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碱烧伤0.02 mg EPA治疗组(A组, 24只)、碱烧伤0.03 mg EPA治疗组(B组, 24只)、碱烧伤对照组(C组, 24只)、正常组(D组, 6只), 除正常组外,均选用右眼制作碱烧伤模型.A、B、C组碱烧伤后立即分别球结膜下注射0.02 mg/0.04 ml EPA、0.03 mg/0.04 ml EPA、0.04 ml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水肿、新生血管情况.碱烧伤后1、4、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角膜VEGF的mRNA表达及Flk-1的蛋白表达.结果 碱烧伤7 d和14 d,角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A组:(15.80±6 43)%、(11.06±2.14)%, B组:(16.10±7.41)%、(11.06±2.51)%,均显著少于C组:(84.74±7.77)%、(89.63±7 50)% (P<0.05).碱烧伤后7 d,C组CD34在CNV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A、B组未见CNV内皮细胞,CD34无表达.C组Flk-1蛋白及VEGF的mRNA表达,碱烧伤后1 d最高,持续高表达至4 d,随后逐渐下降.碱烧伤4 d,A、B组VEGF的mRNA表达及Flk-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EPA能通过VEGF途径,抑制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角膜缝线、碱烧伤两种常用方法来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产生。观察CNV产生早期的过程中,其生长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5只;B组-角膜缝线组35只;C组-碱烧伤组35只。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炎性反应情况与混浊程度,检测第3天、7天、14天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数量并摄影记录;B、C两组分别于实验后第1、2、3、5、7、10、14天观察、取材。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VEGF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3 d,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 d,新生血管生长活跃;10 d,新生血管达到生长高峰;14 d后B组与C组新生血管均出现回退迹象。角膜缝线组CNV面积明显小于碱烧伤组(P〈0.01),10 d后VEGF在碱烧伤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缝线组(P〈0.01)。结论碱烧伤组相对于缝线组可以诱导产生更多的新生血管(CNV面积),且CNV退化的时间晚,这些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但角膜缝线更容易控制CNV产生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薏苡仁提取液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薏苡仁提取液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比较滴眼和结膜下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的效果。方法:选取8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5只用于空白对照,余下75只取左眼制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薏苡仁提取液滴眼组(B组)和薏苡仁提取液球结膜下注射组(C组),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新生血管(CNV)生长情况并计算CNV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CNV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薏苡仁提取液能明显抑制CNV生长,C组比B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薏苡仁提取液能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NV的形成,其机制与降低CNV的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力霉素对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受体鼠再随机分为A组(盐水对照组)、B组(强力霉素组),动态检测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发展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植片存活时间(20.67±3.01)天,较A组(9.67±2.73)天明显延长(P<0.01),角膜移植后B组新生血管面积相对百分比、VEGF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 强力霉素能抑制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延长植片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恩度)两种给药途径对碱烧伤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12只眼),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12只眼),角膜碱烧伤后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ml,隔日1次;C、D组(各12只眼),右眼角膜碱烧伤后分别应用100mg/ml重组人内皮抑素点眼,4次/日和球结膜下注射0.05ml,隔日1次治疗.观察各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C组、D组在碱烧伤后各时间点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B组,C组、D组与B组新生血管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C组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略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碱烧伤后第16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除C组与D组间,其余各两两比较VEGF蛋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VEGF蛋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眼和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恩度)即均可有效抑制CNV.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兔眼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关系。方法:5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及对照组。实验组用N aOH碱烧伤法诱导CNV模型,按碱烧伤后24h、3d、1周、2周、3周、4周,2月、6月处死兔取出角膜,进行CNV的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评价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碱烧伤后1d开始出现CNV,2周达高峰;碱烧伤后1d出现VEGF表达,持续升高至碱烧伤后1周,随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对照组中未出现CNV及VEGF不表达。结论:碱烧伤后兔眼VEGF的表达与CNV的形成有密切相关性,并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晶  彭清  高燕  王小刚  高昭  王平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3):17-18,20
目的通过点眼和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的新生血管,探讨该药的这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方法普通白色家兔50只,取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右眼碱烧伤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A组为碱烧伤对照组,B组为点眼组,用贝伐单抗(5mg/ml)点眼,3次/d,C组为结膜下注射组,用贝伐单抗(2.5mg/0.1ml)结膜下注射。在不同的时间点(第1、4、7、14d)测量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B、C组的CNV相对于A组得到明显抑制,CNV的长度和面积及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用药方法对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点眼和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的新生血管,探讨该药的这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方法 普通白色家兔50只,取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右眼碱烧伤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A组为碱烧伤对照组,B组为点眼组,用贝伐单抗(5mg/ml)点眼,3次/d,C组为结膜下注射组,用贝伐单抗(2.5mg/0.1ml)结膜下注射.在不同的时间点(第1、4、7、14d)测量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B、C组的CNV相对于A组得到明显抑制,CNV的长度和面积及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用药方法对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依鹭  张频  何琴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2):114-116,191,192
目的观察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kB活性对碱烧伤大鼠角膜组织新生血管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诱发CNV模型,采用裂隙灯、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使用NF-kB活性抑制剂前后VEGF在SD大鼠CNV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角膜,VEGF没有表达或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在新生血管对照组,角膜全层VEGF表达明显增强;用药组VEGF表达减少。经SPSS软件分析,三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抑制NF-k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l5nmol/L PEDF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面积,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7,10,14d治疗组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PEDF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最终可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