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提出如何选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对输注用和制成注射用制品的血液和血浆供者以及器官、组织和精液供者进行筛检。本指南是根据现有最新知识制定的,个人秘组织可视之为对作过HBV和HCV检测的供者进行测定、咨询和评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不同厂家ELISA两步法试剂盒进行质量比较.方法 通过不同类型血样标本及小同检测项目对3种厂家的ELISA试剂进行灵敏性、特异性、精确性等的对比.结果 在不同检测项目中,三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选用C试剂进行HBV和TP的检测,选用B试剂进行HCV和HIV的检测结果较好.结论 各厂家...  相似文献   

3.
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可以监测HBV复制情况,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HBV DNA定量检测可推测病毒复制水平,并可用作肝病的预后指标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指标。本研究比较了3种HBV DNA检测和定量方法在常规条件下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吴志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46-2147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三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AST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为临床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530例我院HBsAg阳性患者的HBe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水平,速率法检测血清ALT和AST的水平。结果 HBeAg阳性组中患者体内HBV DNA水平、ALT异常率、AST异常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在HBeAg阳性组中,当HBV DNA水平大于103时HBe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HBV DNA水平与ALT及AST水平均没有相关性。结论同时检测HBeAg、HBV DNA和ALT水平,才能准确反映患者HBV感染、复制及肝功能损伤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及传染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 ISA)法检测 HBV血清标志物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HBV DNA,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10 0 % ,平均拷贝数为 2 .0 9× 10 7/m L,HBV DN A的对数值为 7.3± 1.6 ;小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 A检出率为 6 4 .5 % ,平均拷贝数为 6 .76× 10 4 /m L,HBV DNA的对数值为 4 .8± 1.2。结论 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 EL ISA检测及 HBV DNA的 FQ- PCR检测 ,有利于临床对 HBV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0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其HBV—DNA含量;并根据患者HBV—M的不同模式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探讨HBV—M模式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HBV—M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①“大三阳”组HBV—DNA含量以中、高拷贝为主;②“小三阳”组及HBsAg(+)&Antl—HBc(+)组HBV—DNA含量以中、低拷贝为主;③单纯HBsAg(+)组HBV-DNA的检出率仅为2,98%。④HBeAg(+)血样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8.33%(118/120),两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993)。结论HBV—M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HBV感染、传染性及体内复制的情况;HBeAg与HBV—DNA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乙肝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标志物定量检测指标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确诊的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大三阳368例和小三阳507例中,各随机选取50例作为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的血标本同时做HBV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大三阳组HBsAg含量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 P<0.01);大三阳组HBV DNA定量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P<0.01);HBV DNA阳性的大三阳患者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含量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中的HBsAg和HbeA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定量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对判断HBV感染者传染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汉族、哈萨克族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0例乙肝患者血清HBV-LP、乙肝标志物(HBV-M)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 HBeAg(+)模式的HBV-LP与HBV 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受族别的影响.HBeAg(-)模式的HBV-LP与HBV 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哈萨克族HBV-LP阳性率均高于HBV DNA(P <0.05),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 =0.986,P<0.05).结论 HBeAg(+)模式HBV-LP与HBV DNA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HBeAg(-)模式HBV-LP阳性率高于HBV DNA阳性率,且均不受族别的影响.HBV-LP是反映HBV病毒复制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对住院孕产妇8256例HBV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孕产妇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84.98%,30~39岁组85.96%,40~49岁组9.78%。HBV总检测率为83.55%。住院孕产妇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12.54%,30~39岁组10.99%,40~49岁组5.56%。HBV总感染率为12.12%。结论孕产妇应常规检测抗-HBs,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包括血清学和病毒学两部分,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病毒表达产物及其抗原抗体系统,即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标志物,病毒学检测指标主要有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中共价闭合环DNA(cccDNA)等。HBV DNA是反映HBV复制活动和传染性最直接的指标,在确定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监测抗病毒药物疗效以及评估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相似文献   

12.
有关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已有不少报道,本文着重对HGV与HBV复制关系进行研究.现将31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人卵巢组织中HBV cccDNA,寻找人卵细胞为HBV靶细胞的证据。方法使用RT-PCR法测定33例慢性乙肝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卵巢组织HBV DNA、HBV cccDNA含量;同时检测孕妇的肝功能、HBV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产妇卵巢组织的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其正相关因素为外周血HBsAg和HBV DNA定量(r=0.335),负相关因素为孕妇谷丙转氨酶水平(ALT,r=-0.360)及谷草转氨酶水平(AST,r=-0.347)。结论卵巢组织是HBV的靶器官,并可在其中复制。卵巢组织HBV cccDNA的存在与外周血HBV DNA载量、卵巢组织的HBV DNA载量和ALT、AS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春在  冯忠军 《河北医药》2010,32(5):525-52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V DNA、HBeAg的相关性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共检测416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LP、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416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浓度与HBVDNA含量(拷贝数对数)间呈正相关(r=0.358,P〈0.05);在253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HBV-LP阳性率(90.51%)高于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的阳性率(77.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4例HBV感染组中,HBV-LP、HBV DNA、HBV PreS1Ag与乙肝病毒前S2抗原(HBV PreS2Ag)间均有显著相关性(χ2=4.793、3.927、6.769、P〈0.05);HBeAg阴性组中HBV-LP与HBV DN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LP是判断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可靠指标,HBV-LP与HBVDNA呈正相关,是反映HBeAg阴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新的敏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定量检测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判断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对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定性检测和HBVDNA测定。随着新方法的建立和免疫检测的自动化 ,对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 ,由原来的定性检测发展到定量检测 ,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1 乙型肝炎五项定量检测方法及原理1 1 全自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查合格献血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减少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2月~2007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收取血站合格全血标本560例.应用生化仪复检肝功能、酶联免疫方法复检HBV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浆HBV DNA载量,应用Х^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结果:560例HBsAg阴性献血员血浆HBV DNA阳性率为11.07%,HBV DNA含量(9.72±8.95)×10^3copy/ml,HBV DNA检出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抗-HBc抗体阳性人群中HBV DNA检出现率较高。占17%,抗-HBs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也可检出HBV DNA。结论:HBsAg阴性献血员中存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现行的输血筛查存在HBV漏检.为毖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因。应重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HBV的输血传播,应在现有的血液筛查中增加HBV核酸检测及HBV M检测。  相似文献   

17.
王红明 《黑龙江医药》2014,(6):1292-1294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识物和DNA,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自(HBV-LP)检测对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164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病毒DNA、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和HBe Ag。结果: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的检出率和HBV DNA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并且和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有相关性。在HBV DNA阳性的患者中,HBV-LP的阳性率高于HBe Ag,有统计意义。结论: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与HBV DNA检测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乙肝病人机体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可以作为检测乙肝病毒复制的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对HBV前S1抗原和血清标志物(HBsAb、HBsAg、HBeAg等)检查,使用酶学速率法对肝功能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V PreSI抗原的检出率在HBeAg阳性组中是很高,并且与HBV-DNA的复制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HBV DNA的检测结果以及HBVPreSI抗原都能够很好的反映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和HBV复制情况。PreS1可以作为HBeAg补充,也可以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指标[1]。这个指标能对乙肝的诊断和疗效判断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病原学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免疫血清学方法检测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BV的核酸。前者包括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俗称两对半),HBcAg是HBV的核心部分,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之一,但通常HBcAg包囊在病毒外膜中,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共检测160例乙型肝炎患者(HBsAg均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和PreS1Ag的检测采用ELISA法,HBV—DNA检测采用PCR荧光定量法,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160例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血清PreS1Ag和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BV患者检测结果:PreS1Ag在“大三阳”标本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同时在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阳性能较好地反映血清HBV—DNA状态,可作为HBV具有传染性的指标之一,能完善HB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