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迟发性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方法对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1例,保守治疗1例,治愈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与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有关.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4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其中开颅清除血肿36例,非手术治疗6例。随访半年,恢复良好28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5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不仅可发生于术前,也可发生于术中及术后。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是防止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对2002年3月—2007年4月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6例,重残4例,轻残2例,恢复正常者8例。1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半,其中10例健在,8例正常工作,2例生活能自理。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受伤机制、症状、体征及术中脑组织膨出情况,首次CT等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血肿,必要时进行探查手术。术后动态CT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清除血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探讨(附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 4 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观察发现中老年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组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硬膜下和硬膜外 ,术后 6小时发病率高 ;未手术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额叶、颞叶部 ,伤后 3天内发病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0例,锥颅血肿内置管 增强尿激酶引流术12例,非手术治疗10例。40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4.78%。结论: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呕吐和生命体征不稳定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征,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及时再次CT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石光波 《西南军医》2009,11(4):686-686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3例迟发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迟发性血肿多位于硬膜下和硬膜外,额叶、颞叶部居多。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探讨老年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老年创伤性颅内血肿以颅脑复合损伤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与血肿量大小不一致,术后脑肿胀、脑梗死和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头伤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的颅内血肿。自CT问世后对其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我科自1986年至1991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1例,占同期颅脑伤住院患者的2.0%,颅内血肿的5.9%。现结合文献对本组资料进行讨论。临...  相似文献   

9.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CT监测,认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在CT的监测下,能够及时发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颅内血肿形成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寻找预防再次手术的措施,及时手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2.
吴渝宪  王伟文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3):349-350,F0003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是200/10万左右,其死亡率为80/10万左右,而脑出血又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而我国的脑出血发病率又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目前,治疗脑出血仍然以传统的保守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的死亡率为75%左右,而外科开颅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也仍然高达50%左右,脑出血的高死亡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除了常规的预防措施外,积极发现和探讨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在治病大力提倡人性化的原则,所以微创治疗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国内外一些医院运用微创伤和介入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取得了一些进展,又唤起了人们对脑出血治疗研究的极大兴趣。经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已证实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术是一项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的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CT diagnosis of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CT复查指征及预后。对象与方法:3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经CT复查,并与第1次CT检查所见比较。结果:经CT复查发现36例颅内血肿,其中,脑内血肿16例(19个病灶),硬膜下血肿7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硬膜外血肿9例,以及混合性血肿4例。结论:当颅脑外伤病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时,择期进行CT复查可以发现第1次CT检查未发现的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我科 31 5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例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34例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迟发型血肿再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死亡7例,死亡率为20.6%。早期行CT检查,尽早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选择问题的研究,对经客观证实的经非手术治疗选择的3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CT引导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提高救治疗效。方法本组在CT引导下进入颅内血肿腔抽吸,并配合注射药物使血肿液化,同时留置引流管持续清除血肿。结果21例治愈,1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CT引导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损伤程度小,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可作为颅内血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