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内气管切开,对照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后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控制率、控制感染的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控制感染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以很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感染容易控制,同时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肺部感染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例重型颅脑创伤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早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内予以切开)79例和延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实施气管切开)57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气管起开前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结局等指标。【结果】早期组气管切开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值均显著的优于延迟组;早期组气管切开24h后PaO2、PaCO2、SaO2值,切开前与切开24h后的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延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组气管切开后d7、d28的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的肺部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和延迟组患者的28d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应该及时予以气管切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9-3680
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时间和死亡率。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3-5分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选20例(实验组)伤后12小时内行早期气管切开,另20例(对照)未予早期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予先锋必、丁胺卡那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8例,有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天,平均6.5天;对照组18例,有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天,平均17.2天。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气管切开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气管切开者(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支镜下灌洗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吸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常规组(n=45)于气管切开术早期(7d内)分别应用纤支镜下灌洗吸痰护理和常规吸痰护理,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pO2平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21.3%(10/47)、气管切开7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25.5%(12/4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5.6%(25/45)和62.2%(28/45)(P均〈0.05)。结论:纤支镜下灌洗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较常规吸痰的效果好,可减少气管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基础治疗方案,早期组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进行气管切开。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已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率、病死率、感染控制时间及气管切开前及手术3d后血清HMGB-1、esRAGE水平。结果早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62.5%)低于对照组患者(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早期组中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8.04±1.97)d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13.65±2.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2,P0.01);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9,P0.05);早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2,P0.05);早期组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65.08±6.2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1.54±5.8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P0.01);早期组患者的血清esRAGE水平(61.51±3.7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5.62±4.5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3,P0.01)。结论在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气管切开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肺部感染的控制率,减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血清HMGB-1、esRAGE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发热超过38℃给予冰敷;治疗组:早期应用头部冰帽、背部冰毯降温局部亚低温治疗(32-34℃)72h。结果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40ml)、急诊开颅手术后≤24h气管切开患者30例,另急诊开颅手术后未于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24h或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抗生素头孢三代静滴预防感染。结果:39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12例,有9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d,平均6.5d;对照组27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d,平均17.2d;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行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温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分组对比,观察组的堵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人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糖铝、山莨菪碱混悬液早期鼻饲,防治重型脑伤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903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对照组:380例,伤后72h内无任何预防应激性溃疡措施。A组:303例,使用鼻饲雷尼替丁、甲氰咪胍、奥美拉唑;B组:220例,早期鼻饲硫糖铝和山莨菪碱混悬液)应激性溃疡出血、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B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6%,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输血治疗数和病死率同步下降。结论在治疗原发脑伤的同时,硫糖铝、山莨菪碱混悬液早期鼻饲对防治重型脑伤应激性溃疡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早期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2h内行气管插管,对照组则根据病情进展按常规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差异。结果入院后24、72h时,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和颅内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Ⅳ级和Ⅴ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气管插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预后,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128例患者随机分成早期气管切开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比较其肺部感染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C)。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感染率显著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7、10天C-反应蛋白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7、10天早期气管切开组PTC明显较晚期气管切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临床上结合CRP和PTC的动态数据观察,可以帮助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伤后早期加行气管镜灌洗,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早期行气管灌洗后,患者SpO:明显升高;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6%),较对照组(79%)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肺部病变持续平均时间(4±2.5)d,对照组(12±3.6)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病变,并缩短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重型颅脑伤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气管切开对病情的影响。结果:良好26例,伤残23例,死亡14例。结论:有气管指征者宜尽早气管切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预防肺部感染的极为重要的措施,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沐舒坦联合肺灌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灌洗,观察组给予沐舒坦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第1、3、5、7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和计数,以及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30 d内气管套管拔除例数。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切开30 d后肺部感染例数、控制例数、控制天数和二次感染病例。结果两组气管切开7 d后的白细胞数和多形核细胞数较第1天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分别从第5天和第3天白细胞数和多形核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66.67%(30/45),控制率为86.67%(26/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30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气管套管拔除率分别为60.0%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肺灌洗可以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更好地控制肺部感染,促进气管修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鼻和密闭式吸痰联合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GCS评分相同搭配分为两组,试验组气管套管外口接一次性使用吸湿冷凝加湿器(人工鼻)再接密闭式吸痰管,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生理盐水湿化气道5~10 ml/h,必要时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剌激性咳嗽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工气道阻塞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鼻和密闭式吸痰联合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温湿度和密闭的环境,使患者更加舒适,降低了人工气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早期与延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CT)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126例行PCT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早期气管切开(E组)和延迟气管切开术(D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状况、PCT当日GCS及APACHEⅡ评分、住ICU天数、28 d ICU 的病死率和在院病死率等;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致病菌类型及机械通气天数等.结果 E组患者ICU留滞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时间明显短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两组的28 d ICU 病死率、总病死率及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细菌性肺炎的发生率也相近(P>0.05).D组肺部真菌感染却明显多于E组(χ2=5.178,P<0.05).结论 早期PCT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U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并可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但对肺部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0.45%氯化钠和沐舒坦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mg+地塞米松5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灌洗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支气管灌洗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 3~ 8分重型颅脑损伤已行气管切开患者 80例 ,随机选 40例 (实验组 )伤后早期行支气管灌洗 ,另 40例 (对照组 )未予支气管灌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 :48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 1 7例 ,有 1 5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6 .8± 2 .2d ;对照组 31例 ,有 1 9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1 6 .2± 3 .4d。实验组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早期支气管灌洗能有效防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