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华庭  熊德巧  杜彪 《安徽医药》2010,14(5):593-594
目的探讨该院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为基层医院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该院实际情况,配制药师应严格执行肠外营养液配制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结果该院所配制的肠外营养液质量得到保证,未出现因配制不当引发的质量问题。结论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是在特定条件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的一项仔细、认真的操作程序,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质量。  相似文献   

2.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与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制与质量相关问题。方法分析配制工作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制剂使用方法及配制操作等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差异,配制操作程序,合用药物等都是配制工作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结论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配制与质量是临床用药合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励 《医药导报》2007,26(10):1205-1206
目的分析配制呋喃西林溶液出现颜色改变的原因。方法通过几次配制来分析原料、辅料、配制容器、用具、纯化水等方面的原因。结果配制溶剂纯化水不合格,纯化水的pH偏高,达到12,致使配制出的成品pH值也高达12,从而使成品的颜色发生改变。结论配制呋喃西林时应检测半成品的pH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配制方法对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留样观察方法,比较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配制工艺与以脱脂棉过滤的普通配制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结果经留样观察一年,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外观始终保持澄清,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规定。结论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质量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4消毒液的常规配制和快速配制方法,为医院临床上的消毒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2014年1月份工作中经常使用84消毒液的工作人员50人,根据年龄和文化层次对同一剂型的84消毒液用常规配制法和快速配制法进行配制,对配制所用的时间、准确性、能否口算、对配制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来观察84消毒液常规配制发和快速配制发的实用性。结果:在两组84消毒液配制方法中,常规配制法和快速配制法结果对比显示,快速配制法的准确配制人数明显高于常规配制法(P<0.05),平均所用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计算较为方便。结论:快速配制方法配制84消毒液适合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员应用,不仅可以确保消毒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率,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消毒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即溶液配制时加入枸橼酸钠增加稳定性,更换抑菌剂防止霉变。比较传统配制方法与改良方法稳定性差异。结果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经长期试验稳定性好,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7.
(接4月下) (四)试液和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当标注配制批号、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姓名,并有配制(包括灭菌)记录。不稳定的试剂、试液和培养基应当标注有效期及特殊贮存条件。标准液、滴定液还应当标注最后一次标化的日期和校正因子,并有标化记录。  相似文献   

8.
化疗药物配制中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分析化疗药物配制导致职业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配制环境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加强对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中成药生产过程中乙醇配制的方法,利用质量分数进行不同浓度乙醇的配制。方法:利用质量分数通过公式计算,加入需要量的高浓度乙醇、水,一次性配制成所需浓度的乙醇溶液。结果:该方法配制的乙醇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立全胃肠外营养液(TPN)配制程序及监测内容,实行TPN个体化给药。方法:在TPN配制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配制程序,总结TPN配制的技术要点、配制规程、配制方法、各组分使用量、个体化能量计算和配制及应用全程的监测内容。结果:通过配制和监测的程序运行,达到了无菌配制、无菌输注及个体化给药。结论: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配制程序和监测措施是TPN个体化给药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药师在3L袋肠外营养液配制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介绍3L袋肠外营养液配制工作对药师的要求,药师在审核配方时要考虑处方的相容性、稳定性和配伍禁忌,维持药物的体外稳定性,同时具备规范的配制环境,严格的无菌操作配制技术,减少药液污染细菌的机会,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微粒进入药液。结果:药师参与3L袋肠外营养处方制订、审核和配制,能有效保证配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配制方法对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留样观察方法,比较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配制工艺与以脱脂棉过滤的普通配制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结果 经留样观察一年,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外观始终保持澄清,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规定.结论 以板框压滤机过滤的灭菌工艺配制的硫酸镁溶液质量稳定性好,值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我院制剂室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置换液配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抽取8份常规配制的置换液测定电解质,与理论值对比计算RSD;考察配制材料的离子浓度和装量变化对配制结果的影响,及本配制方法下实际加入体积与理论应加体积差。结果:实际配制的离子浓度相对理论值RSD≤4.14%;溶液浓度引起离子浓度变化最大为5.32mmol.L-1;体积装量引起体积变化最大为62mL,置换液中离子浓度与理论值比较低0.4mmol.L-1;实际加入体积与理论应加体积差值的RSD=2.46%。结论:我院制剂室目前的配制方法能够保证配制结果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昌富 《海峡药学》2016,(10):10-11
目的:改进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配制工艺,确定最佳配制方案。方法采用将樟脑、薄荷脑在恒温加热条件下共熔、浓配的方法。结果此方法配制的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外观澄明,稳定性好。樟脑、薄荷脑共熔液完全液化,能迅速溶解于液状石蜡中。结论此方法本人认为是配制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最佳方法,配制时省时省力,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胃蛋白酶合剂是临床上用量较大的一种制剂.常采用将胃蛋白酶粉撒到液面上,利用其亲水性,让其自然湿润臌胀溶解的方法配制。但因胃蛋白酶溶解慢,费时长,配制一次需几小时。为加速配制,对原配制方法作了一点改进,缩短了配制时间,且能保证成品质量,经多年应用颇感满意。现将改进后的配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酸染色法中石炭酸复红染液的配制方法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适合基层痰检人员使用的痰涂片染色液配制方法,能使基层痰检人员掌握更加科学的染色液配制方法,节省检验试剂和减少非必要性工作量,减少配制过程中的污染。方法选取门诊常就诊患者65份痰标本,制作2张痰涂片,1张用旧法配制的染色液染色,另1张用新法配制的染色液染色,进行染色效果和阳性菌量比较。结果新法配制染色液与旧法配制染色液镜检结果一致,而制作出的痰片在脱色时更较旧法染液更容易脱色,在制作完成的痰片上,由新法配制染液明显好于旧法染液染的涂片。在评价痰片的5个指标中,3个指标相当,2个指标新法好于旧法。而这2个指标的好转都来自于新法染液的使用。结论改进染色液配制方法很适合基层痰检人员使用,能节省试剂和减少非必要性工作量及减少配制过程中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制作的痰片也优于旧法制作的痰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证明不锈钢搅拌桶配制呋喃西林溶液的准确度及均匀性,并确定呋喃西林溶液的配制工艺条件.方法测定桶内液面和桶底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以相对偏差大小验证溶液的均匀性;用相同的工艺条件配制3批呋喃西林溶液,以样品含量对标准含量的相对误差大小验证配制方法的准确性.结果选取设备的最大容许配制量,配制数批呋喃西林溶液,搅拌10 min,桶内液面和桶底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相对偏差为0.234 7%,与标准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l%.结论用本套不锈钢搅拌桶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含量准确、均匀.因此,可将其正式用于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满足临床所需.  相似文献   

18.
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制工作改进了传统的静脉药物配制模式,拓展了医院药学工作的服务内涵,避免了护士在治疗室配制静脉输液的多种弊端与安全隐患。目前,各地医疗机构积极筹建“药剂科静脉输液混合配制室”(PIVA)。笔者就近年来本地区该项工作的开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白色洗剂有时配制出来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色的,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配制实践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配制方法,即可得白色。现将正确的配制方法和变黄的原因简述如下,供参考。处方硫酸锌 4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复方硫磺洗剂的配制方法。方法 对原方法中甲基纤维素的配制进行改进。结果 用改进方法制备的洗剂,质地均匀、细腻,且缩短了配制时间。结论 改进后的配制方法优于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