIF-1α mRNA的含量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培养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在低氧组(115±17 ng/L)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69±13 ng/L,P<0.05)和HIF-1α decoy组(81±15 ng/L,P<0.05)。结论: 低氧可明显诱导肺泡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和活性增强,后者能促进TNF-α的产生,提示在可导致肺部低氧的炎症性疾病如COPD中HIF-1α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кB活性变化及其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集22例未经治疗的GD患者(未经治疗组)、20例经他巴唑治疗>1年的GD患者(治疗组)及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静脉血,采用凝胶电泳可动性移位分析(EMSA)检测PBMCs中NF-кB活性;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IL-6及TNF-α含量。 结果:未经治疗GD组患者PBMCs NF-кB活性显著高于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未经治疗GD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 未经治疗GD组和治疗组NF-кB活性与IL-6水平均呈正相关。 结论:GD患者NF-кB活性明显升高,NF-кB活性增高可能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弥漫性脑损伤大鼠额叶的表达和血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M am 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收集额叶脑组织和静脉血,分别以RT-PCR法和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IL-6和TNF-αmRNA和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在弥漫性脑损伤的额叶脑组织中IL-6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在损伤后6 h达到高峰,血清中IL-6的含量也较对照组升高,12 h达到高峰。TNF-αmRNA的表达在损伤后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达到高峰,血清TNF-α水平在损伤后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逐渐升高。结论弥漫性脑损伤时IL-6和TNF-α在脑组织和血清中升高,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莉芳  谭代林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4):51-52,55,8,12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探讨上述炎性介质及炎性细胞因子对IMS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IMS患者68例,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分为轻度缺损组(A组,n=30)、中度缺损组(B组,n=22)和重度缺损组(C组,n=16)。选取30例体检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者作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IMS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随患者神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血清hs-CRP和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可作为IMS患者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斑块硬化进程中C反应蛋白(CRP)和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E-LDL)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Cellgro培养液培养5d,使其分化为DC。分别用CRP、E-LDL及CRP加E-LDL刺激DC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液中IL-12、TNFα、IL-2和IL-10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CRP抑制DC的CD1a、CD80表达及IL-12、TNFα分泌,E-LDL促进DC的CD1a、CD80、CD86和HLA-DR表达及IL-12、TNFα分泌,CPR加E-LDL结果与E-LDL类似。结论CRP抑制DC的活化,E-LDL可促进DC的分化成熟,E-LDL激活DC的作用强于CRP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氧浓度环境下不同时间处理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表达IL-1β、IL-6和TNF-α mRNA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设1%、4%两个低氧浓度和3、6 h两个低氧处理时间,处理结束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表达IL-1β、IL-6和TNF-αmRNA情况。结果:与相应的常氧对照组相比,1%和4%氧浓度环境处理细胞3 h和6 h时,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处理细胞3 h时,IL-6 mRNA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有上升的趋势,处理细胞6 h时IL-6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1%和4%氧浓度环境虽均对大脑皮层细胞表达IL-1β和TNF-α mRNA无影响,但可诱导细胞表达IL-6 mRNA,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