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伏牛山药用维管植物植物资源调查,为合理开发药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代表性的生境和线路进行实地调查,记载药用维管植物种类,采集和鉴定标本,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用植物种类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伏牛山共有药用维管植物1341种,分属154科、640属。其中具有10种以上药用植物的科有37科,含408属、996种;含有5种以上的属有58属,共437种。结论:伏牛山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为河南省的天然药库,应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丽 伍贤学黄浩  吴维碧 《医学教育探索》2004,(9):1076-1076,i003,i004,i00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石竹科蚤缀属植物的化学研究表明,三萜皂苷是该属植物中的一类主要化学成分。迄今已从6种蚤缀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约21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其中19个为新化合物。现简述这些新三萜皂苷的名称、结构、植物来源及该属植物中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状况,为开发利用蚤缀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概述藜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及归纳.结果:从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如黄酮、皂苷、萜、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合物.结论: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归纳,为藜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从茜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新的醌类、环己肽类和三萜类等化合物以及对该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展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钩藤属植物资源保护、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钩藤属植物资源和壮瑶民间的用药经验进行调查。结果:广西有钩藤属植物10种,占国内钩藤属种类的83.33%,其中以大叶钩藤、无柄果钩藤、钩藤、毛钩藤、攀茎钩藤、侯钩藤等为优势品种;壮、瑶民间使用钩藤内涵丰富。结论:广西钩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壮、瑶民间应用钩藤资源独具特色,应该加强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实图考》中紫珠属植物考证姚振生刘能俊葛菲(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植物名实图考紫珠属考证全世界紫珠属约有19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亚洲和大洋洲。我国约有46种,主产于长江以南诸省区[1]。该属约有20种可供药用,主...  相似文献   

7.
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斛为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及扩张血管等作用,其活性成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香豆素、倍半萜、多糖及挥发油。重点对近15年来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为从石斛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飞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黄酮类化学成分是飞蓬属植物的主要及有效成分之一,并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抗癌等作用.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金丝桃属植物的HPLC指纹谱,对该属植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为该属植物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将获得的色谱数据转化为色谱指纹谱,据此对样品进行分折鉴别。结果 不同种金丝桃均显示了它们各自的指纹特征。结论HPLC指纹谱可以用来鉴别金丝桃属的不同种植物,该属植物种间的化学成分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各相应的成分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牡荆属植物所含的蜕皮甾酮类、萜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的种类,比较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茎叶内生真菌,分析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分离频率。对所获菌株,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归类后,提取菌株的DNA并测序,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广东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26.67%,叶54.44%;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15.56%,叶43.33%,与广东阳春砂比较,卡方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广东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刺盘孢菌,其次还分离到链格孢菌、曲霉菌、葡萄孢菌、棒孢菌、镰刀菌、大茎点霉菌、木霉菌;云南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链格孢菌,其次还有木霉菌、镰刀菌、裂盾菌、小丛壳菌和刺盘孢菌。其中,刺盘孢菌、镰刀菌、链格孢菌和木霉菌是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共有内生真菌。【结论】广东阳春砂和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明显,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进行鉴别,从而控制一枝黄花的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对两种样品的叶片进行显微制片并对比观察。结果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缘非腺毛的细胞构成数目和叶片下表皮非腺毛的类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常为3~7个细胞,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多由2~4个细胞构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下表皮具有非鼠尾状的普通非腺毛,而一枝黄花则无。结论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片上的显微差异可以作为一枝黄花药材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药寒热药性的细胞评价方法评价中药千年健的寒热药性。方法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考察千年健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千年健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千年健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千年健在5μg/mL(含5μg/mL)以下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形态学观察表明千年健在5μg/mL(含5μg/mL)以下使细胞密度增加,细胞结构致密、生长旺盛。台盼蓝染色表明千年健对这2种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结论千年健药性应为温热,且对所用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植物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等方面鉴别山指甲(Ligustrum sinense Lour.)和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Bergium)Wild.)的生药学异同点。【方法】采集2种植物新鲜的茎、叶、花、果为样品,采用体视镜进行外观形态鉴别;采用显微镜对2种植物的茎横切面、叶横切面、叶上下表皮撕片以及粉末进行显微鉴别。【结果】原植物形态鉴别:山指甲圆锥花序,花冠漏斗形;扭肚藤聚伞花序,花冠高脚碟状。显微特征鉴别:山指甲茎髓部较小,而扭肚藤茎髓部较大;山指甲茎粉末中石细胞孔沟或层纹多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导管,而扭肚藤茎粉末中石细胞孔沟或层纹明显,导管多为螺纹导管。【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山指甲和扭肚藤的药材鉴定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的4种植物进行研究,并以沿阶草OphiopogonbodlinienLevl.为组外比较,用SPSS3.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图。观察所得结果,发现这5种植物被分为两大类群,短葶山麦冬、阔叶山麦冬、山麦冬、湖北山麦冬为一类,沿阶草为另一类,这与经典分类相一致,前4种隶属于山麦冬属,后一种属于沿阶草属;同时,我们发现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结果为阔叶山麦冬是短葶山麦冬的阔叶变种提供分子遗传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砂仁盐炙前后“缩尿”作用的差异。方法应用水负荷小鼠尿多模型,观察砂仁盐炙前后的“缩尿”作用。结果盐灸砂仁低剂量对缩尿有显著性作用,并且作用优于生砂仁及盐灸砂仁其他各剂量组。结论从药理实验初步证实了中药炮制理论“盐炙入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为建立九节木的快速繁殖再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九节木的幼嫩果实和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九节木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筛选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时间;研究MS及MS辅以活性炭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激素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对获得的试管苗炼苗与移栽。【结果】以果实为外植体较为适宜;采用1 g/L HgCl2对九节木外植体表面消毒15 min效果较好;添加活性炭有利于外植体生长;丛生芽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0.5 mg/L IBA;移栽到室内1周,成活率达80.0%。【结论】建立了九节木离体快速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GC-MS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尾参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8个和32个挥发油成分,其中有17个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9.
半边莲通过钙信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半边莲通过影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进而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并采用AO-EB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半边莲可提高HepG2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经半边莲处理过的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半边莲可通过提高肝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诱导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王三虎教授的"燥湿相混致癌说"探讨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分析中药半边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癌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反相RP-C18柱层析、MCI柱层析、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半边莲展开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各种波谱、光谱手段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胃癌细胞MGC-803模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结果】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matairesino(1)、(8S,9S,8’S)-4,4’-Dihydroxy-3,3’,9-trimetoxy-9,9’-epoxylignan(2)、3β-hydroxyhop-22(29)-ene(3)、parietin(4)、chrysophanol(5)、gaultheriadiolide(6)。木脂素类化合物1、2在20μmol/L时,细胞抑制率大于50%。【结论】木脂素类化合物1、2具有潜在的抗胃癌和乳腺癌活性,其中化合物2活性最好,对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2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