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突发性耳聋病程超过1个月,探讨应用高压氧给予补救治疗的疗效和价值。方法:肌肉注射654-2后,立即将患者送入高压氧舱里治疗。结果:5例单耳全聋患者中,3例明显恢复,1例达到轻度恢复标准,1例无效。结论:突发性耳聋病程超过1个月,部分患者应用高压氧仍有一定治疗效果,具有补救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凯时(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加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并静脉注射凯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62%和62.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10例(115耳)2型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按其治疗方案分为地塞米松联合高压氧患者(观察组)和地塞米松治疗患者(对照组),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对于发病1~7 d和听力损失较轻的患者疗效显著;糖皮质激素联合2~3个疗程高压氧辅助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较多;在血糖有效控制情况下,早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维生素B1、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听阈的变化。结果: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高压氧及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结果。方法:确诊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7.2岁,用前列腺素E1100μg+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续使用;高压氧0.2Mpa压力下吸纯氧60分钟,每天1次,每10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行电测听检查;观察听力提高,症状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9%,对照组为52.6%。经统计学卡方检验,x^2=9.56,两组结果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前列腺素E1、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协同,疗效确切,听力恢复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结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探讨高压氧治疗在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听力损失程度将试验对象分为4组,分别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和结合高压氧治疗,并对疗效(即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进行评估。结果结合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大于单纯性药物治疗的患者,而患者听力损失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结论治疗中青年突发性耳聋,在使用药物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2例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3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卡波金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海苓  王晋  覃萍  付尤英 《四川医学》2007,28(5):565-566
目的探讨卡波金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符合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卡波金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各60例,卡波金组采用卡波金(95%氧及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治疗,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为3个疗程(以卡波金治疗5 d 1疗程计算,约2周时间)。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卡波金组有效率为71.7%(其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高压氧组有效率为56.7%(其中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26例)。经χ2检验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05)。结论卡波金作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种辅助措施,同传统的高压氧治疗一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种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作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接受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激素2周效果不佳,其中52例接受鼓室注射激素,另外44例拒绝鼓室内注射而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气导听阈(0.5、1.0、2.0、4.0 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分析两组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结果。结果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10 dB以上的患者16例,有效率为30.8%;而对照组仅有3例,有效率为6.8%。两组听力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对120例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的心里护理、高压氧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8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保护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方法:对4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痊愈15例(34.9%),显效13例(30.2%),有效12例(27.9%),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结论:高压氧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家属和患者的认知水平,引导其规范治疗,消除不良心理,从而提高高压氧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分析1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心理干预,1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后,焦虑程度较干预前减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痊愈49例、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高压氧是突发性耳聋的首选治疗方法,期间联合心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忧郁、烦躁、恐惧等心理焦虑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高压氧治疗,在突发性耳聋联合高压氧治疗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时机。方法对1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加药物辅助治疗,每日1次,12日为1疗程,平均2—5个疗程。结果发病7天内行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为86.9%,发病7—30天总有效率为82.2%,1月以上总有效率为73.6%。结论突发性耳聋在发病1周内行高压氧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对特勤科收治的19例空勤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药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加强高压氧治疗阶段的护理,减轻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空气加压氧舱对12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与心理护理。结果本组12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27例(占21.7%)、显效41例(占33.3%)、有效35例(占28.5%)、无效20例(占16.3%),总有效率为83.7%。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法,有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嗪及能量合剂分别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发性耳聋60例分成川芎嗪组30例,能量合剂组30例。两组均联合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69.7%(P〈O.05o结论: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宇博  王杰明 《海南医学》2006,17(12):102-102,125
目的 研究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127耳),随机分为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高压氧综合治疗组,以观察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结果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13.8%和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和51.6%(<0.05或<0.01).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高压氧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2012年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133例患者按是否愿意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组62例和药物组71例。药物组为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药物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与药物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44);发病7d后高压氧组与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8,P=0.03);治疗前纯音测听(PTA)>55dB(包括全聋)的患者,高压氧组与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39)。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春香 《大家健康》2016,(4):124-124
目的:比较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的6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诊治之后的听力测试结果、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缓解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来判断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听力测试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及以下者有27例,症状缓解程度为完全缓解和基本缓解者有28例,治疗满意度为完全满意和基本满意者有28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更好,值得向广大突发性耳聋患者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自 1 994年 5月~ 2 0 0 0年 3月收治的 1 0 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药物综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